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财经 > 企业 > 正文

继forever21之后,ZARA也撑不住了?美国服饰业寒冬|盘点2019倒闭的知名品牌

2020-01-05 11:20  温哥华华人资讯网   - 

前言

 

前不久有网友称

武汉的 ZARA 门店突然全数闭店

 

疑似即将倒闭

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随后ZARA表示

 

关店只是消防问题,后期还会再开

但很多人都发现,最近两年

 

美国服饰品牌似乎在中国迎来了

“实体店寒冬”

 

 
 

 

有数据显示,美国零售商 2019 年宣布了关闭 9300 多个店铺的计划,比 2018 年宣布的关闭总数(5844)增加了 50%以上;在中国,拉夏贝尔、达芙妮店店铺大量倒闭,更是让人深刻地体验到实体店的艰辛。 
 

这不是错觉,曾经遍地开花,让无数中国女性触摸和追赶的快时尚潮流,真的已经盛极而衰了。

 

1

zara :全球已关闭多家门店 

 

 

虽然 Zara 武汉门店全部关闭或属突发性偶然事件,但品牌线下收紧已是明显态势。 
 
据悉, 2017 年 2 月 3 日,位于成都的中国最大 ZARA 旗舰店关闭;2018 年 9 月,ZARA纽约首家门店的关闭;2019 年 9 月,位于北京 ZARA核心商圈店的两家门店关闭。 
 
而此前,Zara 母公司 Inditex 首席执行官 Pablo Isla 早就曾公开表示, 业绩欠佳门店关闭将是 ZARA品牌的明显趋势。 

 

2

拉夏贝尔:一天关店 13 家 

 

拉夏贝尔成立于 1998 年,被称作 " 中国 ZARA",2017 年发展到顶峰时,拉夏贝尔9448 家门店几乎开遍了全国各大商场,营收近 104 亿元,是国内营收最高的女装上市企业。


但好景不长,因急速扩张、企业战略等原因造成的低效率、高库存等问题开始显现,加之电商平台不断普及的冲击,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数据显示,截至2019 年 6月底,公司境内线下网点较 2018 年年底已净减少 2400 余个,相当于门店数量净减四分之一,平均每天关店 13 家。 
 
2018 年 12 月 31 日,拉夏贝尔仍然拥有 9269 个线下零售网点。但截至6 月底,其门店已经低于 7000 家。 

 

3

Forever 21:彻底退出中国

 

 

2012年8月8日,上下四层、总共近2500平方米的Forever21新店在北京王府井开业。

 

和更早抢滩中国大陆的GAP、Zara、H&M等品牌一样,走快时尚路线,商品种类多,价格便宜,每月都有新品上市,又有欧美明星网红带货,风头一时无两。

 

但近几年,经营始终不见起色,Forever21在3年里关闭了200多家门店,撤出天津、杭州、重庆和台北,王府井街上那家声势浩大的旗舰店,也在5年后黯然关闭。


2019 年 4 月,Forever 21 宣布退出中国市场;9 月,Forever 21申请第 11章破产;10 月,Forever 21申请破产并相继在中国、日本等市场关店退出。 

 

4

Victoria ’s Secret:维密下神坛

 

 

今年2 月份,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品牌称,由于其时尚内衣品牌的销售增长问题,因此计划今年关闭53 家分店。 

 

其实早有端倪,前年维密上海大秀雷声大雨点小,去年更是直接停办,许多消费者表示,维密已经走下神坛,其内衣远不如同价位国产品牌舒适好穿。
 

5

H&M 

 

 

瑞典快时尚品牌H&M曾经保持 4 天就开出一家新店的速度,但2012-2016年期间,H&M营业利润率从18%降至12.8%。

 

为保证利润率,它放弃了每年新增10%~15%家新实体店的目标,标志性的西单大悦城店也被关闭。

 

2018年三季度,H&M库存将近390亿瑞典克朗(约合275亿人民币),占总销售额的33.5%,超过了服装企业30%健康库存率的警戒线,H&M不得不将天量库存付之一炬,导致当年公司利润跌去41%之多。

 

 

6

Gap

 

GAP在2016财年的总销售收入就比2015财年下降了1.8%,录得155.16亿美元。净利润仅录得6.75亿美元,降幅为26.5%。Gap集团宣布,作为旗下业绩增长引擎的子品牌 Old Navy ( 老海军)宣布将于 2020 年撤离中国市场。 
 
Gap 集团也计划在本财年关闭其品牌商店中的约 15 家。

 

7

MANGO 

 

这家来自西班牙的快时尚品牌实行降价措施,宣布旗下休闲系列服装降幅程度约15%。

即便这样,MANGO的店铺数量已经从最高峰时期的200多家减少到现在的50家左右

 

 

三大原因

 

1

电商冲击

 

 

不少破产或者被迫关店的商家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电商,实体店面临巨大的挑战。 


在中国,电商更是渗透到所有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国家邮政局实时数据显示,中国快递年业务量破 600 亿件。与之对立的是商场愈发冷清,随处可见店面转让店面招租的广告。 
 
早些年不被这些品牌重视的线上渠道,早已被网红大V早早抢占。

 

2

国货崛起

 

 

 

近几年,早些年被人嘲讽“土”“挫”的中国国产品牌迅速崛起,李宁、回力、飞越、森马等纷纷改头换面,改成“国潮”,既满足了年轻消费者的“求同存异”消费思想,又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致敬。后期之秀,直逼同类型外国品牌。

 

 

3

抄袭+粗制滥造

 

 

 

 

随着国内用户的消费升级,消费者的眼光变得愈发挑剔,前些年看到外来品牌就一拥而上,哪怕穿几次就扔也要买。但近些年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对粗制滥造的服饰,再便宜也没有多大兴趣。

 

另外,快时尚品牌最大的法宝就是“快“,这种快来自照搬大牌设计,也就是抄袭。在欧洲快时尚集体照抄顶级品牌设计,每年都要支付几千万欧元的侵权罚款。

 

但近些年,业界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一旦判定抄袭,罚款将越来越高昂;另一方面,抄袭丑闻缠身的品牌,也逐渐受到消费者摒弃,利润不再远高于罚款的时候,也就是”抄袭之路“走到尽头的时候。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中企参加孟加拉国高速开工仪式,孟交通部长:感谢中企做出的贡献
下一篇:特斯拉降价 成为中国电动车企的“鲶鱼”?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