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关注 > 华媒 > 正文

海南琼海侨乡“老故事”弹奏旅游新乐章

2020-11-01 11:02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社琼海10月31日电 题:海南琼海侨乡“老故事”弹奏旅游新乐章

  中新社记者 王辛莉

  年近七旬的蔡王普君捧着手写的五页纸解说词,告诉记者她要向海内外游客诠释蔡家宅的百年历史文化。

  蔡家宅有着“海南侨乡第一宅”的美誉。日前,蔡家宅所在的琼海市博鳌镇留客村第一期旅游配套工程完工,以崭新的面貌对外迎客。

  琼海位于海南省东部沿海,常住居民逾51万人,旅居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的琼海乡亲则多达55万人,是海南著名侨乡。

  “这家是新加坡华侨”,琼海市中原镇迈汤村主任王兴和走在客村村民小组的巷道里,向记者一家一家介绍道:“那家有人在香港”,“这家有人在马来西亚”。

  清末始,迈汤村“下南洋”者众。客村的村名来自百年前村里有家客栈,是海外回乡人和琼海“下南洋”人的歇脚之所。目前,全村在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有华侨华人、港澳同胞逾3700人,其中以新加坡、马来西亚者居多。每当春节和清明,海外的乡亲回乡省亲祭祖,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

  “要喝上咖啡啦!”王兴和犹记得儿时每逢“南洋客”回乡,乡民们都会欢呼雀跃。如今,村民的物质条件和海外差不多,侨胞回乡不再大包小包送礼,多是和亲邻聊闲度假。古树、古井、古宅的美丽侨村,成为游客慕名前来的寻访之地。

  侨乡琼海处处透着浓郁的“侨”味。在市政府所在的嘉积镇,新民老街的骑楼建筑,万泉河边溪仔街的青石板古街,多有琼海先人“下南洋”的痕迹。“番客”带回来的“番鸭”嘉积鸭是琼海的传统招牌美食。

  说起美食,琼海印尼村的咖喱饭、五色糕为游客们津津乐道。今年83岁阿婆陈良定1960年从印尼到海南琼海彬村山华侨农场定居。记者见她一袭印尼长衫长裙,说着一口浓重的“印尼味”普通话。家门前晒着咖啡豆,餐桌上摆着南瓜糕。逢年过节,她仍喜欢在村里的广场尽兴跳印尼舞,常常赢得游客们的喝彩。

  因着博鳌亚洲论坛所在地的地理优势,侨村南强村焕发新颜。干净整洁的村道,青砖灰瓦的琼海传统乡村建筑,房前屋后,椰子、槟榔、木瓜等热带植物和三角梅等花木林立,让海内外游客感受到“住在公园里”的清悠。

  蔡家宅始建于1924年,修建过程历时10年,是印尼富商蔡家森等四兄弟所建。蔡王普君是蔡家森的曾长房媳妇。多年来,她一直竭力将蔡家宅的故事传扬出去。每当客人到访,她亲自做导游,介绍蔡家的家训,讲述先辈海外奋斗的故事。“一百年前,蔡家就‘国际化’了”,如今,蔡家300余口,遍及世界12个国家和地区,人才辈出。她自豪地说接待过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的政要,他们惊叹蔡家宅的建筑工艺技术,更敬佩蔡家人的创业精神。

  蔡家宅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多次修缮。最近一次是2013年至2019年,对蔡氏四座宅第进行全面修缮。去年琼海市引进一家旅游企业,挖掘蔡家宅及留客村的历史文化,计划推行“文物+旅游”,传播侨乡琼海的历史文化故事。

  一位来自上海的旅行者李女士表示,蔡家宅很有特点,既有中原传统文化痕迹,又有海南岛屿文化特色,还融入东南亚甚至欧洲建筑文化。融通中外的华侨文化一览无遗,细细欣赏,很有韵味。

  今年七月份以来,愈来愈多的游客到留客村游览。“终于圆了祖先的梦”,蔡王普君表示,蔡家老宅开放给中外游客,是一种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蔡家保留着三年小聚、五年大聚的传统,海外亲人盼望新冠肺炎疫情过去,再回故乡团聚。(完)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融媒体聚焦海南侨乡琼海自贸港建设新成效
下一篇:刘全华:700天坚守教会孩子们爱国爱家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