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要闻 > 国际 > 正文

国际公卫专家:我们应如何面对第二波疫情?

2020-10-25 09:54  澎湃新闻   - 

当六个月前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推出“全球战疫·洞势” 系列文章之时,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仅90万例,在当时澎湃新闻与全球多名微生物和免疫学教授、传染病研究员的对话中,我们尚在关注“群体免疫”是否有效,疫苗研发需要多久,各国抗疫策略是否有效,以及第二波疫情是否会在秋冬卷土重来。
 
如今,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超4000万例,经历了“封锁”又“解封”的欧洲还是迎来了第二波疫情,美国、印度、巴西的每日新增确诊数依然居高不下,曾经强推“群体免疫”并拒绝封国的瑞典也开始为抗疫立法。
 
与此同时,世卫组织表示,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0种疫苗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中有4种来自中国疫苗研发团队。而中国也于10月8日正式加入了由世卫组织牵头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承诺以实际行动促进疫苗公平分配。
 
然而,中国和韩国等疫情控制较好的国家,虽然尚未暴发第二波疫情,但近期韩国仍处于每日50例左右新增病例的状态,山东青岛近期也出现了一些病例。种种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处于疫情何种阶段的国家,都不能对新冠疫情掉以轻心。近日,曾被评为“50位最有影响力的疫苗专家之一”的国际疫苗研究所(IVI)所长杰罗姆·金(Jerome H. KIM)博士,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高级顾问兰斯·罗德瓦尔德(Lance Rodewald)接受了澎湃新闻的采访,就有关新冠疫情的热点问题作出了解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高级顾问兰斯·罗德瓦尔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高级顾问兰斯·罗德瓦尔德。

10月23日,罗德瓦尔德在上海参加了以“科技合作与创新共治”为主题的浦江创新论坛。他在会后对澎湃新闻表示,“在未来几个月,即使输入性病例引发了局部疫情,我们也能够通过新冠病毒监测系统加以识别,然后通过非药物干预(措施),特别是检测和追踪加以控制。”
 
杰罗姆·金则表示,不论是第一波疫情还是第二波疫情,我们所需要做好的都是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以及注意卫生,即使在今年底有疫苗被证明安全有效,在足够多人口能够实际接种到疫苗之前,我们仍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我们必须记住,当我们有了疫苗的时候疫情并没有结束。只有在足够多的人接种了疫苗后疫情才真正结束。”
 
杰罗姆·金拥有耶鲁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博士(MD)学位,他的研究方向包括HIV分子流行病学、宿主遗传学和HIV疫苗的开发。此外,杰罗姆•金还是美国军医大学和韩国首尔大学公共卫生研究生院的兼职教授,也是美国内科医师学院和美国传染病学会的研究员,并且自2018年起就作为国际专家委员会成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盖茨基金会主办的中国疫苗学培训给予策划和指导。他目前工作的国际疫苗研究所是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倡议下于1997年成立的非营利性国际机构,致力于疫苗研发推广和在发展中国家的引进接种。
 
兰斯·罗德瓦尔德曾担任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扩大免疫计划组的组长、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服务部副部长,自2018年以来担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高级顾问。
 
谈疫情:政府需传达更清晰的信息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在今年3、4月出现高峰后进入平台期,6月陡然升高,8月中旬后略微走低,而10月上旬以来再次屡创新高。
 
分析认为,出现这一现象除与季节相关之外,还与“防疫倦怠”及重启经济从而忽视了防控措施等原因有关。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建议,除去特例外,任何与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都应在家隔离14天。理论上来说,这种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如果一个地区所有感染了病毒的人都呆在家里,就没有新的人会被感染,当地的疫情就会结束。“商业内幕”网站10月20日援引世卫组织卫生紧急事务执行主任迈克·瑞安(Mike Ryan)的话表示,疫情反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一些国家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并未被严格隔离,从而导致传播链一直未被有效阻断。国际疫苗研究所所长杰罗姆·金。图片来源:Kim Sun Joo / Korea.net  / CC BY-NC-SA

国际疫苗研究所所长杰罗姆·金。图片来源:Kim Sun Joo / Korea.net  / CC BY-NC-SA

杰罗姆·金目前身在韩国,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在美国,但美国的疫情让他心忧。与此同时,全球多地也陆续报告了“二次感染”病例。
 
对此杰罗姆·金指出,在新冠疫情肆虐这么久之后,有的国家已在摸索“新常态”,有的国家进入了“防疫倦怠”,国家和政府此时在如何让人们参与到更长期的防疫策略上需要传达更加清晰和富有创造性的信息。
 
据德国权威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数据,近两个月以来,该国每周新增感染者最主要的群体来自15至34岁的群体,而在3月和4月时,感染最多的群体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35至59岁的壮年。由于年轻人中很多是无症状感染者,难以识别,易把病毒带回家传给老人,感染者的平均年龄又有所回升。据10月12日至19日这周的统计显示,德国新增感染者的平均年龄为39岁。
 
“我认为这不是关于你自己的身体有多么强壮,而是与‘关心’别人有关,这是关于保护你的祖父母、你的邻居、你的同事、你孩子的老师等等。这是为了保护你周围的人不受感染,而不仅仅是你自己。这是一个需要反复强调的信息。”杰罗姆•金说。
 
谈“疫苗外交”:不是将疫苗政治化
 
10月13日,总部设在韩国的国际疫苗研究所主办了一场线上论坛,倡导通过疫苗外交开展多边合作,韩国第一夫人金正淑、瑞典王后西尔维娅及韩国、瑞典、印度、芬兰、墨西哥和巴基斯坦的外交官都发表了讲话。作为主办方,杰罗姆·金在会上表示,要结束新冠大流行,让世界摆脱其他危险但又被“忽视”的传染病,就需要各国在科学界、国际组织和产业界的支持和伙伴关系下致力于疫苗外交。
 
然而,国际上不乏对“疫苗外交”的批评声,对此,杰罗姆·金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他所理解的疫苗外交其实是为了对抗所谓的“疫苗民族主义”,并非是指将疫苗政治化的做法。迄今为止,许多与疫苗相关的批评都是因为疫苗民族主义。
 
在过去几个月间,随着数个候选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多个发达经济体纷纷与疫苗制造商签署双边购买协议,以确保本国疫苗优先供应。
 
一项来自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研究认为,如果在疫苗研发成功后投入使用的前200万剂疫苗只提供给富裕国家,那么全球死亡人数将会翻倍。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疫苗是全球公共产品。而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疫苗外交,应该强调全世界共同处于这场危机中。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将找到一个更快、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更多利益。”杰罗姆•金表示,我们正努力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关于这个想法的国际共识。
 
10月8日,中国宣布正式加入由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世卫组织和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创建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这一旨在确保在各国之间公平分配新冠疫苗的多边合作机制目前已覆盖超过180个国家、全球三分之二人口。全球疫苗免疫联盟首席执行官赛斯•伯克利(Seth Berkley)称COVAX为继《巴黎气候协定》之后全球最大规模的多边合作机制。
 
COVAX据称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多样的新冠疫苗组合,目前已在支持9种新冠候选疫苗的研发,其中8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此外COVAX还在评估另外9种可能在未来纳入该机制的候选疫苗。据《金融时报》梳理,COVAX目前支持9种候选疫苗,有8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其中2种来自中国。

据《金融时报》梳理,COVAX目前支持9种候选疫苗,有8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其中2种来自中国。

因此,在杰罗姆•金看来,中国加入COVAX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这表明了中国对一个每个人都受益的全球解决方案的兴趣,以及中国在保护全球人口免受疫情威胁方面的重视。
 
此外,罗德瓦尔德还认为,中国强大的疫苗生产能力也可以让更多国家高效获得疫苗。
 
美国却以不参与任何世卫组织相关活动为由拒绝加入COVAX,另一方面,疫苗也在该国被高度政治化。但杰罗姆•金仍对美国未来加入COVAX或类似COVAX的机制抱有期待。
 
“美国作为全球技术和创新的领导者,加入一个促进疫苗公平分配的机制是很重要的,他们曾在控制HIV病毒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我希望未来美国也能这样,与世界其他国家分享疫苗技术和疫苗,而不是把它用作政治工具。”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首席执行官伯克利近日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COVAX设定了到今年年底前筹资20亿美元的初步目标,目前已筹集了18亿美元,还有2亿美元的资金缺口,到2021年底前,该机构还需再筹集50亿美元,才能确保将这些疫苗分配给所需的人。
 
谈研究:对病毒了解更多,需为未来做好准备
 
自进入10月,各国专家团队虽对新冠病毒的研究略有进展,但出现的一些疫情信息却并不能让人乐观。
 
10月16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近期研究结果表明,瑞德西韦、羟氯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以及干扰素治疗在防止新冠肺炎患者死亡或缩短住院时间上几乎没有效果,对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来说,地塞米松仍是唯一有效的药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在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并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证据链,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冷冻条件下可长期存活。
 
对此杰罗姆•金向澎湃新闻表示,这些研究结果都非常重要,有的在方法上可能不太完美,仍需进一步验证,但总的来说我们都对新冠病毒了解更多了,更强调了我们需要根据真实的科学和医学信息来做出治疗决定。
 
在杰罗姆•金看来,当我们进入即将看到成果的阶段时,也需要为接下来的步骤做好准备:我们如何获得数十亿剂疫苗,如何在世界各地公平地分配疫苗,以及如何面对即将出现的重大科学问题。
 
他举例称,许多问题需要更细致的考虑,例如关于疫苗剂量的问题。“我们能不能减少疫苗的剂量?两剂疫苗接种时间应该隔多远?我们如何使疫苗的效力持续时间最长?那么我们需要加强剂量吗?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实习生曾虹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701420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阿富汗首都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致11人死亡
下一篇:世卫: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4200万例,死亡超114万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