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华人 > 侨领 > 正文

马来西亚华裔阿婆理发60年:一把剪刀也要好好服务

2019-12-22 10:28  中国侨网   - 

中国侨网郑巧蕊只服务女顾客,而上门的都是熟客,几乎是巫裔。(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郑巧蕊只服务女顾客,而上门的都是熟客,几乎是巫裔。(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中国侨网12月21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马来西亚加央82岁高龄的华裔老人郑巧蕊自1962年经营理发生意,初期收费25仙,而如今时隔57年历经通货膨胀,物价样样大涨,但其收费也只是涨至现在的2令吉50仙。此外,在她小小的店里,也可以看到种族和谐的美好画面。

  人称“Toknya”(意即老嬷)的郑巧蕊坦言,她现在只是把理发生意视作打发时间,而且那也不是劳力活,能继续营业,唯她不再为顾客电发,只是简单理发。

  她不急不徐地说:“老咯,不要做那么多了。我现在只剩下一把梳子、一把剪刀。”

  虽说如此,她工作起来时却一点也不马虎,依旧注重理发的服务素质,使用高品质剪刀,以示对顾客的尊重,也代表了她对工作的热忱与认真。

  郑巧蕊初期对记者的采访有些许抗拒,并担心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登上报章,成为新闻人物,会引人诟病,而一度婉拒受访。

  “数年前有电视台登门要求访问,我都拒绝了。我不要出名,只想好好地理发。我也知道之前采访我的记者在‘偷偷’拍照、记录……”

  后来,她因为理解记者的用心、诚意和职责,才终于肯点头,愿意让记者拍照,随之也侃侃而谈。

  郑巧蕊回忆起62年前,她特地到槟城学理发,从学徒做起,直至1962年婚后回乡,在住家开业。

  她说,以前她和其他人一样,除了理发也为女顾客电发,但随着年纪渐长,现代美发院也四处林立,她就决定停止电发服务。

  “现在上门的都是女熟客,几乎是巫裔,一些从年幼时期已登门,直到成家立业了,也继续找我理发,有些则已在外发展,过年过节才回来,会特地上门找我。”

  她驼着背边替顾客理发边告诉记者说:“有时,我觉得累了,就把门关起来,暂作休息。只要体力还行,就继续做,但是没能追得上时代的脚步了,简简单单为她们修发就好。”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美华裔警员任加州奥克兰警局代理队长 鼓励华人从警
下一篇:华裔警察刘文健殉职五周年 纽约各界追思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