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华人 > 侨领 > 正文

“一品”侨领陈谦善

2020-03-05 19:28  福建故事汇   - 

 

…………

陈谦善(1844—1901),厦门嘉禾里仙岳社人,菲律宾侨领,三次出任甲必丹。

 

…………

福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早在唐代,福建就有人旅居海外,此后,闽人出洋从未间断。尤其是到了清末,清政府正式废除海禁,允许百姓自由出海,福建人出国更是达到一个新高潮。据统计,仅在1879年~1889年,从厦门港到菲律宾的人数就多达41.5万。

菲律宾是距闽南最近的东南亚岛国,在那里,闽南籍华侨是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出国时间早,数量也多,因此在菲律宾的华人中较有威望。厦门人陈谦善正是一位在菲律宾受到华人信任和拥护的侨领。

 

争得废除华人死刑

1844年,陈谦善出生在厦门。少时,他就随族人南渡菲律宾马尼拉谋生。与现在出国谋生不同,在当年,如果不是实在过不下去,没有人愿意远赴重洋寻找未知的希望。福建曾流传着一首歌谣:“泉州人稠古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这就是旧时福建人民被迫出洋的真实写照。

当时,出国主要有“契约华工”与“自由华工”两种形式。

19世纪末,正值清政府软弱无能。鸦片战争后,在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的招工章程条约中,明文规定允许英、法两国在中国任意招募华工;而清政府为了达到清除乱党的目的,并想从外国来华招工中获利,也极力提倡华工出国。这些华工绝大多数是被掳掠、贩卖、胁迫、诱拐甚至被绑架到国外去的“契约华工”。

“自由华工”则大多是跟随族人出国做生意。不同于“契约华工”地位低下,“自由华工”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他们到达菲律宾后可自由从事各种职业。要知道,在荷印时期,福建华商在当地流通领域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陈谦善就是少数以“自由华工”形式来到马尼拉的福建人之一。虽然在外漂泊的日子很苦,但比起当地的许多“契约华工”,他算非常幸运的了。

因为年代久远,我们现在只能从零星材料中拼凑出陈谦善的过往,知道他最初在菲律宾吕宋岛山区收购土产,后在马尼拉开商店,后来才发家致富,还了解到他工作之余学习西班牙文,广交朋友,为当地华人排解纠纷,为人所称颂。

陈谦善在菲律宾生活的时候,是西班牙殖民统治菲律宾后期。当时,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实行“以华养菲”“以华制华”的“甲必丹制”,即殖民当局挑选对其“忠诚”的华侨领袖作为甲必丹,代其管理华侨社会。

陈谦善因深得侨胞爱戴,被推选为侨领,曾三次出任甲必丹,清政府也赏给他道衔、花翎顶戴。

据说,陈谦善与西班牙王宫的宠臣交谊很深,驻菲律宾总督如与他不相和睦,西班牙政府便调换其他人当总督,因此,当地殖民者都畏惧他。当时凡有关华侨法令,都先和陈谦善商量,取得他的认可后才施行。如废除菲律宾华人死刑一事,陈谦善向西班牙人说明中国无枪毙这一刑法,所以不得施至于华人,最后让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废除了华人死刑。在他的力争之下,“闽女不得为娼”也被定为禁例。

虽然陈谦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着华人的权益,让华侨生存状况逐渐好转,但他毕竟只有一人之力,很多时候也无能为力。

1878年,西班牙政府颁发了一项实施新税收法的政策,使多数身为小商人的华人苦不堪言。漂泊在外的华人渴望得到祖国的庇护,很快,他们看见了希望,清政府在新加坡成立了东南亚的第一个领事馆。

1879年,陈谦善向清政府请求援助,希望清政府在菲律宾也成立领事馆,以利护侨。第二年,陈谦善的请求被送到了李鸿章手里。李鸿章在指派人员进行调查之后,就着手开始向西班牙政府交涉设领的事宜,可惜被西班牙政府拒绝。

设领一事,一直被拖到1898年6月菲律宾被美国占领之前,才被西班牙政府批准。同年8月,清政府任命陈谦善的儿子陈纲为驻菲律宾首任领事,在陈纲未到任之前,由陈谦善暂行摄理。

 

“一山”“一院”

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的崇仁医院,伫立着一尊陈谦善的铜像。这是旅居菲律宾的华侨追念陈谦善的生平功绩,于1910年4月特地筹铸的。

陈谦善在菲律宾做了很多善事,最出名的,莫过于“一山”“一院”。

当时,旅居海外的华人备受歧视,甚至连死后安葬的地方都没有。1891年,陈谦善集资向西班牙殖民当局购得马尼拉北郊荒地数百亩,辟为中华义山,使客死异邦的华侨有了葬身之地。

陈谦善筹建的华侨义山

同时,他倡导建立崇仁医院,为贫、病华侨施诊施药。崇仁医院刚创立的时候,仅设有一个中医部门,至上世纪50年代,它已发展成为一个部门齐全、设备先进的大医院,堪称菲律宾第一流医院。

在菲律宾华侨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是现在菲律宾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活动范围最广的一个慈善型华人社团。这个社团,就是发轫于陈谦善领导下形成的“中华善举公所”。

1893年初,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以“中华善举公所”的名义向菲律宾商务局申报立案,其所辖机构为华侨义山和崇仁医院,甲必丹为负责人。

除此之外,1898年,陈谦善分别给山东、河北灾区捐1000银元;1900年,他又为福建涝灾捐数万元。当时,清政府对华侨的捐饷捐赈,给予“封衔领顶,以志荣幸”,故此,陈谦善被清政府授予了一品封典和光禄大夫衔。

 

从此华侨识华字

菲律宾的华文教育十分落后,当地早期的华侨绝大多数是文盲。由于目不识丁,他们碰到很多实际问题,比如给家人写信或在菲律宾找老乡都很不方便,就连政府颁布关于华侨的政令,他们都看不懂。这让陈谦善逐渐感觉到了知识的重要。

为了让儿子更好地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陈谦善特地把儿子陈纲送回厦门老家求学。而他自己则留在菲律宾,大力倡导发展华文教育,为争取华文教育的合法地位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在菲律宾,陈谦善首开“兴学育材”之风气。他在自己的办公场所内开设学堂,给失学的华侨子弟以入学机会,教大家读书识字,“为华侨首立百年之基业”。其族人陈丹初为长诗以纪盛:“首散黄金筑簧宇,从此华侨识华字。”

1888年,菲律宾最早的华文报纸《岷埠华报》在马尼拉创刊,陈谦善是发起人之一,出版人和经理是被侨界称为“三支笔都会写”的杨汇溪。虽然《岷埠华报》发行时间不长,但毫无疑问,陈谦善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张燕萍)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意大利侨领不仅捐口罩 还登门串户宣传疫情防控
下一篇:涓涓细流 寸寸丹心,老侨领心系家乡 助力家乡抗“疫”信心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