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华人 > 侨领 > 正文

加拿大华商黄屏:致力搭建加中交流平台

2019-08-11 20:47  中国新闻网   - 

黄屏为中加两国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刘锡菊 摄
黄屏为中加两国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虽然在加拿大生活近20年,但我一直致力于两国之间的交流工作。我希望通过加拿大黑龙江总商会,能为家乡带来更好的新技术、新项目以及新投资,同时也将中国北疆的名优产品及文化特色产业引进加拿大,共促两地的交流与合作。”加拿大黑龙江总商会会长黄屏19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新春期间黄屏回到哈尔滨,初衷是为了陪伴父母。“10天的国内行程,陪伴父母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两天。”期间,在黑龙江省相关部门的邀请下,黄屏对哈尔滨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初见黄屏,双目有神,身上燃着一股年轻却又稳重内敛的生命力,中气十足,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干劲和创造的活力。他笑着表示:“回到中国的这几天,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此行让我不仅收获了友谊,更是倍增了构建加中两国交流桥梁的信心。”

  上世纪90年代,黄屏与新婚妻子从哈尔滨前往加拿大,开始了他与加拿大20年的不解之缘。

  “那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对‘移民’两个字还比较陌生。父母怕我吃苦,特意给我凑了10万元钱。临出家门时,我将钱偷偷塞回老人的枕头下面。”初到加拿大的黄屏揣着3000元美金,期望能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地。

加拿大黑龙江总商会推出的“斯坦福-龙商精英奖学金”项目。 加拿大黑龙江商会提供 摄
加拿大黑龙江总商会推出的“斯坦福-龙商精英奖学金”项目。 加拿大黑龙江商会提供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与当时绝大多数海外移民一样,初来异乡的黄屏面临着生存压力、语言隔阂等困扰。“下飞机的第一件事,我打听了一下回中国的机票价格,然后将机票钱单独留了出来,塞到了我的腰带里。”黄屏回忆道。如今,这条见证了他生活中最大狂涛的腰带已被挂在家中墙壁上,里面的美金仍在,但已被汗水泡白。

  阳光总在风雨后。黄屏在加拿大的第一份工作是做销售。3年后,黄屏创办了天籁集团,专门从事与门窗模具、设计、型材和制造等。黄屏说:“坎坷与成功共同浸润的生活才有滋味。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论何时都不能丢,过去的挫折只是坚定了我的决心,让我更加义无反顾地拼搏,我感谢20年前的自己。”

  2015年11月,经过加拿大联邦政府注册,加拿大黑龙江总商会正式落户多伦多市,黄屏任总理事长兼总会长。他告诉记者,加拿大黑龙江总商会成立初衷便是要更好的服务侨商,发挥好两国交流的桥梁作用。“我们不仅要让黑龙江走向多伦多,更要让加拿大走进中国。”

  征战商海之余,黄屏与商会成员还热心于公益事业,并搭建桥梁为两国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商会推出的‘斯坦福-龙商精英奖学金’这一项目成为多伦多当地知名的奖学金项目,我们侨商希望能最大程度地扶持并鼓励加拿大的年轻一代,激励青少年全面发展,发掘各方面的才华和潜力。”黄屏如是说。

  加拿大现有约180万华人,汉语普通话和广东话已分别成为加拿大第三和第四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近年来,在黄屏及商会的推动下,首届黑龙江版画展、中加经贸商务洽谈会、加中旅游年展会……一系列两国交流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

  2月19日,即将离开中国的黄屏表示:“中加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希望两国不断提升双方贸易投资规模和水平。我们侨商也将继续致力于构建两国文化、环境、农业与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桥梁。”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一个华裔小女孩感动了黑人社区,也感动了华人社区
下一篇:马斯克支持杨安泽:他将会成为第一位哥特摇滚总统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