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华人 > 侨领 > 正文

老牌夫妻武术学校让华裔学生寻根中国文化

2019-08-13 09:59  侨报网   -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 News)11日发布了题为《武术教练帮助华裔学生文武双全,成为更好的人》一文,对开办武术学校的夫妻拍档的事业与生活进行了聚焦,展现了武术文化对在美华裔群体的深刻影响。

全文摘编如下:

7月的一个炎热夏日,在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市(Fairfax)的练功房里,教授武术的夫妻搭档裴康凯(Christopher Pei)与张桂凤(Zhang Guifeng)正一边轻拍着学生的后背,一边观察他们的表演。他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2019全美功夫与太极拳锦标赛(2019 Pan American Kungfu & Taijiquan Championships)和美国武术联合会国家队选拔赛(U.S.A. Wushu Kungfu Federation National Team Trials)做准备。

“他们很紧张,他们正因为要与其他学生比赛而焦虑”,美国武术学院(U.S. Wushu Academy)的其中一名创始人裴康凯说,“比赛期间,这种焦虑使得我每天晚上只能睡1个小时”。

开办武术学校 目的不是为了赢得比赛 

武术是一门集合了表演与武功的运动。30年来,裴康凯与张桂凤全身心投入到了武术教学当中。

裴康凯今年60岁有余。1972年,裴康凯与家人从台湾移民到美国。刚来到纽约韦斯特尔(Vestal)时,裴康凯对英语一窍不通,他不得不从字母开始学起。“所以我想着开始学武术是个好主意,这样打架时我就能自我防卫。”之后,裴康凯才了解到武这个汉字是由“止”与“戈”两部分组成,它们的意思是停止打斗。

1980年,裴康凯回到北京,想进一步学习武术,也就是在那时,他遇见了张桂凤。当时,张桂凤在北京什刹海体育学院担任首席教练,那里是北京市训练年轻运动员的主要地点。

二人于1984年喜结连理。之后的四年里,裴康凯一边当保安,一边学习武术,张桂凤则在一旁指导他练习。直到1985年参加美国国家队选拔赛(U.S. National Team Trials)之后,他们才萌生了开办武术学校的念头。

“当时让我惊讶的是,学生们的表演都不符合国家标准,他们也不是专业教练教出来的。”张桂凤回忆说。

1988年,他们的第一家武术学校开在弗吉尼亚州。

之后的30年里,由于学生越收越多,学校不得不3次搬家,最终固定下来的就是目前位于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的这两所学校。裴康凯表示,他们为学校设立的总体目标不是赢得世界冠军,而是“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人”。

习武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让他们文武双全

学生们都是从读幼儿园的年纪开始接受训练,其中很多人一直坚持到了上大学。中国文化强调人要“文武双全”,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完人。

裴康凯还驳斥了习武是在宣扬迷信与暴力的说法,并反复强调这是一种极具误导性的偏见。而让张桂凤感慨的是,大多数习武的孩子不能专心养成扎实基本功的原因来自于父母给他们安排了太多的课外活动班。Zhang为此感到遗憾,因为她认为习武能够训练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因为武术的两大主要原则就是专注与尊重。

裴康凯说,美国的许多二代或是第三代华裔家长不仅要求自己的孩子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想要他们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相敬如宾 尊重彼此爱好 牢固婚姻由此筑造

夫妻二人的性格很不相同。裴康凯说话轻声细语,但交谈时喜欢与人开玩笑。张桂凤声音高亢,对学生很严格,但大家常能听到她唤学生“宝贝”,学生们也会喊她“妈”。参加比赛前,张桂凤常会给筋骨扭伤的学生熬制中药进补。

“我们感到很幸运的是,家长们真的理解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因为他们在中国出生或是在中国长大的,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裴康凯说。

裴康凯和张桂凤每周有6天的时间放在教学上,周日是他们唯一不把注意力分给学生们的时候。裴康凯会在休息日读孔子和中医类的书籍,他希望能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张桂凤则在后院种了20种花草植物。

“我们在学校和在家时都相敬如宾。”裴康凯说,“在学校的时候,我听从张桂凤教练的领导,按照她说的去做。”二人表示能将婚姻长久维系下去的关键就是尊重彼此的爱好。

“不过我们也很重视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张桂凤说,“每年我们都会花时间一起旅行。”

以往,团队锦标赛结束后,回到弗吉尼亚州后裴康凯每天都会给妻子做美味的午餐。今年,他们的辛勤汗水获得了回报,去参加美国武术联合会国家队选拔赛的5名学生中有4名都被录取。

“学习武术要有极大的毅力,付出巨大的努力。”裴康凯说:“学生们不会轻易放弃。”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在非洲拥抱中国机遇
下一篇:美国华裔科学家与研究团队发表分解木质素创新法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