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财经 > 科技 > 正文

中科院研究员谈中国商业太空旅游:希望早日买到通往月球的票

2019-11-03 12:52  澎湃新闻   - 

“中国还没有真正的商业太空旅游公司,我希望中国的商业太空旅游公司逐渐发展起来,为中国人有机会早日买到一张通往月球的旅游票奠定基础。”10月31日,在第二届丝路商业航天大会上,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中科院研究员吴季表示。
 
刚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其太空航班的飞行票价约为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6万元),飞行时长90分钟,已有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的603人缴纳了近8000万美元押金预定座位。
 
马斯克的SpaceX去年9月说,日本亿万富豪前泽友作将成为它的首名太空旅客。前泽友作打算邀请6至8名艺术家免费同行,但这趟旅行的费用细节并未披露。
 
吴季说,目前太空旅游费用太高,如果按照1万美元一公斤计算,一个70公斤的游客想上天,大约要花70万美元,“目前还不包括返回的价格。”
 
月球旅游要突破着陆技术,还要解决高速通信问题,“如果地球上使用的手机微信到月球也能使用是最好的。”此外,所有飞行燃料从月面提取将是最佳选择。“如果要长期生存,给氧还要从地球带上去。”
 
吴季认为,商业航天的市场体量正不断增大,这给行业带来信心。但他也表示,太空旅游必须降低成本,成本的降低首先依靠技术突破,也就是突破起飞和着陆技术。“只要人类进入太空,维护成本就不是很高了。”
 
“人类最后一次离开月球是1972年。”自1972年阿波罗17号任务至今,全世界再也没有开展载人登月活动。“人类不仅仅是地球上的物种,也是太阳系的物种,应加快进入太阳系的步伐。”
 
他表示,传统航天的主要目的是为政治服务,无论是国防还是重大的探索项目、科学项目,全部由政府投资,政治属性非常强。但上世纪70年代末出现突破口,国际上第一批通信卫星的出现带动了商业航天发展。至上世纪90年代卫星逐渐标准化,大学生开始进入到商业航天领域。
 
“航天是中性的,既可以用于国防政治,也可以用于商业。前几十年都被封锁在政治领域,到目前为止我们如何突破封锁?”吴季认为,一是靠政府开放,二是依靠大量廉价的商业元器件,尤其是发展自己的技术,三是开辟新市场,在新市场中寻找发展思路。
 
自2015年以来,在航天领域,中国相关政策逐渐开放,这为今后开辟商业太空旅游带来非常好的前景。“我们希望新航天有更大的发展,瞄准商业航天,瞄准新技术扩展市场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冷湖科幻文学奖首次亮相中国科幻大会
下一篇:天文学家发现最小黑洞存在的证据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