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llimg/200611/1QS243G-0.jpg)
![](/uploads/allimg/200611/1QS2AM-1.jpg)
![](/uploads/allimg/200611/1QS22012-2.jpg)
第一次实现人类探测器月球背面着陆和巡视探测;
第一次利用运行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中继通信卫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的连续可靠中继通信;
第一次在月球背面开展月球科学探测和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填补了世界月球科学探测领域多项空白。
目前,嫦娥四号已经高效工作十八个月昼,月面生存超过500天,成为世界上在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人类探测器。
![](/uploads/allimg/200611/1QS22515-3.jpg)
“玉兔二号”月球车累计行驶里程447.68米,目前距着陆器约292米,期间实施了岩石探测、车辙探测、撞击坑探测等科学探测试验。
利用测月雷达就位探测数据,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着陆区域地下40米深度内的地质分层结构,阐述了其物质组分与演化机制。
利用红外成像光谱仪的就位光谱探测数据,成功揭示了月球背面的物质组成,验证了月幔富含橄榄石,加深了人类对月球形成与演化的认识。
利用中性原子探测仪对月表环境能量中性原子的探测数据,得到了能量中性粒子在月球表面通量能谱,证实了能量中性粒子的能量与入射太阳风的速度有很强的相关性。
![](/uploads/allimg/200611/1QS23641-4.jpg)
![](/uploads/allimg/200611/1QS2O05-5.jpg)
此前,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获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153年来首次颁发给中国项目的2019年度唯一团队金奖;并被美国航天基金会授予2020年度航天唯一金奖;国际月球村协会授予自成立以来的首个优秀探月任务奖。此次,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优秀代表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世界航天奖”这一最高奖项,再次说明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取得的成就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得到了国际权威航天机构的充分肯定,产生了重大国际影响。
(原题为《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优秀代表首获国际宇航联合会世界航天最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