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财经 > 科技 > 正文

“牧星人”是怎样把天宫二号带回家的

2019-07-22 18:07  科技日报  付毅飞

天宫二号。
 
      在南太平洋深处,有一个僻静的地方叫做“尼莫点”。这里距离最近的陆地也有将近2700公里,不仅人迹罕至,连海洋生物也很稀少,只有部分海底细菌可以存活。
 
      因而,该处成为了“航天器坟场”。自从苏联首次在尼莫点海域坠落航天器残骸,国际上共有200多个航天器“遗体”在此长眠。7月19日,落叶归根的天宫二号,也以此处作为了最终归宿。
 
      可能有人觉得,控制航天器返回不过是发送几个指令而已。表面上看或许如此,但背后绝非这么简单。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了解到,为了确保天宫二号受控再入任务顺利实施,被称为“牧星人”的飞控人员需要开展长周期精确轨道确定、两脉冲联合控制、精确控制计算、残骸散布分析等常规工作,综合考虑控制要求和测控资源分配等条件约束,确保飞控计划、注入数据和上行指令准确无误。同时要准备十多套应急预案,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那么,“牧星人”是怎样把天宫二号带回家的?
 
      北京飞控中心副主任孙军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介绍,天宫二号的离轨控制分两步实施。先让它来个“180度转身”,变成推进器向前。7月18日天宫二号飞到我国喀什测控站上空时,地面发送降轨指令,利用发动机反推让它减速,使它在继续绕地球飞行半圈后,在南太平洋上空从此前高度约390公里的圆形轨道,进入近地点200公里的椭圆形轨道。
 
      开展这一波操作主要是出于稳妥考虑。孙军说,毕竟天宫二号已经有一年多时间没有实施轨道控制,虽然其“健康状态”一直处于监测之中,但发动机会不会出现预料之外的问题,只有试一试才能打包票。分两次实施降轨,可以及早发现问题,为异常情况留出更多调整余地。
 
      首次降轨完成后,地面人员会迅速对任务情况进行精确测量和标定,以进一步掌握发动机的工作、推力情况,相当于为后续动作校正了“准心”。
 
      站得更近、试过了“枪”、准心也校正了,“打靶”当然更有把握。
 
      由于地球在由西向东不断自转,天宫二号每90分钟绕地球飞一圈回来,星下点都会向西偏移,两圈以后飞行轨迹就超出了安全落区范围。因此第二次降轨被安排在7月19日,地球自转一天后进行。
 
      孙军介绍,此次控制目标是将轨道近地点从200公里降到70公里以内,让天宫二号直接进入大气层。
 
      不过,航天器进入大气层后会迅速烧蚀分解、不再受控,少量烧蚀残留物将随惯性呈抛物线坠落。因此这次控制,主要要在轨道高度120公里以上完成。天宫二号进入稠密大气之后,就没有“回头路”了。
 
      天宫二号的预定落区是一个东西方向长约8000公里、南北宽约1700公里的矩形,听上去很广阔,其实对于以每秒7.8公里速度再入返回的航天器来说,测控精度要求很高。如果发生意外,采取应急措施的时间非常有限。
 
      孙军说,这一阶段最大的安全隐患仍来自发动机。如果发动机不能及时点火反推,或者推力不够未能将轨道降到预定高度,残骸落点将超出落区范围,可能对地面造成威胁。假如发生这种情况,地面必须迅速计算误差,向天宫二号注入新的控制参数;如果主推进器失效,则要让原本负责偏航和俯仰的姿控发动机“替补登场”,完成剩下的任务。无论采取哪种应急举措,都必须在几分钟内完成,才能确保残骸落入指定范围。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北京时间2019年7月19日21时6分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在“牧星人”的精心呵护下,设计寿命两年的天宫二号在太空平安度过了1036天,最终受控荣归。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中国助力打造全球海洋观测网
下一篇:单分子热传递速率首次测得 向研制分子计算机迈出重要一步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