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上周宣布启动对非合作“全面战略”,未来将聚焦安全、经济增长、气候变化、数字转型、移民等主要领域。
欧盟出台新对非战略背景有三。首先是非洲不再是欧盟的当然后院。美俄印英等主要国家近年来都在加强对非关系,欧洲在对非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力受到削弱。其次是欧盟转型。新一届欧委会“百日新政”聚焦应对气候变化、数字转型和强化地缘政治影响力三个方面。在地缘政治争夺方面,欧盟需要新的盟友,它把非洲作为重要选项。再者非洲也在变。非洲正在加速推进一体化,它也看重欧洲一体化经验,于是欧盟适时推进欧非一体化对接。
新一届欧盟领导人雄心勃勃,对非新战略只是众多战略文件之一,但要取得实际成果需要投入的太多,转型谈何容易。
新对非战略面临不少挑战。挑战之一就是不切实际。虽然欧盟希望扩大对非投资,包括参与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但如今非洲更强调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一名东非外交官称,“欧洲是非洲安全领域的重要伙伴,也为非盟提供资金支持,但非洲更需要的是真正使非洲获益的实实在在的项目。”自以为是、眼高手低是欧盟的老毛病。它计划的倒是很好,但非盟是否也这样认为、能否跟得上趟,都是问题。
挑战之二是不平等。新对非战略名义上说要走出“援助陷阱”,但却指望非洲成为欧洲市场延伸,弥补英国脱欧损失及内部一体化动力不足,功利心十足。有欧洲媒体评论说,如果欧盟不停止“一手给予而一手又拿走”,新战略试图打造非洲的可持续增长与发展就注定失败。欧投行行长对此也有反思,说非洲在欧洲人眼里仍然是前殖民地,不实事求是地看非洲而是基于自认为的非洲设立战略目标,与在欧洲受教育的非洲领导人、组织接触而非走群众路线,欧盟据此设定的关键领域都是欧盟自身关切和考虑的折射,并非非盟真正的关键领域。
拉美是欧洲的作品,非洲是欧洲的孽债。如今欧盟对非战略转向,试图将非洲从“孽债”变成“作品”,包括借此缓解难民危机、实现后院的和平与发展,但它仍只是个“作品”而已。只有让非洲成为它自己,打造真正的平等伙伴关系,对非战略才会成功。
挑战之三是不团结。上月的欧盟峰会就因财政预算问题不欢而散。英国脱欧、东西南北发展差距、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兴起等考验着欧盟团结。
英国“旁观者”网站日前刊文称,欧洲是一个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持续下降的碎片化大陆,其后果是各国内部日益加剧的社会焦虑和政治分裂。在欧洲,出台前瞻性政策的政治协调和妥协变得更加困难。另有媒体指出,欧盟的“地缘政治年”尚未开始就已结束。欧盟决心介入国际事务,冯德莱恩甚至提出要打造“地缘政治”委员会,但欧盟真正的问题在于内部分歧。“欧洲瘫痪了”,不能提供连贯的地缘政治战略,甚至不能一个声音对外。
在是否允许使用华为设备及介入利比亚局势等问题上,欧盟发现自己不仅夹在相互竞争的外国利益之间,还被内部分歧所绑架。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作为世界最富有、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欧洲理应让世界感知自己“拧成一股绳”的分量。但到目前为止,这还只是精妙好听的口号。
欧盟目前正面临难民及疫情两方面的困难,诸多雄心勃勃的战略出台易、执行难。如何确保新对非战略不重蹈2017年对非战略高开低走的覆辙?与中国的合作,或是不二选择。
理论上讲,中欧各有各的比较优势,完全可在非洲实现合作:硬件—软件、国有—私人资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结合等等。但现实是,中欧在非洲的第三方市场合作迄今乏善可陈,原因是欧盟的态度和做事方法无法取得非洲足够信任。其实,中国的执行力强,更能使欧盟的高标准接非洲地气,更能让欧盟兑现承诺,比如开放欧盟在绿色技术和绿色融资方面的全部知识技能等。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欧盟一方面并未视非洲为命运共同体,对中国也疑虑重重,怀有不少偏见,这妨碍了中欧对非合作。虽然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特别强调,欧盟制定新对非战略并非打算与中国竞争,但冯德莱恩要建设地缘政治型欧委会,其着眼点被广泛认为是针对中国。欧盟要想真将新对非战略落到实处,就应真正平等对待非洲,大胆与中国等对非合作的友善力量合作,帮助非洲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非盟2063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