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题目,我所以要写,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更有国与国之间关系问题。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认识一个人容易,但是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难,要真正成为朋友很难,而要成为知己,恐怕是难上加难。越来越多人感叹,通讯录上的朋友很多,但真心的寥寥无几。微信里朋友不少, 但真正能说得来,恐怕没有几个,这是绝对真理,有的人见面时忙着加微信,恐怕后几年里,也没有说上几百个字。
虚伪的人最是口是心非,常常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他们每天带着面具生活,阿谀奉承、逢场作戏已是常态,终究无法与你真诚交心。
因此,在我们周围总有些人,即使你与他相处已久,但遗憾的是始终与你保持距离,不能敞开心扉。因为,这却却应验了“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在中国社会里,上级或许可以批评下级,而下级如果批评上级,那么,就是犯了大忌,这历史上这样的事例都有记载,“君君臣臣”早已经根深蒂固,别以为可以改变。就是家庭恐怕也是如此,拿个比喻,一个婆媳关系好的家庭,媳妇只批评老公,而不可以批评婆婆,而婆婆总是批评自己儿子,而不会去批评媳妇,这就是婆媳关系的技巧,如果婆媳总是互相批评,那么,这个关系肯定难以维持。这是真理。单位如此,官场更是如此。
当然,含蓄,是不少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特点,但是说话拐弯抹角,指向不明,势必产生误会,招来麻烦。
一方面,我们不是对方肚子里的蛔虫,不可能每次都能读懂对方的真实想法,有话不直说,只会显得一个人不够坦诚和真实。
另一方面,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脚踩风火轮,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猜测对方的心思,有话不直说简直就是浪费双方的宝贵时间。
所以说,有话直说,才是真正高级的情商。总喜欢藏着掖着,一不小心就变成了真虚伪。毕竟不卖关子、打哑谜,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真情实感。
无论是朋友、同事,还是夫妻、家人之间的相处,都要有话直说,遇到问题主动分析解决能提高办事效率;把话说开,才能让别人明白你的心意,增进感情。
但是,问题来了。 现在生活中有不少人打着“心直口快”的幌子,说起话来全然不顾你的感受。
他们还特别爱强调,“我这个人就是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绝不遮遮掩掩”。 潜台词是:我总比那些有话藏在肚子里面不说,装阴使坏的人好吧?
你一定很熟悉这些话:“我心直口快,想什么就说了”;“我不是故意的,是为了你好”;“都是自己人嘛,我才说的”;“我是刀子嘴,豆腐心,没恶意”。
某些直性子的“毒舌”,还自夸能一针见血看问题:其实,很多的心直口快,不过是伤人的利刃。 那些标榜自己说话直,还要求你大度的人,归根结底就是自私。
试想有一天,这把“真性情”的枪口对着你,你就知道这发伤人的子弹有多恶毒。 一个人的人品怎么样,看他说话的方式就知道了。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自杀式社交”。 意思是通过讽刺和贬低别人,来满足和填补自己的心理平衡。只为了自我满足的真诚,是最伤人的低情商。
毫无疑问,总想在言语上胜过别人,是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而且很没教养。
有些话虽说也算有理有据,但是在一些不是我们用来讲究说服力、比拼分析能力的场合,那样说,只会显得你欠缺了最基本的礼数,粗鄙鲁莽。
而真正值得深交的人,应当是温柔且温暖的。他们心里装着别人,心平气和接纳他人,即使批评别人也能恰到好处。与他们相处,如沐春风。
成年人的世界里,有约定俗成的一些社交潜规则。这些规则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能让别人舒服,也让自己不难受。某些重要细节,往往折射出一个人的品性和修养: 能说“我讲明白了吗”,就别说“你听懂了吗?”;能说“我不知道”,就别说“我怎么知道”;能说“怎么了”,就别说“又怎么了”;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话,少说“我知道了,你别说了”。 成年人的关系:始于心直,毁于口快。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口快的人,可能是热心肠,但是口不择言,却很伤人。有话直说不是尖牙利齿,更不是戳别人的痛处,不给别人台阶下。
与人相处最好的状态,莫过于让彼此都舒服。 高情商的人,从来不会随意评价他人。即使不喜欢,也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即使不赞同,也不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秀自己的优越感。既表达了自己,也不会给对方造成困扰。
人与人之间相处是这样,其实国与国之间,又何尚不是如此呢?细读本文,不难看出,本来是做生意大国伙伴,本来有着共同利益,本来合作得好好的,却偏偏为了一些毫无意义更无意思的个人政见不同,闹得大家天天吵架,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还要不要再做生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