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下一次全球大流行 联合国最新报告提出十项建议
中新网柏林7月7日电 (记者 彭大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国际畜牧研究所(ILRI)联合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各国政府亟需采取措施阻断病原体从动物“跨越物种界限”传染给人类,否则将来还可能暴发更多人畜共患疾病。报告提出了十项建议,防止未来全球大流行再度暴发。
这份名为《预防下一次大流行病:人畜共患疾病以及如何阻断传播链》的报告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国际畜牧研究所(ILRI)当地时间6日于内罗毕联合发布。
报告确定了导致人畜共患疾病频发的七大因素,包括人类对动物蛋白的需求增加;不可持续的农业集约化;对野生动植物的利用和开发增多;气候变化等。报告特别指出,非洲曾经历并应对了多次人畜共患疾病的暴发,包括埃博拉疫情。鉴于此,非洲有望为出台关键解决方案、携手遏制疫情做出贡献。
“科学清楚地表明,如果我们继续大肆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并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中持续不断地受到新兴人畜共患疾病的威胁。”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表示,流行病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也危害各国的经济,而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们切身感受到,疫情对最贫穷和最脆弱人群的打击最为严重。“为了防止将来疫情再度暴发,我们必须更加谨慎地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报告指出,“人畜共患疾病”是指从动物传染给人类的疾病。2019冠状病毒病是继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西尼罗河热和裂谷热之后,最新暴发的又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报告表示,在人为压力的影响下,病原体越来越容易从动物宿主传播到人类身上。
报告指出,“一体化健康”计划——将公共卫生、兽医和环境专业知识相结合——是预防和应对人畜共患疾病和大流行病暴发的最佳方法。该报告确定了政府可以采取的十大实际步骤,以防止未来人畜共患疾病的暴发,其中包括:
一、投资开发跨学科方法,包括“一体化健康”计划;
二、扩大对人畜共患疾病的科学探究;
三、改进干预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对疾病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完全成本法核算;
四、提高对人畜共患疾病的认识;
五、加强与人畜共患疾病有关的监测和监管,包括食物系统;
六、鼓励采用可持续的土地管理做法,并开发不以破坏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为代价的粮食安全和生计替代方法;
七、加强生物安全和相关防控体系建设,查明畜牧业中新兴疾病产生的主要驱动因素,并鼓励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疾病控制措施;
八、支持陆景和海景的可持续管理,以增强农业和野生动植物的可持续共存;
九、加强所有国家卫生利益相关者的能力;
十、在土地使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实施和监测中实践“一体化健康”方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