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欧洲的时候,总是容易让人产生一丝疑惑:这里的人个个妆容精致,金发鹰鼻,好像刚从《罗马假日》或者《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银幕中跨出来一样。
难道欧洲就没有丑人?
非也,在人均精致、孜孜不倦追求美的欧洲,长得丑的人反倒是一种被弱化的存在,被传统主流文化消解得一干二净。
△欧洲为啥很少有不修边幅的人?
他们并非没有丑陋,而是不允许丑陋。
那么,与传统审美“金发碧眼”“高鼻梁”“眼窝深邃”长得不一样的欧洲人在哪,过着怎样的生活,又如何看待自己的“丑陋”?
多年的疑惑得以解开,直到我看到这个意大利小镇——皮奥比科镇(Piobbico)。
以景为美,以人为丑
从外观上看,你不会发现这个小镇与其他意大利小镇有何不同。相反,它看上去很美。
两座山脉,把皮奥比科镇夹在其中,错落有致的房屋在山谷中拔地而起,小河蜿蜒流过,与森林、鹅卵石和中世纪建筑相得益彰,活脱脱一个世外桃源。
△宛若世外桃源的皮奥比科小镇/SMART APP
直到你,看到那里的人——
“我很丑,我的鼻子又小又塌。但是如果你问我,越丑越好。”当踏入皮奥比科镇,布鲁蒂俱乐部(Ugly Club)的主席Iacobelli如是说。
小镇门前树立的一张警告牌,也昭示着这里不一样的身份:即将进入丑陋区,一不小心就会遇到世界上最丑陋的人。
皮奥比科镇,又被称为“世界丑人之都”。
△皮奥比科小镇和丑陋俱乐部主席/VICE
虽然小镇只有2000名居民,但其所设立的丑陋俱乐部却吸纳了来自全球的3万多名会员。
任何不被所在国家主流审美接受的人都可在这里找到归属,小眼睛、塌鼻梁、肥胖,宛如卡西莫多的现实乌托邦。
生活在皮奥比科镇的居民,似乎也从不介意暴露自己:妇女把衣服甩干,直接晾在路边窗台;男人在吧台前抽烟,吞云吐雾......与意大利一贯给人优雅、迷人风情的印象完全不同。
△皮奥比科人生活得无拘无束/路透社
“在我们这,你可以无拘无束地丑。”
再挖深一点该小镇的历史,你就会发现这是个悲惨故事:百年的丑陋信仰史,其实根植于这座村庄的极端贫穷史。
由于大山的阻隔,交通不便,几代以来皮奥比科人只能干些伐木工人和煤矿工人的工作,没有阳光的照射、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医疗条件,他们往往显得瘦小、苍白,没有力气。
△在过去,皮奥比科人只能干些伐木工人和煤矿工人的工作/VICE
外貌丑陋的皮奥比科人在“美丽至上”的国度意大利看来,仿佛是天生原罪。1879年,当地有128名女子因外貌问题无法结婚,于是一怒之下成立了丑陋俱乐部,反抗传统的病态审美。
自此以后,他们崇尚“丑陋”(确切来讲,是学会了接纳和欣赏丑陋)。
在小镇的大街小巷,你会随处可见丑陋俱乐部的标志,一个拿着烟斗的男人斜躺在山坡上,上面写着——“La bruttezza e 'na virtu, La bellezza e schiavitu(丑陋是美德,美丽是奴役)。”
△赶来参加小镇“选丑大赛”的人们/VICE
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将有成千上万的会员奔赴这个小镇,举行一年一度的“选丑大赛”,颁发“不美奖”(在意大利语中,"non bello"意为不漂亮 )。
在大赛中,还会选出丑陋俱乐部的主席。2019年,破天荒地多了两位女性候选人,安娜和丽莎。
“作为女性,我想参选,因为这个世界不太允许女人丑陋。”安娜很讨厌被朋友们虚伪地恭维自己漂亮,承认自己的丑,活得自在多了。
“人们仅仅因为一种基于美的审美而觉得自己被社会边缘化,这很荒谬。”主席Iacobelli说道。
丑陋俱乐部的诞生原因,绝对不是因为那128个女人,而是因为意大利。
“丑陋之都”诞生在“爱美之都”,背后折射的本质确实值得玩味:意大利人的美丽主义,已经到达几近疯狂的地步。
△每个意大利人,心中都有一种美学/unsplash
在意大利街头上,包臀裙、高跟鞋、风衣、Gucci才是正义,头发必须被一丝不苟地挽到后面。
《洛杉矶时报》曾做过一篇意大利人对美痴迷程度的报道:十六岁的少女被母亲带到美容院询问抗衰老的问题;上门的水管维修工人,看上去比美国高管穿得还好;连在鹅卵石街道上打扫的清洁女工,妆容也要一尘不染,要是没有扫帚,还以为是街拍的时装模特......
“意大利人快被自恋淹没了。”每个接触意大利人的游客都会发出类似的感叹。
△《罗马假日》展示了意大利人的日常
意大利最著名的社会学教授佛朗哥·费拉罗蒂说:“bella figura(美丽的外在形象)和足球,是所有意大利人都信奉的两样东西。”
在意大利语,美丑和好坏直接挂钩。
他们没有所谓的“good”或者“bad”,只有“bella(美丽)”和“brutta(丑陋)”指代一切美好或糟糕的事情。
例如,“Che bella notizia!”指好消息,“Che brutta notizia”则指代坏消息。
△意大利人直接用“美丑”指代事物的“好坏”/unsplash
这项传统,最早见诸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作家马提欧·班德罗(Matteo Bandello) 的小说里,就提到意大利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Frederick II)辨人的“本事”——
“如果他头发硬,浓密且有光泽,则说明他胆子大,相反则胆子少;如果一个人脸圆,则说明他/她是愚蠢和无知的。”
到了19世纪,这一方法又被意大利犯罪学家塞萨尔·隆布罗索(Cesare Lombroso)完美沿袭。
在研究了成千上万的罪犯面孔后,他声称找到一种识别“天生罪犯”的方法,即宽下巴、深眼窝和鹰钩鼻的人更可能具有野蛮和反复无常的性格。
△外表真的能评判个人品质? /VICE
虽然外貌评定法已被现代科学证实为无稽之谈,但在意大利,根据“美貌”的审判依然如影随形:
意大利女人绝不在公众场合穿一双白色网球鞋,正如一个意大利男人不会在炎炎夏日穿着一条短裤。
为了保持外貌和身材,70%的意大利人会在午餐选择水煮蔬菜,只有不到10%的意大利女性被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认定为肥胖,而这一数字,在美国是34%。
在“bella figura”法则之下,每个意大利人都像被拧紧的发条,驱动着前行。
在他们看来,相貌不仅代表你个人,还代表着你的家庭、公司、甚至国家,至于丑陋或形象不堪的人,则被排除在这之外。
早在1964年,路易吉·巴西尼(Luigi Barzini)已一针见血地在他撰写的书籍《意大利人》中指出:“他们丑陋的事情必须被隐藏起来,不愉快的悲剧事实必须尽可能地掩盖起来。”
在意大利,丑陋是不被允许的,而皮奥比科小镇的出现,偏偏告诉世人,“评价一个人是他本身,而绝非外表。”
所有人都以为意大利能永远优雅光鲜下去,直到皮奥比科镇这个压抑太久产物的出现。
成为丑陋俱乐部的会员很简单,上网,填写表格,接受外貌评级,甚至都不需要丑陋,很多人是被该俱乐部的价值观吸引而来的。
△意大利在外人面前总是保持光鲜亮丽的样子 /unsplash
“我们的社会可能病了,我不喜欢按着规条走。”第31310名成员Brill说到,在他的卡片上,评定等级为“不够丑”。
主席Iacobelli解释道:“丑陋俱乐部并不反对美,但在认为bella figura才是成功关键的意大利,我们试图驱散和消除对美的过分崇拜。”
△会员在接受外貌评定 /VICE
其实“颜值即正义”的,又何止意大利。
分别任教于哈佛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马扎林和安东尼在合写的《盲点》一书中指出:
“一向在过去有利于祖先求生的社会认知技能今天则可能成为谬误的起源,因此人类难以避免存在各种社会认知错误,从种族、宗教到性别。换言之,无论自觉还是不自觉,我们有时候确实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甚至总是“以貌取人。”
200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外貌歧视在各种职业里都存在,哪怕根本不需外在形象、埋头伏案的程序员。
在世界上,有太多遭受不公审美的人群。
△迪诺(DINO)是一名铁人三项运动员,是丑陋俱乐部的知名成员/unsplash
每一年,皮奥比科小镇的丑陋俱乐部都会收到雪花似的上百封信件,其中多是饱受外貌歧视折磨、自尊心受到困扰的咨询。
“我会建议他们面对镜子,接纳自我。”主席Iacobelli说道。
除了摆正心态,为了鼓励遭受外貌歧视的人群,Iacobelli还找了意大利小姐和肥胖男人举行了一场象征性的婚礼,甚至写信给意大利总理,敦促他停止拥护美丽。
△来 皮奥比科小镇生活,不失为一种趣事 /图虫
要是实在不行,还可以到皮奥比科小镇生活一段时间:距离佛罗伦萨只有3小时的车程,高低起伏的山丘、峡谷和葡萄庄园,还有当地特产松露、玉米粥和意大利面,更重要的是,你会感到自己被这个世界愉悦地接纳了。
在人人追逐美好皮囊的国度,这个小镇就像一个异端的存在,赞美丑陋。在这里,人们可以无拘无束地丑,不会因外貌面临指责。
△ 皮奥比科小镇的丑人乐队 / 路透社
Iacobelli很喜欢带游客参观自己的地下室。
这几乎成为Iacobelli的私人博物馆:陈列着俱乐部成员的照片,全国各地寄过来的信件,Iacobelli的奖杯、各种文件、海报......
傍晚时分,在家庭商店的酒窖里,居民们会围着一个褪了色的旧木桌,摆上葡萄酒和萨拉米香肠,椽子上挂着老式矿工灯,开始大声歌唱他们的主题曲:
“这个世界充满了差异
世上有愚人,也有智者
侏儒和巨人
穷人和富人
黑与白
我自己也很丑
让你看起来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