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一位越南博士的武汉“琴缘”

2021-01-06 23:13  中国侨网   - 

中国侨网图为阮延俊与他的古琴 张畅 摄
图为阮延俊与他的古琴 张畅 摄

  “70后”阮延俊家中珍藏着多把自斫古琴,他把它们视为“知音”。而武汉素称知音文化之城,今年是他扎根武汉的第16个年头。

  阮延俊来自越南广治省。2005年来武汉求学,博士毕业后,他在武汉东湖之畔的大李村租下一套工作室,取名“南天坊”,专门教人弹奏古琴。

图为阮延俊与他的古琴 张畅 摄
图为阮延俊与他的古琴 张畅 摄

  记者5日走进“南天坊”看到,该工作室内各式各样的古琴依次排开,墙壁上平铺着古琴特有的“简字谱”。屋内有琴棋书画,屋外是梅兰竹菊,充满古风古韵。阮延俊身着一袭布衣,端坐在古琴前,轻抚慢挑,一曲《梅花三弄》从指间缓缓流出,琴声泠泠,音色匀润古劲。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2003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图为阮延俊正在弹奏古琴 张畅 摄
图为阮延俊正在弹奏古琴 张畅 摄

  在阮延俊看来,自己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我的爷爷是一位越南的私塾老师,他经常教我写汉字。越南电视里也常常播放《六指琴魔》《英雄》等影视剧,我十分痴迷里面的古琴音乐。”2009年,阮延俊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参加《汉语桥》节目展示才艺,开始学习古琴,“当我真正触碰到古琴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这是我一辈子要玩的乐器。”

  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但仍较“冷门”,如何把这门古老的高雅艺术传承下来?阮延俊暗下决心,苦练琴艺。

  越南小伙和中国传统乐器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吸引了不少热爱音乐的人前来工作室参观、拜访,他的学生越来越多。“希望更多人热爱古琴艺术。”阮延俊表示。

图为阮延俊正在制作古琴 张畅 摄
图为阮延俊正在制作古琴 张畅 摄

  “善弹者善斫。”阮延俊介绍,不仅是奏古琴,斫古琴也是琴人需掌握的一门手艺。为了保障古琴的音质,阮延俊采用古法斫琴,自学制琴技法。

  “这是一种沿用唐代时期古琴的纯手工制作的技艺,分为木胚、灰胎、面漆三大步,每张古琴需经过选料、定式、造型、槽腹、辨音、微调、定音、合琴、配件、靠木漆、裹夏布等传统步骤,工序超过200道,制作一把琴要花两三年的时间。”他介绍。

  除了斫琴、给学生上课外,阮延俊会在天气好的清晨背上古琴,到东湖磨山朱碑亭弹琴,享受湖光山色,恬静悠然。阮延俊说,武汉是知音故里,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抚琴遇知音钟子期的故事发生在这里,而他的“知音”,便是古琴。

图为阮延俊正在制作古琴 张畅 摄
图为阮延俊正在制作古琴 张畅 摄

  阮延俊介绍,在他的越南家乡,古琴基地建设正在筹划之中。“我要把古琴带回越南,同时也愿将斫琴经验传授出去,让技艺传承下去。”他说。(完)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巴西出版新书记录首次对中国外交之旅
下一篇:中国巴基斯坦签署关于经典著作互译出版的备忘录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