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留学 > 正文

娃出国上学一个月,我发现了亚裔孩子为什么喜欢抱团

2020-01-15 12:33  Apple妈咪视角   - 

From:Apple妈咪视角
ID:Apple_Mammy
作者:Apple妈咪
 
“亚裔孩子融入西方主流社交圈”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与我而言是一个有些分量的话题。作为一个美国高校申请顾问与托福老师,如何在西方社会被主流社交圈接纳,成为孩子们求学之路上无法回避和漠视的问题。
 
印象最深的一个案例是三年前送走的一个学生,他温良内敛踏实努力,最后比较顺利的被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录取了。
 
怎料想一年后他私信我,说自己已经退学回到北京,准备复习参加当年的中国高考。
 
我在大惊之余问他原因,他说自己在学校认识了一个很优秀的美国女孩,接触一段时间后跟人家表白,对方别的都不谈,只是微笑着留下一句:Sorry, I don’t date Asians.(我不和亚裔人拍拖。
 
从西方社会来看,“亚裔人融入壁垒”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好莱坞有一个很常见的做法,被讽刺为“洗白”:有时候电影里原本有亚裔角色,但电影公司出于市场考虑,往往会把角色改成白人,让白人演员来扮演。
 
《奇异博士》里的法师,漫画里是一名藏族僧人,电影里却改成了让 Tilda Swinton 来演;《攻壳特工队》里,原来的日本角色变成了斯嘉丽·约翰逊……
 
 
根据2018年美国《亚裔男性研究》,89%的亚裔男性认为,他们没有受到社会的关注;78%的亚裔男性认为,他们一直被媒体描绘成女性化的男人。 
 
 
如果我不曾走出国门,或许也会狭隘的把这样的现象归结成为“种族问题”或“歧视”,但这次的新西兰短期上学之旅让我发现了真正的答案 ——究竟,作为中国人以及亚裔,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以及孩子成为被大多数人接纳的对象?
 
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对黄种人的歧视真的存在吗?
 
在新西兰,我认为没有。
 
这一个月以来我和本地kiwi接触的非常充分,或许是因为我本身的语言能力比较过硬,在很多地方我交到了很多当地白人朋友(在我并非刻意和他们接触的情况下)。比起大多同胞,他们的热心,友善和职业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从新西兰小学的层面来讲,我看到的是,从小在新西兰成长起来的亚裔孩子和当地的白人孩子几乎是没有任何隔阂的。
 
而那些半途移民的中国孩子与短期的国际生则往往是比较抱团的呆在一起。
 
当我把这个现象作为闲谈话题告诉我儿子小学的ESOL负责人Freeman女士时,她真诚的告诉我,在新西兰,我们和孩子们欢迎每一位移民,不管他们来自哪里。但是,孩子们是否会迅速接纳一个外来的同学,则完全取决于对方孩子的personality(性格)。
 
通过我个人一个月的观察与从事留学行业近7年的思考,我大致总结了一下Freeman女士口中的“personality”到底有哪些方面:
 
01
正视体育的价值
 
在新西兰的小学里,体育的确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儿子在学校的这段时间,基本上每天都有大量的时间在户外进行游戏和体育锻炼。
 
有一次放学,他比较失落的告诉我,班里有一个经常玩的游戏叫“touch“,基本上就是一个被摸到的同学去摸别的小朋友,大家追逐躲避以此类推。
 
儿子告诉我玩这个游戏时他经常被捉住,久而久之便觉得有些难堪,面子上挂不住。我笑笑安慰他,这里的小朋友从小就开始玩这个,他们跑的快对规则也熟悉,你玩不过也很正常啊。
 
事实就是这样。对于新西兰同学和西方孩子来说,体育不仅可以展示男子气概,也是获得同伴认可的重要方式。
 
亚裔父母则将学业优秀视为人生成功的唯一途径,除非是考名校的需要,体育普遍被认为浪费时间。
 
 
在新西兰,男人的世界是以体育为中心的,这对从小没有经过体育锤炼的亚裔孩子来说,会显得跟周遭有些格格不入。
 
同样的现象也存在于中国。写文书这么多年,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给国际学校的学生写PS时,他们往往都有某种体育类的爱好并且坚持多年,他们的在校时间里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花在体育上的,公立学校的孩子则不然。
 
我认为这是造成国际学校学生性格相对更奔放合群的重要原因之一。
 
印象很深的是一个今年被我送出国的孩子。他之前就读于北京的一个国际学校,当时他们的足球队教练是个巴西人,正经的退役职业球员。
 
在教练的启发下,这个学生在15岁时拿到北京中学生足球联赛金靴奖,并被北京国安的球探看中。
 
可惜的是,他的父母最后一致认为在中国从事体育竞技太困难了,让他做回了一个乖孩子。
 
前几天,他在写英国PS初稿时,写到了这样一句话:
 
我不希望未来当我的孩子告诉我,ta想成为一名职业球员时,我父母当年的顾虑会成为我劝ta放弃的理由。
 
这名学生后来被英国华威大学体育管理录取。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无数怀有体育天赋的中国孩子的无奈。而正是他们被迫所舍弃的“无用功”,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自己融入西方世界的强大壁垒。
 
02
迷失的“社会责任感”
 
对中国孩子来说,“社会责任感”是一个多少有些陌生的概念。但对于新西兰的孩子与学校来说,社会责任感几乎贯穿在每天的生活里。
 
比如,每天在校门口指挥交通的巡逻队全都是学生轮班组成的,他们的任务就是告诉车辆何时通行;
 
 
学校经常会有各种筹款,这些款项要不就是支持社区建设,要不就是帮助那些困难户的孩子上学;
 
孩子们的班上没有班长,帮助老师做各种事情是人人可以参与的,比如搬椅子,擦桌子,发彩笔。老师会给帮忙的同学记上额外的分数,但不会指定班干部;
 
学校经常会鼓励家长在野餐和圣诞活动中帮忙搬运东西或售卖物品,而家长们也非常乐于出力,孩子们见到自己的父母满头大汗的帮学校做事情,自己也干劲十足。  
 
 
这些小事让我很感慨,因为国内学校对这些责任感培养项目的关注度实在太低了。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留学生的融入困难。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学教授Jennifer Lee 认为,亚裔社会责任感比较弱,美国的亚裔比白人和黑人更不可能从事公益活动,而这恰恰是体现领导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亚裔较难跻身精英阶层的主要原因。
 
她指出,2016年只有59%的亚裔美国人做出慈善捐款,而白人为68%,黑人为65%。只有17.9%的亚裔美国人参与志愿服务,而白人占26.4%,黑人占19.3%。
 
试问,又有谁不希望和那些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的同龄人做朋友呢?
 
所以我们能不能盲目的把融入问题大包大揽的归结为种族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原因何在呢?
 
亚裔男孩是在父母的绝对权威中成长起来的,从小就被教导要安静听话,要顺服权威;要低调隐忍,多干活少说话,因为“枪打出头鸟”。
 
新西兰政府机构一项研究显示,和其他族裔相比,亚裔父母在孩子的学业、职业和个人事物上决策上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尤其是对男孩子的控制更严,因为“男孩应该比女孩强”的文化传统,亚裔父母往往对男孩用力过猛。
 
这就是为什么,亚裔精英教育产生了大量的温顺听话的模范少数民族,却没有产生大胆、创新、敢于冒险的精英型人物;没有产生敢于叫板主流社会、挑战歧视、改变刻板印象,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领袖型人物。
 
这样的例子我能说三天三夜,谈一个最近的。
 
昨天接到一个文书,说帮一个学生写一个美国社区大学的申请PS。我一看名字,这女孩子我认识,我们线下聊过几次,在我眼里她是一个挺有想法的年轻人,正在冲刺托福分数想申到一个中游的大学。
 
我问同事,给人申请这个学校人家能乐意吗?她心气儿挺高的啊。
 
同事说,“她母亲说孩子现在正处于危险的恋爱中,她妈妈想尽快把她送走。家长的要求是,写完文书不用告诉学生,直接递交就好。
 
当时我就愣了。她有男朋友我是知道的,而且男孩成绩也不错。先不管啥叫“危险的恋爱”,这么重大的事情家长都能包办了,这孩子真的能因为草草去美国变得更好吗?
 
当然,我非常相信家长这么做确实是因为爱孩子,为了让孩子倾心于学业,但爱到底是什么啊?当时我特别想代表这个女孩问她母亲一句:
 
妈妈,我知道你爱我。但,你喜欢我吗?喜欢我眼前的样子。
 
 
再回到社交的问题。试想一下,这样一个女孩子,当她有一天去到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在一个派对上介绍过了自己,别人问她“你为什么来这个学校啊?
 
女孩木然的说,“我妈妈让我来的,我就来了”。
 
这样一个人,你会想跟她做朋友吗?
 
她连自己的生活都无从掌控,谈什么给别人带来快乐和价值呢?更何况给这个社会?
 
 
此刻是奥克兰时间下午3点,我在校园里等儿子放学出来。闲逛时我看到一群穿着中国校服的黑头发孩子正聚集在一个不显眼的过道里。
 
当我走近时,他们正在滔滔不绝的谈论着“王者荣耀”。我跟一个男孩聊了聊,他说他们来自北京的一个私立小学,上五年级,过来交换一周。
 
我问那个男孩,你交到好朋友了吗?他摇摇头。
 
紧接着他们就被自己的老师叫走——那应该是负责他们交换的中方老师。几个孩子在草地上坐成一排,老师用一口京腔告诉孩子们:
 
“我再强调一遍,放学直接上车,不要在操场逗留。不要随便使用这里的活动设备,不要去招惹外国同学。
 
这些孩子们身后是一片绿油油的操场,夕阳正温柔的洒在茂密的青草上。
 
 
本地的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撒欢,将条条框框踩在脚下,把循规蹈矩和篮球一起抛向橙色的天空。
 
我沉默了。我们平时总告诫孩子们手机游戏是洪水猛兽,抖音是垃圾,你爹你妈的童年哪有这些东西。然而,我们真的给过孩子们选择吗?
 
当我们的孩子走向更大的世界,他们有天也许会鼓起勇气对那些肤色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迥然的同龄人伸出手臂说,“你好,我来自中国。我想和你成为朋友。
 
然而,在那之前,他们都准备好了吗?他们的肩膀是否已经厚实到能为自己的人生掌舵?他们又能否把自己一点点建立起的世界放在心里,有恃无恐的对每个人说:
 
你,想听听我的故事吗?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最豪华的大学宿舍盘点:个个像宫殿,跟住在五星酒店没区别!
下一篇:低分逆袭布兰迪斯,她背后的故事你可知道?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