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课程导师
张建新
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学习各种“课程”,而真正影响自己、在重要“课程”上引领一个人的人生导师则屈指可数。导师戈尔德施米德先生就是我人生课程中最重要的导师之一。
1997年,我带着无限憧憬登上前往瑞士的飞机,希望学有所成,回报祖国。留学回国20多年后的今天,翻看泛黄的日记,时光带走了青春,却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今天回看,留学期间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专业知识的“求知”方面,而是在“做人”“做事”等个人素质提升方面。当时任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的心理学博士戈尔德施米德教授对我剖璞取玉般的教育,给我补上了人生重要的课程。
金秋十月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导师叫我到办公室汇报相关研究问卷。一进门,我就感觉气氛不对。他一言不发,面无表情。
我小心翼翼地问:“教授,开始讲吗?”他挥挥手以示同意。
我也不敢坐下,就开始讲起来。我讲一个问题就停一停,因为按平常的习惯,他都要提问,今天怎么一言不发?我紧张地、结结巴巴地讲着,不时求救似地看着导师。最后我只好问:“教授,您认为怎么样?”他不回答。“还需要加入什么内容……”他还是不回答。最后我小声说了一句:“木头人似的!”
“对!‘木头人’说得对!”导师大声说。我摸不着头脑地看着他。他微笑着说:“也许有点夸张,但刚才我扮演的角色是你——建新。”我大吃一惊——我会是这样的人吗?细细一想,由于怕讲法语出错、担心看法不正确,我的确很少发表见解。
他说,如果你听不懂,应该说:“对不起,请再说一遍。”这表明你对对方的话题感兴趣。“你是外国人,法语表达再差,无人会笑话你。只有多听敢讲,法语才有可能进步。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欢迎各种观点。”
从小遵循“沉默是金”的信条,我几十年来一直以自己的谦虚好学、寡言少语的实干精神而自豪。不料,这样的信念遇到了挑战。我也明白了导师几乎每次都要问“你个人认为这怎么样”的良苦用心,就是为了培养我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提倡在学术上不能简单地接受他人观点,要本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和探索的思维方式做研究。
两个多月后,导师宣布1月5日要进行考试,那时距离考试只有45天的时间。先不说这门课程有许多专业术语,这可是一本280页厚的法语书,我的水平不可能通过。
导师似乎早就料到我的反应,只是说:“凭你这两个多月的表现和进步,我认为完全能够参加考试。当然,如果你不愿意接受压力和挑战,可以不参加考试,也就拿不到毕业证了。”随后,导师讲到管理学上的洛克定律:目标不能太容易就能达到,也不能高到永远也碰不着,“跳一跳,够得着”最好。
是的,我没有退路,只有“跳一跳”拼命往前走。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周末还是放假地啃这本书。紧张得嘴巴上冒出了火泡,导师微笑着给我一支特效药膏。有时真想躺倒不干了,但一看到年近60的导师,那么刻苦、认真地学习他的第9门外语——中文,我又受到了鼓舞。
终于,考试成绩公布了,我通过了!从那以后,我知道自己是有潜力的,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可以做到貌似根本不可能的事。
导师一直鼓励我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写论文时,我问他用哪种理论更合适,他鼓励我尝试不同的理论,并且讨论各个理论的适用范围以及使用局限。
留学岁月飞逝而过,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下,我终于克服语言、文化冲击等障碍,按期完成了学业,获得了教育学硕士学位。
瑞士这段留学经历,对我的人生道路、学术走向、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我一生中最关键的成长过程,更是一个新的成长起点。
20多年过去了,我已经失去导师的联系方式,但他对我的培育、教导和影响,让我受益终身!
(作者曾留学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