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6月15日电 据巴西南美侨报网报道,“前一阵子,他在‘云抗疫’,为我、为中国加油打气,现在,智利新冠肺炎疫情形式严峻,轮到我为他打气了,我们都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中国疫情缓解后,云南姑娘小孙又开始担忧智利男友明森的安危。近日,因疫情推迟赴智利担任英文教师的小孙姑娘接受《南美侨报》采访时,讲述了她与智利男友“相互陪伴打全场”的跨时空“战疫爱情”。
出发前一天,赴智利的志愿者项目因疫取消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小孙姑娘现在已踏上智利的国土,接受智利教育部面向全球志愿者的“去南美教英语”(EODP)项目培训,为前往智利有关学校教授英语做最后的准备。
孙姑娘对《南美侨报》表示,“EODP项目人员很重视我能不能及时到岗,一直都在跟进疫情信息。之前中国疫情形势严峻,他们随时更新智利机场的防控政策并将相关信息整理好发给我,确保我可以按时到岗。随着疫情逐渐在南美蔓延,为安全起见,EODP项目3月10日通知,今年上半学期的服务计划取消了,已经录取的志愿者可以申请延期。但因为疫情形势严峻,今年新选拔的志愿者赴智利从事教学工作是不可能了。”而3月10日这一天,正是小孙整装待发的前一天。
小孙目前在昆明从事书法教育,与英语及西班牙语教学工作关系并不大。小孙说,参加EODP教育项目的志愿者大多数是欧美人,朋友介绍这个项目后她就报了名,“因为我想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志愿者切磋教法,精进自己的教学水平。当然,也希望更多地了解智利,提高自己的西班牙语水平。”
出于对语言的热爱,2年前,小孙开始学习西班牙语,如今尽管项目停摆,她每天依旧学习西班牙语,“我觉得学语言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思维方式,当时选择学习西班牙语是觉得使用西班牙语的国家相对较多,以后可能用的上。”
去年,小孙在智利旅行了一个月,“刚下飞机就被智利的自然风光吸引,智利民众热情纯朴、多才多艺,希望能有个机会在智利工作生活一段时间。”
网线两头的“战疫共识”,“他比我还中国”
让小孙情牵智利的,还有她的智利男友明森。她回忆,在语言学校,她结缘一位学习中文的智利男孩,“刚认识时,我在学习西班牙语,而他在练习中文,经朋友介绍,我俩认识了,在网上互为陪练。他纠正我的西语语法,我矫正他的中文发音。”
沟通越来越顺畅,同学情谊也起了变化,这位智利小伙子成了小孙的男友。去年,明森飞往中国与小孙相见。小孙为他介绍中国的文化,明森也爱上了中国的腊肉面。
疫情在中国出现时,明森已回到智利。为了缓解小孙紧张的情绪,明森经常通过网络给小孙打气。一根网线,让这对异国情侣的心贴地更近了。小孙说:“刚知道赴智利项目被取消时,我心情低落,想起可能一年后才能见到男友,想到做好的计划全部打了水漂,心里有说不清的纠结和难过。他知道后,在视频连线的时候冲我做各种搞笑动作,夸张的面部表情和复杂的肢体动作,看得我一边难过一边笑。”
有趣的是,类似于要不要戴口罩之类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从未在两人之间上演。“在疫情防控方式上,我们没有什么观念上的冲突。大概是因为他有类似‘海外华人打全场’的经历。”
小孙说,“我俩时刻关注疫情进展,他总给我加油打气,每天都在安慰我,他说‘虽然病例在增加,但出院的人也增多了,会好的’。在陪着我‘云抗疫’阶段,他就充分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所以当智利出现病例的时候,他们家很快备上了防疫物资。回家消毒的程序做得比我还到位,他还在社交网络上号召朋友戴口罩。他开玩笑地对我说,他可能是错生在智利的中国人。”
边抗疫边工作,智利小伙盼望早日见到心上人
在小孙姑娘的介绍下,《南美侨报》联系到了明森。交流中,他表现得严谨而热情。
明森生活在智利中南部城市蒙特港,他介绍当地目前已有800多确诊病例,很多人仍在上班。
目前,明森在当地一家学校做英语教师,除了每天在家在线工作,辅导5至11年级的学生英文,他还会去困难学生的家庭进行走访,向需要帮助的家庭分发一些物品。
“日常出门我会佩戴好口罩,经常洗手。我认为佩戴口罩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外出一定要佩戴。不过现在口罩并不好买,价格也上涨了不少。”据他观察,很多人会在售卖口罩的商店门口排队,当地正值冬季,受寒流影响,更多的人会生病,身体更脆弱,感染风险也会增加。
2015年,在智利国家青年研究所(Injuv)奖学金的资助下,明森开始学习中文,“我的西班牙语和英语十分流利,如果能掌握中文,我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去年,明森在中国多地旅行,他说,最喜欢的城市是小孙目前的居住地昆明,“昆明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家乡。”
采访过程中,小孙和明森都向《南美侨报》表示,希望疫情赶快结束,一切恢复正常,有情人能早日相见。(记者宫晓菲,应受访者要求,隐去“小孙”真实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