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专访庞智锋:贸易战“惩罚”艺术界 佳士得持续投资中国内地

2019-09-09 17:36  中国新闻网   - 

  “任何在中国制造的物品,哪怕是一个宋代的碗,它藏于伦敦、被运到纽约,都会被征税。这是在惩罚收藏家,广义上来说,这是在惩罚艺术界。”佳士得亚太区总裁庞智锋(Francis Belin)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道。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庞智锋。

  2018年,美国挑起贸易争端,为中美间商品往来徒增波折。作为二级市场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是否受到国际贸易关系紧张的影响?庞智锋表示,据佳士得2019年上半年的业绩显示,现时艺术品市场还未直接受到贸易战的波及,亚洲特别是中国内地藏家的购买力依然强劲。

  他举例称,在5月纽约春拍场上,众多顶级藏品由亚洲藏家收藏,而6月在伦敦出售的毕加索作品也由亚洲藏家购入;亚洲特别是中国内地藏家在市场上的身影非常活跃,在全球范围内购入的艺术品总价值仍未见顶,也未出现下降迹象。

  “有人对内地经济前景感到悲观,但在海外,我们并不这么认为,这不是我们所看到的事实,销售数字告诉我们,内地经济富有活力,中国藏家数量越来越多,身影非常活跃。”庞智锋说。

  庞智锋认为,贸易战不是解决中美间分歧的最好办法,这会“惩罚”收藏家,广义上来说,这是在“惩罚”艺术界;过去几个月以来,佳士得一直在进行游说,他相信这些最终会过去,更不会影响佳士得持续投资内地的既定发展路径。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庞智锋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道。

  作为一间拥有逾250年历史的国际拍卖行,佳士得于1994年进入内地,见证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壮大。自2013年在上海举行首场拍卖,庞智锋介绍,近年佳士得对内地艺术品市场的投入有了更多新举措:在北京开设艺廊、在广州推出巡展、增加有关西方艺术专家的覆盖面,“我们已经比其他人做得多了,有什么理由不比过往做得更多呢?”他笑称。

  而作为佳士得亚太区新晋掌舵人,庞智锋自2005年首次到中国,过去8年间频繁往来内地与香港,目睹内地及其艺术品市场的巨变与发展,认为内地艺术品市场日趋成熟,顶级及新生代华人艺术家的市场价值潜力巨大,藏家数量和品味不断提升。

  被问及内地艺术品市场经过多年发展,令其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点?庞智锋毫不犹豫地表示,是发展的速度。而其中,包括了藏家学习的速度和品味的提升。

  他说,收藏是一趟旅程,在这个过程中,藏家学习改善品味、提升藏品、找到收藏的方向。初期藏家或许会更加好奇地探索多元领域,而成熟的藏家则有着更具体的想法。“内地藏家对知识有着难以置信的渴求,不羞于提问,学习的速度惊人。”

  庞智锋认为,中国藏家的品味也在不断扩展,亚洲艺术有着一个非常强大的核心,无论是传统书法还是现当代艺术,中国艺术家作品在市场上的需求近年开始“起飞”。

  例如拍场上兴起的对顶级华人艺术作品的追捧——“赵无极热、常玉热”等,庞智锋认为,过往几十年来,艺术学者及策展人等专业人士一直肯定他们的艺术价值,此刻这些热潮正将顶级华人艺术家们带到市场上应有的位置;无可否认,和西方的顶级艺术家相比,他们的市场价值仍有很大上升空间。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庞智锋。

  他以赵无极为例,称这位还未在纽约夜间拍场上现身的华人艺术家,近年来市场需求极为旺盛,藏家对其不同媒材作品有了更广泛的兴趣,市场对他们的热情没有任何消减的迹象。

  而在5月香港春拍场上,佳士得推出“离心力”专场,拍品均来自出生于1969至1989年间的新生代艺术家,其中中国艺术家的比率占到一半以上,领拍作品是当代艺术家贾蔼力的《疯景》,最终拍出约1800万港元的高价。庞智锋称,这批年轻艺术家在技法和主题上的创新均已得到认可。

  展望未来,虽有外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但庞智锋乐观地指出,时代的“背景杂音”无法改变佳士得服务中国藏家继续发现艺术多元化与创造性的长远看法,市场或许会短暂变化,但收藏家将越来越多的趋势不会改变,“而我们必须为他们服务。”他坚定地说道。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赵浩公的并蒂葫
下一篇:第三届澳中国际摄影节颁奖典礼暨优秀作品展举行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