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与新中国同龄的根雕艺术家:建博物馆守护松花江浪木创作

2019-10-08 12:37  中国新闻网   - 

与新中国同龄的根雕艺术家:建博物馆守护松花江浪木创作
    吴德义和他创作的作品 石洪宇 摄

  与松花江朝夕相伴,吴德义时刻关注着水面下的变化。那里有他艺术创作的基础性材料。

  松花江水系冲刷而来的木本植物在水里长期浸泡,未腐烂的部分和残留物质保留下来被称为松花江浪木,这是制作工艺品的优良材料。

吴德义创作的体育项目作品 石洪宇 摄
吴德义创作的体育项目作品 石洪宇 摄

  吴德义是吉林市浪木艺术创作的代表性人物,他认为浪木比黄金还贵重。

  1949年出生的吴德义与新中国同龄,从事松花江浪木艺术创作35年,目前仍没有停下来的打算。按照他的说法,“自己对松花江浪木艺术传承有很强的历史责任感”。

  “与普通的树根相比,松花江浪木经过了江水和(松花湖)湖水的浸泡,坚硬如铁,形状千姿百态,有很大的艺术想象空间。”吴德义说,松花江浪木根雕讲求“七分天成,三分雕琢”。

吴德义创作的体育项目作品 石洪宇 摄
吴德义创作的体育项目作品 石洪宇 摄

  按照该艺术规律进行创作,吴德义的作品《雄风》《吼》《天狮》获得了国际或国家级大奖。

  吴德义小时候受到父亲的熏陶,对国画、油画、雕刻均有涉猎。不过,他后来从事了雪上体育项目,作为运动员还在全运会上拿到多枚金牌。“我从事体育行业也没有中断对艺术的热爱。在长白山训练,让我对根艺有了初步了解。”吴德义说,训练结束后他会来到林中休息和思考,他觉得枯木和树根是天然的艺术半成品。

  35岁时,吴德义开始着手创作。此后,他与爱人李春芳搬到吉林市松花江畔附近居住。

  吴德义与爱人都对松花江浪木着迷。两人将大部分积蓄花费到了购置物料上。“一车千余元到四五万元不等。”他说,这些物料在院子里堆积如山。

  在吴德义的印象里,那是一段艰苦又充满乐趣的时光。艰苦来自操作时的粉尘、噪声和长时间的动作受限,乐趣则来自夫妻二人互相给出创作意见,并诉说各自的设计灵感。

  由于职业关系,吴德义钟情体育题材。为此,他创作了2008年奥运会标、京字、福娃、鸟巢、祥云火炬、各类奥运比赛项目等,其中雪上项目占据很大比重。他想办一次个人展,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因为对松花江浪木的热爱,这对夫妻也关心起了行业的发展。吴德义说,由于松花江浪木的形成原因,使其成为根艺独有的门类。

  2012年5月29日,作为吉林市首家民营博物馆,吴德义浪木艺术馆开馆,馆藏的近80件浪木根雕精品向公众免费开放。“浪木资源日益减少,开设博物馆算是对这门艺术进行抢救性保护。”吴德义说,这也是为了向公众展示、传承这门艺术。

  吴德义眼下关注的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他计划创作一系列雪上项目作品,并办一次个人展。“我错过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会再错过这一次。”吴德义说。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第五届“北京新舞蹈国际艺术节”开幕
下一篇:凝心聚力传承国粹 昆曲名家亮嗓昆曲小镇重阳曲会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