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艺术节论坛聚焦专业性,大家谈了下“怎样成为好的制作人?”

2019-10-19 10:16  澎湃新闻   - 

在主旨论坛之外,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每年的分论坛都会聚焦在艺术行业的不同视角。追求专业性更是其一以贯之的价值观。今年的艺术节共有10场分论坛,涉及制作人论坛、艺术科技论坛、演艺大世界论坛、亚洲演艺对话、非遗论坛、世界城市文化论坛等多个话题,分别聚焦于艺术剧目制作、艺术与科技的前沿融合、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
 
开幕当天,制作人论坛吸引了广泛的业内关注,现场座无虚席。该论坛邀请了业内富有经验的专业制作人和从业者,探讨优秀剧目的创作与制作,分享案例和心得。
 
制作人论坛现场 祖忠人 摄
 
斯卡拉歌剧院和上海歌舞团的经验分享,经典性和时代性的关系探讨
 
在制作人论坛现场,斯卡拉歌剧院CEO、艺术总监亚历山大·佩雷拉进行主旨演讲。作为今年艺术节重磅参演项目,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的两部莫扎特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和《魔笛》将在沪演出。亚历山大·佩雷拉在论坛上介绍了这座世界最知名剧院之一的管理和运作经验。
 
与之对应的是,最近刚刚打造了红色爆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也介绍了剧团和他的制作经验。近年来,上海歌舞团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之外,还先后出品了《野斑马》《朱鹮》等一系列市场口碑双丰收的作品。
 
在陈飞华看来,作为一部大型制作,选题是重中之重,选人同样重要,上海歌舞团的多部作品都是和年轻的80后主创合作,作品里也因此融入了年轻人喜爱的元素和时代感。除此之外,队伍建设同样重要,上海歌舞团始终坚持每天的舞蹈基础训练,坚持频繁的演出,也由此建立了上海歌舞团的美学体系和艺术风格。而一个剧团能够不断打造受到市场欢迎的爆款,营销同样重要,陈飞华说,在这个选项众多的时代,没有夺人眼球的海报,让观众进剧场其实很难,因此无论在视觉设计还是视频推广上,上海歌舞团都花了很多心血。
 
参加制作人论坛的还有世界著名戏剧家罗伯特·威尔逊的制作人,也是意大利改变表演艺术机构的创始人弗朗切斯科·拉埃拉。他分享了一个话题,“怎样成为一个好的制作人?”在他看来,一个好的制作人要“三加一”原则:要有好的想象力,有梦想和愿景,能够去创造不存在的东西;要有疑问,始终保持怀疑的态度;要非常有抱负,永远不满足。但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好的制作人就是一个影子人,永远站在影子里,永远站在幕后,不奢求台前的光鲜。
 
英国著名的萨德勒之井舞蹈剧院执行制作人苏珊娜·沃克尔则介绍了她们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的经验,并表示,制作人要充分挖掘艺术家的热情和精力,要能够控制风险,制作人也意味着风险,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并能迅速地开始反省。
 
国家大剧院节目制作部部长韦兰芬则和几位身兼制作经验的艺术家们就“经典性和时代性的关系”展开讨论。在传统艺术当代化国际化方面十分活跃的两位艺术家张军和吴兴国,正在香港艺术节的委约下进行一部新剧《凯撒》的合作,两人就各自艺术经历,探讨了心中经典性和时代性的关系。
 
各项分论坛聚焦艺术发展最新趋势,吸引业内关注
 
在艺术节论坛开展期间,论坛框架下的品牌项目“艺术节培训班”也同时开启。多年来,论坛每年邀请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合作密切、视野开阔的知名艺术节总监开设工作坊、培训班进行授课,学员报名十分踊跃,均是活跃在艺术节和策划领域的一线艺术从业者。
 
今年,培训班邀请了三位国际艺术节的知名策划人,分别是新西兰奥克兰艺术节执行总监大卫·尹斯、卢布尔雅那艺术节总经理兼艺术总监达科·贝雷克、新加坡艺术节总监古拉瓦·克里帕拉尼前来授课。
 
此外,“艺术科技论坛“也是近年广受关注的分论坛。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成为演艺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过去几年里,全球一批创意艺术家、艺术团队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科技手段与艺术融合的领域里,在创意概念、艺术语汇、商业模式等方面有了新的更为成熟的探索与突破,在适应新一代人对文化消费的新需求的同时,极大地拓展了演艺市场的空间。
 
10月21日举行的该论坛将围绕当今国际表演艺术界最新科技成果、创作与艺术科技孵化机制等展开讨论。论坛在剖析最新案例的基础上,将对艺术科技孵化机制与5G时代下的表演艺术新趋势展开讨论,尤其是邀请到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R单元选片人利兹·洛森塔尔,就VR与演艺业的结合进行阐述,同样参与讨论的制作人奥利·海斯特来自英国59制作公司,该公司担任了伦敦奥运开幕式的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琉璃艺术 璀璨毛岛
下一篇:百岁简庆福的摄影人生:看他镜头下的“画意摄影”与中国风格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