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特写:“流浪”到香港的阿富汗国宝

2019-11-13 12:32  新华网   - 

  特写:“流浪”到香港的阿富汗国宝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这是11月12日在香港历史博物馆拍摄的展品黄金王冠。 新华社记者 李震 摄

  新华社香港11月12日电(记者丁梓懿)法罗尔丘地的公牛饰文、阿伊哈努姆的方柱形雕像、蒂拉丘地的金腰带、贝格拉姆的彩绘玻璃杯……231件阿富汗国宝级珍贵文物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辗转了28站后,终于来到香港,惊艳亮相。

  作为香港历史博物馆本年度重点展览之一,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阿富汗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尘封璀璨──阿富汗古文物”展览正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行。展览展出了出土于法罗尔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和贝格拉姆四个著名考古地点的珍贵文物,涵盖金器、玻璃器、青铜雕塑、象牙雕刻等多种类型。

  “这些展品年代横跨青铜时代至公元一世纪,充分显现了古阿富汗和周边地区深受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印度等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与草原民族文化糅合的多元文化风貌。”香港历史博物馆(藏品及孙中山纪念馆)馆长何惠仪表示。

  此次展览的重点展品包括法罗尔丘地出土的公牛纹金碗残片、融合多元文化风格元素的“西布莉图案饰板”、华丽的黄金王冠、富有两河流域及伊朗高原风格的“君主与龙吊饰”等。

  宽敞的展馆中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珍品,印证了古阿富汗在丝绸之路上扮演的文化十字路口的角色,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与融汇。

  “对于阿富汗,人们既熟悉又陌生。”何惠仪说,熟悉是因为人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有关它的政治局势报道,而对于它曾经光辉璀璨的文化,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次展览正好可以让香港市民充分了解古阿富汗文化。

  20世纪70年代开始,阿富汗陷入政治动荡,一连串事件无不对阿富汗博物馆内的藏品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藏品,阿富汗博物馆职员在1979年开始对馆藏开展迁移工作。这些珍品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它们被储藏在不同地点,以分散风险。

  据何惠仪介绍,本次展览的大部分展品从1988年起一直被秘密收藏在总统府内中央银行的保险库中,直到2004年才重见天日。在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职员的默默努力下,它们得以保存下来。

  2006年,这批文物首次在法国吉美博物馆公开展出,自此踏上了在世界各地巡展的旅程:意大利、荷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2017年,它们来到中国,先后在北京、敦煌、郑州、深圳、南京等8个城市展出,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何惠仪此前曾专程前往北京观看这批珍宝,并在2018年年中邀请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牵线搭桥”,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十分乐意将这批文物带到香港历史博物馆,展现给香港观众。

  从前期准备、概念设计、文件审批、精心布展再到落成收官,共花费8个月时间。此次展览还新增特色,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现文物的文化内涵。其中一个内容是“文化对照”,主办方别出心裁地在显示屏中将两个不同年代和地区的展品放在一起,让观众了解它们共同的元素和重要的文物价值。

  香港历史博物馆还特别制作了一个12分钟的纪录短片,介绍当地人民为保护这批国宝付出的心血。

  文化永在,民族长存。正如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长穆罕默德·拉希米在短片中所说:“我们坚信我们所保护的文化遗产,代表着阿富汗人民的精神,并反映大家共同的历史。”

  值得庆幸的是,这批珍贵文物在13年的巡展期间,已形成一套完备的包装运输和保护经验,可供更多国家的人民参观欣赏。与此同时,人们不禁要问:这批文物何时才能归家?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广西钦州携手马来西亚关丹 致力打造中马合作典范
下一篇:圆明园马首回归 快来一睹真容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