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当瓷与竹相遇:“瓷心有节”呈现生活中的竹文化

2019-11-17 10:02  澎湃新闻   - 

11月16日至21日,“瓷心有节——小宝竹意念展”在上海宝龙艺术中心举行。据介绍,作为对艺术家近期作品的一次总结,展览希望折射出传统艺术绘画的文脉传承。在展览现场,既有关于竹绘画,还有与竹结合的瓷器、紫砂、家具等,让人体味竹文化与日常生活的结合。
展览现场
 
“竹意念展”不囿于传统定义的纸上作画,而是试图着眼于瓷器、紫砂、丝绸、文房,再结合明式黄花梨、紫檀家具、香道、花艺、音乐视频等,将“竹精神”与“竹文化”用特别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而诠释艺术源于生活的本质。
《雪竹》 68X136cm
《金竹》 136X68cm
 
“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意象,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从魏晋“竹林七贤”的高标自诩,到唐代韩愈“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的由衷赞美,再到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痴心偏爱,“竹”已然成为文人士大夫们趋雅心态的一种外化符号。在绘画中“梅兰竹菊”作为传统符号被演绎,竹入画,约始于唐,宋代苏轼弃双勾着色法,枝干、叶均以水墨演绎,此后吴镇、柯九思、郑板桥皆为画竹名家。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从文同、苏轼带有文人意味的竹到“画谱”中“个字法、介子法”的画法解读,再到民间艺术,“竹”成为了一种符号,大抵会拿毛笔的人,都可以画几笔竹,但其高下却不仅包含了笔墨素养,更包括了画者的个人修养。
 
韦小宝1971年出生,他长在四川,处处有竹,儿时的玩耍都在竹林中,家中器皿也有多用竹编。回忆儿时生活的韦小宝说:“‘居有竹’根本不用刻意去追求,那是一种唾手可得的生活标配。因为竹在身边,画画就从竹开始了、一枝、一叶、一节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韦小宝尝试在青瓷上画竹。“一件好的精品青瓷要有好的器型、好的釉色、好的工艺,三者缺一不可。青瓷基本都是素面不需要图案,图案不好反而会给好的青瓷减分,所以在青瓷上画画不是什么图案都适合。”此次作品的创作者韦小宝如是说,“而竹子本来的颜色与青瓷很合,再画竹枝可以更秀美一点,也增加了青瓷的文气。”
直颈瓶 高23.3/口径5.4/底径9.4cm
纸槌瓶(哥窑)高29/口径5.6/底径16.8cm
 
中国人尚玉,青瓷釉色温润如玉,实现了人们化泥为玉的朴素愿望。竹承载着中国人的气节和傲骨。两者的结合体现了中国人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南田窑创始人吴维清介绍道,本次展出的展品在施釉上,通过多次上釉提升烧成后的釉色厚度和润度,使其接近玉的质感;在器型设计上,则坚持纯手工泥坯拉制,保持传统官窑薄胎厚釉的上乘工艺。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龙泉青瓷器型多样,有美人醉、纸椎瓶、鱼耳瓶、神兽罐、梅瓶、凤耳瓶等。展品经韦小宝手绘后,竹子在梅子青釉色中的温润柔和感通过阳刻手法得到突出,兼之高温在竹子边缘造就的泛黄效果,整体的层次和意境进一步加深。
橄榄瓶 高29/口径3.5/底径7.2cm
 
“我一直痴迷于画竹子,每一次勾勒,都仿佛站在竹林下,感受竹叶飘落一瞬间的美,这种感觉可以使人安静下来,激励我尝试更多创作的可能性。”韦小宝说道,“此次展览,我将龙泉青瓷与小宝竹元素结合,做一个用情感来表达、用作品来对话的记录者。”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秘色青瓷珍品“集结”越窑故里:法门寺史无前例出借5件
下一篇:圆桌|首届“水问”当代水墨大展:当代水墨如何与古书画对话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