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亮相的上海西岸美术馆推出首展“时间的形态——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以“时间”为主题,用11个章节的100余件作品,呈现20世纪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引发如潮的观众。就比较宽泛的意义来看,“时间的形态”展可以视作一个特别的艺术回顾展——浓缩简要地对现代以及后现代艺术进行了独特的“回顾”。可以说,上海西岸美术馆开馆伊始就能如此火爆,与其凭借法国蓬皮杜中心所收藏的自1905年至今的10万余件作品,从容地精心选择以专题回顾展的形式来作为开馆展是密不可分的。
今年上半年在上海博物馆展结束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走向现代主义:美国艺术八十载(1865—1945)特展”两个中外艺术回顾展,同样风靡一时,观众在上海博物馆门口大排长龙。近日在上海艺仓推出的“光/谱鲍勃·迪伦艺术大展”和前几年在中华艺术宫举行的“现实的光芒——中国画现代人物画研究展”、上海余德耀美术馆推出的“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回顾展”等,都曾成为申城文化圈津津乐道的话题。
艺术回顾展这一目前在国际美术博物馆最为“流行”的展览形式已经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上海观众的视野。
高质量的艺术回顾展会成为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现象
放眼全球,越来越多的美术馆博物馆特别是一些重量级美术馆博物馆,或者是有志于赶超“前辈”的美术馆博物馆“后起之秀”,无不在“回顾展”上下大功夫,各显神通。不同类型的回顾展精彩纷呈,引发了一波又一波观赏热潮。
美术博物馆界所指的艺术回顾展,最初一般大多是指艺术家个人的回顾展,且大多是为已故的已经盖棺论定的艺术家所办的艺术回顾展。但是,随着回顾展的发展,回顾展的类型也在不断丰富。现在美术馆博物馆不仅为已故的艺术家办回顾展,也为一些依然健在的已有相当名声的艺术家办回顾展;可以以艺术家一生的艺术作为线索,也可以就艺术家某个特定时期的作品进行梳理。回顾展也不仅局限于艺术家个人,也可以是某个艺术流派、艺术类型,某种艺术风格的回顾性展览,比如这次上海西岸美术馆推出的为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发展历程展现的回顾性展览就是典型一例。还可以就某个大型艺术机构的发展历史做特别的回顾展,如明年是世界著名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建馆150周年,大都会博物馆将推出“大都会的历程:1870—2020艺术回顾展”,以250件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藏品,反映大都会博物馆的历史。
尽管现在艺术回顾展的类型越来越丰富,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特别是对一些口碑甚好、广受欢迎的高品质、重量级的大型艺术回顾展来说更是如此。一是这些艺术回顾展大多有一个鲜明而清晰的主题和线索,往往请知名权威的美术史专家担当策展人,以彰显其学术性。二是基本浓缩了一个艺术家或一个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因此需要向全球范围内的相关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私人收藏家商借,所以,对观众乃至研究人员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观赏良机。三是筹划时间久,短的数年,长的十年乃至数十年,比如目前正在法国卢浮宫热展的“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纪念展”从筹划到成展,前后花费了10年之久;又如纽约现代美术馆曾经为“毕加索、勃拉科的回顾展”费时近30年。四是耗资巨大,这样的回顾展动辄数百数千万美元预算。五是不仅展品精彩难得,而且展陈考究,有创意,可看性强。六是展览往往配以相应的高规格学术研讨活动和面向普通公众的普及性讲座。七是社会效应强烈,往往未展已热,有些展览需要提前数周甚至数月预约观展时间,能够获得理想的票房。八是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展览本身及其相关的展前展后的所有一切都为媒体所聚焦。而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平台的介入更是放大了展览的影响力。九是展览结束,对作为展览对象的艺术家的历史地位、学术认识和其作品意义的阐发往往会有新的提升。十是这样高质量的大型艺术回顾展往往会成为一座城市一段时间内的文化热点,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些大型艺术回顾展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步入“黄金时期”,虽然如今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但是依然方兴未艾,未见任何退潮的迹象。著名美术史家、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曾经在其专著《美术史十议》中把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的时期称为“巨型展览时代”,“其主要特征一是展览的规模、费用与奢华程度极大膨胀,二是观众数量的急剧增加。”“所举办的大型展览不但是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对该城市的地位和经济收益有直接影响。”巫鸿认为,“虽然大型流行展览在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但是高质量的、具有重要学术质量的展览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注意。这种变化一方面和美术馆本身的研究和策展人员的专业训练、知识结构的变化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观众不断提高的对美术史的理解和对展览水平的要求有联系”,“展览项目越来越重视对艺术品历史原境的呈现,也越来越重视从社会、文化、政治和宗教各个方面对艺术品进行阐释。”
而对于一些大型的艺术回顾展来说,其推出的契机往往会选择一个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
一些体量不大、从某个独特的角度切入的学术性回顾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
当然,除了达·芬奇,今年还有其他不少大型艺术回顾展可圈可点。今年也是荷兰绘画巨匠伦勃朗逝世350周年,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不少艺术机构先后推出了20多个纪念伦勃朗的艺术回顾展。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举行的“所有的伦勃朗”艺术回顾展。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目前收藏有22幅伦勃朗不同时期的油画作品,其中包括伦勃朗最伟大的杰作《夜巡》。该馆是全世界收藏伦勃朗绘画最多的博物馆。本次展览悉数展出了该馆收藏的伦勃朗的所有22幅油画以及伦勃朗的60幅绘画稿、300幅蚀刻版画,是迄今为止在单一展览中呈现伦勃朗艺术作品最多最全面的艺术大展。展览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展示了伦勃朗的艺术、生活轨迹,将全世界纪念伦勃朗的艺术展览活动推向了高潮。
全世界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今年也迎来建馆200周年。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埃尔米塔什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彼得罗夫斯基认为,普拉多博物馆、埃尔米塔什博物馆和卢浮宫仍维持着全球艺术博物馆“三驾马车”的地位,是全球博物馆的典范。普拉多博物馆是将学术、修复、科学和研究工作与对公众开放结合起来的整体,也是世界上最重要和参观游客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作为200周年馆庆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普拉多博物馆近日推出了“戈雅作品回顾展”,展出了馆藏的和向全世界各个博物馆、私人藏家商借而来的300余幅戈雅作品,是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完整的戈雅作品回顾展。戈雅是19世纪西班牙伟大的艺术家,其作品也是普拉多博物馆最重要的收藏之一。
如果说,“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纪念特展”、“所有的伦勃朗”展、“戈雅作品展”属于全景式的超级大型艺术回顾展,能够满足各个不同层次的观众的全方位的观赏需求;那么,一些体量不大,但是从某个独特的角度切入,探讨艺术家某个方面或某个阶段的艺术创作的学术性艺术回顾展,现在也越来越受到受过良好教育、对美术史有一定了解、不仅仅满足于看热闹的艺术爱好者的青睐。
远的不说,仅今年就有不少相当精彩的中小型艺术回顾展值得反复回味,吸引了大量专程而往的观众。
比如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和洛杉矶盖蒂中心联合年中、年尾在芝加哥、洛杉矶两地推出的“马奈与现代之美”艺术回顾展,从马奈晚年的绘画艺术切入,力图以马奈去世前六七年创作的总计90幅油画、水彩、带插图的书信,勾勒出一个远离惊世骇俗的早年中年马奈的观众尚不十分熟悉的优雅时尚的晚年马奈。作为现代绘画之父,马奈曾以离经叛道的《草地上的午餐》、《奥林比亚》在当时的法国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展现了马奈以绘画对历史、社会、现实进行思考和观照的雄心。然而,1870年代后期,马奈的健康每况愈下,他的出行越来越受限制。这位昔日喜欢光顾各个咖啡馆的“城市绅士”只好远离他热衷的生活圈子。在病痛前,马奈没有萎靡不振,他甚至乐观地把咖啡馆“搬”到家里,请招待员把茶点送到他的工作室让朋友们享用。他特意在工作室里收集了一些小物件——包括大理石台面的餐桌、水杯和服饰,营造出巴黎现代生活的场景。“马奈与现代之美”回顾展聚焦于马奈去世前最后一段时光的艺术,突出了马奈晚期创作的肖像特别是女性的肖像、风俗画以及静物画,展出的作品来自全世界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其主题一言而概之:时尚、女性、鲜花。
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明星”作品无疑是马奈的《春天》。《春天》完成于1881年,是马奈四季系列中的一幅肖像画作品,也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但遗憾的是马奈的四季系列仅完成了《春天》和《秋天》两幅,他本人1883年便去世了。《春天》是描绘女演员珍妮风采的肖像,珍妮被马奈视为春天,可见她在马奈心目中的地位。1865年,珍妮出生在一个普通工匠家庭。在她还是“无名小卒”时,其姐已进入剧院并一炮而红。年少的珍妮仿效姐姐,也到剧院发展,但并没有太大的起色。直到1875年之后的某一天,珍妮被介绍给了画家马奈。她的清新、美丽很快引起了马奈的注意,马奈在他人生的最后年月里为这位美丽的女演员画了三幅肖像画,其中以《春天》最为出名。画面上的珍妮身着浅色印花裙,手撑阳伞头戴女式软帽,站在春日的灌木丛前,散出女性特有的优雅气息。《春天》长期以来一直为私人藏家所珍藏。2014年,洛杉矶盖蒂中心以6500万美元从纽约佳士得拍得该画。据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欧洲绘画和雕塑部门主管和策展人格洛丽亚·格鲁姆女士透露,《春天》从1884年以后便很少公开露面。本次“马奈与现代之美”展的缘起与《春天》有很大的关联,策展人从此画得到策展的灵感。
“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纪念特展”宛若跌宕起伏的电视连续剧
2019年和2020年是全世界美术馆博物馆推出大型艺术回顾展的“大年”。这是因为世界美术史上若干划时代的巨匠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博物馆迎来了重要的纪念时间节点。比如今年有达·芬奇逝世500周年、伦勃朗逝世350周年,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成立200周年;明年有拉斐尔逝世500周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成立150周年……
今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兴盛时期三杰之一的达·芬奇逝世500周年。虽然全世界十多个艺术博物馆先后筹划了多个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的艺术展,但是,无论从质量规模、学术水准还是观赏效果,没有一个能够超过今年10月至明年2月在法国卢浮宫举行的“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纪念特展”,这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作品最全、质量最高的达·芬奇作品回顾展。卢浮宫为了此展,也是煞费苦心,筹备时间长达10年,预算一再超标。期间为了向各个国家的艺术机构和私人藏家商借达·芬奇作品,一波三折。各个媒体推波助澜,坊间传言四起,展览尚未开张,已宛若一部精彩纷呈的电视连续剧,吊足全世界艺术爱好者的胃口。
法国的卢浮宫为何如此有底气办意大利的达·芬奇有史以来最权威精彩的艺术回顾展?其一,卢浮宫博物馆最大的筹码是其拥有丰富的达·芬奇藏品。目前已知的存世的达·芬奇油画作品不超过20张,其中少数个别还有真假争议。但是卢浮宫一家就有5幅之多,而且幅幅都是达·芬奇确真无疑的代表作:《岩间圣母》《费隆妮叶夫人》《施洗者圣约翰》《圣母子与圣安妮》,当然还包括天下无人不晓的《蒙娜丽莎》;还有一批精彩的素描。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当时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极其崇拜达·芬奇。1516年,64岁的达·芬奇应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请来到法国。法国国王任命达·芬奇为首席画家、国王的建筑师和工程师,资助他完成自己的作品,达·芬奇可以自由地想象、思考和创作。国王只要求能够经常与达·芬奇交流,享受和达·芬奇谈话的乐趣。三年后的1519年,达·芬奇在法国小城昂布瓦兹去世,他不仅将他的肉身和灵魂托付给了法国,也将他最好的作品留在了卢浮宫。其二,卢浮宫本身有着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各种艺术收藏品,与国际间各个国家的博物馆一直有着展品互借交换的传统,因此,这也令卢浮宫需要时可以获得各国博物馆的支持。正如卢浮宫相关人士所表示的,“我们得到很多,也付出了很多”。但是,达·芬奇的作品实在太珍贵了,所以想在一个展览上齐集达·芬奇的作品特别是他的主要代表作还是困难重重。
而媒体透露,本次回顾展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厅展出了和达·芬奇有关的140件油画、素描、手稿、雕塑等艺术作品,盛况空前,展示了达·芬奇是如何将“绘画”作为一门研究工具进行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反映了他在艺术和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展览展出了卢浮宫馆藏的《岩间圣母》《费隆妮叶夫人》《施洗者圣约翰》和《圣母子与圣安妮》四幅油画。此外,意大利、英国、俄罗斯的博物馆还出借了他们珍藏的达·芬奇真迹。同时展出的还有《最后的晚餐》等作品的临摹作品。卢浮宫大名鼎鼎的馆藏《蒙娜丽莎》并未放在拿破仑厅展出。卢浮宫方面表示,因拿破仑厅空间有限,每天可容纳的参观者不超过7000人,而每天观看《蒙娜丽莎》的游客人数超过3万人,因此卢浮宫决定将《蒙娜丽莎》保留在原来的展厅——国家厅。不过,卢浮宫还是想方设法在拿破仑厅内展出了《蒙娜丽莎》的部分草稿,让人们从多个角度了解达·芬奇创作这幅名画时的思路,同时为长久以来人们关于这幅油画的种种猜想提供参考。此外,展览引入了现代化的VR技术,让观众有机会近距离观看展出的传世名作。
而法国媒体透露,在世界各国博物馆的达·芬奇作品珍藏中,卢浮宫此次向梵蒂冈博物馆、意大利米兰安波罗修图书馆、俄罗斯埃尔米塔什博物馆商借了《圣杰罗姆》《音乐家肖像》《柏诺瓦的圣母》等达·芬奇油画名作。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收藏有600多件与达·芬奇相关的作品,尽管展品的品种和质量与上述几件重磅油画作品有差距,但毕竟也是达·芬奇真迹,卢浮宫从中挑选了24幅,特别是伊丽莎白二世不求回报的慷慨态度令卢浮宫方面颇为感动。
有法国媒体认为,不少意大利人最初对由法国而不是意大利举办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达·芬奇回顾展还是有些“醋意”的。意大利官员曾经表示:“如果将画借给法国,将使得意大利在这个重大的文化事件中处于边缘位置。法国不能全部拥有达·芬奇这些画。达·芬奇是意大利的,他仅仅只是死在法国而已。”而法国方面则认为,四年前,在2015米兰世界博览会之际,法国向米兰举办的达·芬奇大展慷慨出借了《费隆妮叶夫人》和《施洗者圣约翰》这两幅达·芬奇珍贵的油画作品和达·芬奇一批素描。这对法国而言已经是一个很例外的行为了。因为卢浮宫有个规定,为了尽量不使来博物馆参观的人因看不到想看的达·芬奇作品而失望,每次最多只能出借一张达·芬奇的馆藏油画。不过,两国最后还是达成共识,捐弃狭隘的地域偏见,尽最大努力办好这一人类共同文化财富的回顾展。除了《音乐家肖像》,意大利最终还向卢浮宫出借了达·芬奇的重要作品《维特鲁威人》。这幅画所描绘的男子被认为是达·芬奇眼中比例最精准的男性,因此后人也常以完美比例来形容它。《维特鲁威人》原作收藏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学院美术馆。意大利一家文物组织以《维特鲁威人》原作十分脆弱,不适合远行并长时间暴露在灯光之下为由要求法院禁止将它运送出国,10月16日意大利法院拒绝了这一要求,这幅名作才得以在回顾展开展前夕运抵卢浮宫。但《维特鲁威人》目前计划只在卢浮宫展出大约8周。
世上无十全十美之事。本次回顾展还是有一些全世界观众十分期盼的达·芬奇名作因种种缘由未能如愿赴展。比如曾经因电影《盗走达·芬奇》而名声远播现收藏于波兰克拉科夫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的《抱银鼠的女子》,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的《受胎告知》《三博士来朝》,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的《吉内薇拉·班琪》,《吉内薇拉·班琪》也是唯一一幅为欧洲以外艺术机构所收藏的达·芬奇油画作品。虽然卢浮宫方面还希望展出2017年曾经在纽约佳士得拍出4.5亿美元天价的《救世主》,但几经努力也未能如愿。
卢浮宫本次“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纪念特展”在票房上也可以说大获全胜。购票开放预约前两天,卢浮宫官网就崩溃了。四个月展期的参观劵大多已被预定。该展今年在全世界所受到的关注度超过了任何一个美术展览。
可以说,卢浮宫“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纪念特展”汇集了一个成功的大型艺术回顾展的所有元素和特征,将成为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大型艺术回顾展可遇不可求值得深入研究的范例。
本报记者 张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