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师生赴宁海小山村开展“设计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研究
用“艺术试验”振兴乡村
“我觉得艺术可以把村庄变得更美,让村民变得更幸福”“艺术让我萌发了把老屋变成酒吧的创意,乡村振兴就是既保护老屋又有钱赚”“通过艺术激发我们每个村民的创造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村庄”……前不久,浙江省宁海县葛家村10位乡村艺术家,走进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讲堂,用亲身经历为人大学子分享了他们对艺术振兴乡村的体会和理解。
乡村艺术家走上大学的讲台为大学生们“授课”?故事还要从今年4月说起。今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丛志强副教授和他的研究生赵宏伊、张振馨、张莉苑带着“设计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研究目的走进宁海大佳何镇葛家村。于是,一场“艺术试验”就此展开。
时下,“美丽乡村”正在建设中,但在建设的过程中,避免不了有“千村一面”、投入大、成本高的现象,而且村民还时常“不买账”。如何让村庄从洁化、美化,向特色化、艺术化转变,既提升村庄品位,又激发村民主体意识,推动农村深层次的变革? 人大师生一家家敲开村民的门,“手把手”教他们做工艺品,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介绍艺术设计的理念。数月之后,葛家村村民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创造力也逐渐被激发出来,葛家村从原先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成全国闻名的“网红村”,也成为浙江省美丽乡村美育村(社区)试点单位,成为2020年度浙江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村。为了表达对中国人民大学、对艺术学院、对丛志强教授的感激和感恩之情,葛家村村民自发将村里的一条道路命名为“教授路”,还创作了《村里来了艺术家》《我们走在教授路上》等歌曲传唱。
“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做玩具上瘾了,一吃完饭就想做玩具,别的什么都不想做,现在我老公也跟着做起毛竹一类的竹制品。”村民袁小仙说,刚开始和其他村民一样,对中国人民大学丛教授等人怀有戒心。后来在丛教授和学生的指导下,完成了第一个布艺作品后,便像“着了魔一样”,一发不可收拾,早上卖完早点,空下来就思考做“艺术品”,有时做到凌晨两三点,两个多月时间,布艺十二生肖等四十个布艺作品横空出世,加上她老公的竹制品,如今,袁小仙的家,被命名为粉小仙手工艺馆,俨然成了毛绒玩具和竹编工艺品的展示厅、葛家村的网红打卡地。
一次艺术的激发,不仅让村庄大变样,也催发了基层工作理念的转变。党员干部不再大包大揽,而是引导村民根据每个村庄的资源特点,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一起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在村里修建美术馆、画院、手工艺馆、村庄公园、儿童乐园、休闲竹椅、凉亭等,既提升了村民对个体价值与乡土文化的自信,又提升了村庄的公共性与现代性。
村民葛万永的第一个代表作是桂语茶院。在丛教授等的指导下,他在自家院子的大桂花树下做了一个可以喝茶聊天的小茶坛,院子里还做了一个枯山水景观空间。“参观的客人是来了一波又一波,全国各地的都有。”葛万永自豪地说。后来,村里成立了7支艺工队,他作为其中一组的组长,带着组员打造了桂王院、玉兰院、四君子院等艺术共享空间。近日,他们受其他地方村庄邀请,上门帮忙设计和施工,每天的工钱超过400元。
葛品高,既是村干部,也是村里在外创业的乡贤。在葛家村二期艺术振兴乡村建设中,他看到自己家的老宅子多年未修复,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就萌生了改造老宅的想法。在和丛教授一番探讨后,初步商定改造成一个私人藏酒馆,取名为酒香别苑。后来,机缘巧合,葛品高的一个朋友在县城开酒吧,启发了他开乡间酒吧的想法。说干就干,老宅变身“仙人掌”酒吧,开业至今4个月,国庆节假日期间净收入上万元,平常每月也有六七千元收入,保住了老屋又可赚钱,一举两得。
“葛家村村民的艺术成长是通过艺术和村民生产生活的融合,这是一条艺术振兴乡村的有益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说道。这也让村民在艺术振兴乡村里找到主角位置,激活村民内生动力,从而在振兴乡村这个系统工程中发挥大能量。文/本报记者 刘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