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
元旦前夕,备受关注的福州老建筑仓山影剧院,举办了重生后的首场展览——“寻山造境”艺术展,容纳了16位知名当代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其中,在展览现场凌空悬挂的《飞天雅音》,闪闪发光、振翅欲飞,颇为引人注目。它的作者,是闽籍当代艺术家吴达新。
“出走半生,家乡福建厚重的文化在头脑里挥之不去,助我创作了多件当代艺术作品。”吴达新感慨地说,虽然福建当代艺术发展水平与国内一线地域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但福建在外人才济济、文化底蕴深厚、潜在展示空间丰富,只待培育良性艺术生态——
在外闽籍艺术家,人心思归
上世纪90年代初,吴达新从华侨大学日语专业毕业后,漂洋过海赴日本留学。在日本国立琦玉大学,他师从山口静一教授专修东洋美术史。2001年,吴达新继续留学美国,在纽约市立大学学习现代艺术,主要从事装置作品、摄影作品创作。
从2007年开始,吴达新的装置作品频频参加海内外大展。“纽约亚洲艺术博览会”“芝加哥艺术博览会”“改造历史2000—2009年中国新艺术展”“首届南京双年展”“日本越后妻有大地三年展”“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随着一件件作品的亮相、受到好评,吴达新渐有名气。2013年以来,他先后在北京唐人艺术中心等地成功举办了个人艺术展,作品得到更多认可。
2013年,吴达新的老家泉州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共同入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当时,光州、横滨两座城市的当代艺术已经繁荣,横滨三年展、光州双年展都是亚洲著名艺术大展,泉州在这方面却近乎空白。收到家乡创作邀请后,吴达新决定以当代艺术的语言和手法,讲述传统文化故事,创作了《飞天雅音》。“我用螺纹钢、LED灯组合新手法,重现宋代人对天际飞翔的向往。”吴达新说。
这是吴达新海外留学后,首次回家乡创作。2015年,他又花了3个月时间,创作了钢结构巨型雕塑作品《刺桐花开》,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家乡是根。能用作品为福建当代艺术做点贡献,非常乐意。”他说。
尽管福建当代艺术基础偏弱,但走出的当代艺术名家为数不少,如享誉海内外的蔡国强、著名艺术家邱志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人心思归,希望福建发挥好这些人才优势。”吴达新建议。
向福建厚重文化,汲取养分
吴达新的代表作品中,有一尊《药师佛》——用了3万个药瓶,花了6个月时间,经历数十次失败,制作出一个5米高的佛头。前段时间,《药师佛》在四川参加了安仁双年展。
“这是假疫苗事件给我的触动。”吴达新介绍说,佛像在福建处处可见,但基本都是传统的木雕、石雕、玉雕等,作用更多是单纯的顶礼膜拜。“在传统文化中,佛是普度众生的,药瓶则是治病救人的,我由此想到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萌生了以药瓶制作‘药师佛’的创作冲动,产生象征意义。”吴达新说。
当代艺术起源于西方,表现手法和语言源自国外。运用当代艺术语言体系,吴达新融入家乡的传统文化元素,形成了不少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认可的优秀作品。
古塔在福建各地颇为常见,福州有乌塔、白塔,泉州有东西塔。吴达新从一座座福建古塔中触发灵感,使用500个象征着西方工业元素的转动齿轮,制作出一座7层、49级的《七重塔》。“齿轮的转动,代表西方文化中时间的流转,与东方文化中的轮回、因果理念,实现了融合。”2019年7月,《七重塔》在第二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参展,目前又收到了来自美国纽约等地的展出邀约。
2019年3月,吴达新在北京举办了“陆地和声”个展,向外界展示了一批新作,其中很多作品的灵感、养分来源于家乡文化。
“艺术不外乎两个层面——内容与形式。内容考验艺术家的深度,形式考验艺术家的才华。艺术创作就是将内心的感动,通过形式表现出来。我的创作则是从内容先开始。”吴达新表示,对福建历史文化了解越深,对创作的帮助就越大。
用老建筑老厂房,补上短板
此次在福州参展,吴达新对仓山影剧院的展览空间颇为满意。“一座百年老剧场,层高达12米,视野空旷,让空间与作品展开对话、融为一体,空间成为艺术家创作的一部分,这里气场很足!”吴达新说。
不少艺术界人士认为,福建省内专业美术馆的缺乏,艺术展示空间不足,是当代艺术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短板。
“美术馆并非必须全新规划建设,美国纽约就有很多老建筑改造的美术馆,值得借鉴。”吴达新认为,仓山影剧院的重生,就为老建筑的改造提供了新思路,“老建筑不能全部做成民宿、客栈。保留住历史感,改变原有功能,注入文化元素,能让老建筑焕发第二春,也补上了艺术展览空间的短板”。
实际上,吴达新已经开始这种探索——在泉州市中心城区,他将一座南洋风情的百年侨宅作了改造,打造出1915艺术空间,目前已成功举办当代艺术展——《邂逅西街》、蔡国强《艺术怎么样?》春节系列活动、丹漆问道——陈立德漆画作品展、阅尽人生绘罗汉——吕超然水墨作品展等多场艺术展览。
北京用工厂旧址改造出798艺术空间、首钢搬迁后原址变成了文创园区……吴达新表示,对于缺乏展示空间的福建来说,老厂房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我知道福州马尾有船政旧址,如果在不破坏原有格局的情况下,合理利用老厂房,使其变身为艺术空间,让艺术作品与历史建筑展开时空对话,更显艺术张力。”吴达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