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藏区的民间传统工艺历史悠久、品种多样,是藏族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也是藏族文化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民间工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甚至有不少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但在川西一个偏远的小镇上,传统技艺的培训学习却发展得风生水起,吸引了不少的当地农牧民。
在四川阿坝州壤塘县壤巴拉藏式陶艺传习所的制陶室内,今年22岁的藏族小伙索朗崩就着清晨的阳光,手持一把小刀,认真而又专注地在藏陶制成的酥油茶壶上勾画着。
【同期】(壤巴拉藏式陶艺传习所学员索朗崩)我以前学习成绩不好,虽然有上过学,但因为条件不好,就没有再学了。以前我有个朋友,给我介绍了,这所陶艺历史很长的传习所。2017年,我就来到这所学校,开始学习藏陶制作。
【解说】经过三年多的拉坯、修坯、烧制以及电子商务、藏汉文书法、基础绘画的学习,索朗崩已成为壤塘县首批“90后”藏陶非遗传承人,其作品远销日本、美国。
据了解,壤塘县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19项。为了发展延续藏陶的工艺,弘扬和传播藏陶文化及相关的民俗文化,壤巴拉藏式陶艺传习所于2016年成立。同时,为了吸引鼓励当地农牧民参与进来,当地还设置了相关优惠政策,学生可以免费学习制陶技术及文化课程。
【同期】(壤巴拉藏式陶艺传习所文化课老师李小红)9月份以后,这段时间招生了将近40来个学生,总体加起来有80多位学生。就是因为觉得(在)这边看到了传习所的未来,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他们自身的一些在这里面发展的一些未来的道路,所以他们愿意来这里接受学习,接受传承文化的这样的一个继承。
【解说】藏香制作传习所前不久也吸收了“新鲜血液”,19岁的藏族女孩麦莫自职高毕业后,就回到家乡成为了藏香制作传习所内的一名讲解员。
【同期】(藏香制作传习所讲解员麦莫)因为我特别喜欢就是传承我们这个藏族这边的很多东西都是很珍贵的。我们藏族山上的很多药材都可以做成很多不同的东西,也想给家里的人挣一点生活费。
【解说】据了解,藏香会用到高原杜鹃花、藏红花、雪莲花等几十种鲜花、药材。麦莫告诉记者,以前藏香只有一种味道,而最近传习所改变了部分配方,研制出了4种不同的味道。同时,还开发出了藏香衍生品如香包、汽车挂件等。这些产品也即将在壤塘县集中展示销售非遗产品的“非遗超市”售卖。能在这里工作麦莫感到非常开心,她希望未来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藏香宣传人。
【同期】(藏香制作传习所讲解员麦莫)进入这个藏香(传习所)7个多月,以后想做一个特别优秀的宣传人,将我们的这种藏香传承到各个国家,我也想去各种地方去介绍我们的藏香。
【解说】据悉,近年来,壤塘县对散落民间的优秀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成立了藏药、梵音古乐、唐卡、石刻等非遗传习所47个,许多逐渐被遗忘的民间艺术,重新回到农牧民身边,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期】(四川阿坝州壤塘县委副书记达尔吉)我们以非遗传习所为平台,建立了文化产业园区,让文化不仅富了群众的“脑瓜子”,更富了群众的“钱袋子”。目前全县已有3000余名农牧民群众从事非遗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学习民间的技艺,制作文化(创)产品,拓宽了增收的门路。
【解说】目前,壤塘有18个非遗项目在上海、深圳等地成立传习基地,并与故宫博物院签订了唐卡复制研发合同。
杨予頔四川阿坝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