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首届加中青年艺术家提名展温哥华开幕 重新演绎“格物致知”

2020-02-06 12:27  雅昌艺术网   -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的新年,但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春节不但是中国的新年,也是日本、韩国、越南等东亚、东南亚民族的新年。在海外,庆祝春节也逐渐成为西方节庆的重要日子。尤其是在加拿大,2016年加拿大正式把农历新年列为加拿大的官方节日,英文成为“Lunar New Year”而不是Chinese New Year,即中日韩等国家地区东亚裔民族的共同节日,体现加拿大多元文化国策的包容性。每到农历新年,加拿大最大的庆祝活动莫过于温哥华唐人街的一系列庆祝活动。农历新年游行、中山公园庙会、舞狮拜年等活动每年有近十万人的参与。

而今年的农历新年,在传统的文化活动中更增添了一项特别的艺术项目——加中青年艺术家提名展,本展览于1月22日,当地时间大年二十八下午在中山公园开幕,并于1月23日大年二十九起对观众开放参观。这是一项“破天荒”的举动,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龙邃洋说道:“农历新年是一个很传统的节日,本地的老华侨都很希望保持着节日的传统,我们都很尊重这样的传统,这也是中华文化在海外持久生根的文化支柱,而中山公园在这种传统的框架下,并没有过分保守,反而希望通过更多当代文化艺术的项目,拉近中西文化的距离。”中山公园建于1986年温哥华举办世界博览会期间,中山公园采用传统中国苏州园林的样式,材料都是重中国运来建造,是中国在海外最早的一个传统园林。“中山公园可以说是加拿大多元文化的一个体现。”龙邃洋补充道说:“温哥华是一个很奇特的城市,我去过全世界许多西方城市,在法国居住多年,但重未见过一个城市有那么多西人会拿筷子,我们和西人朋友去中餐馆吃饭,餐馆重来不会特别为他们准备刀叉,提供的只是筷子,他们也不会特别地叫服务员拿刀叉,甚至有很多西人用筷子比我们华人用得还好呢! 这就是温哥华。”

1H7qzoPhF2gzOTtAzxSomaIog4YObkZZ6F8v7hnB.jpg

(左至右)艺术家Jay Pahre、艺术家Nazanin Oghanian、学术主持杨小彦教授、中山公园总监Vincent Kwan、策展人王艺林、UBC顾雄教授、艺术家DIon Smith-Dokkie、中山公园艺术项目负责人Lillian Li、策展人龙邃洋

 

OVZ3HnAwznmR3lahkq5lrLN1LfLT8eHrSCdcT6A6.jpg

UBC顾雄教授、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总监郑胜天教授和本次展览学术主持杨小彦教授交谈甚欢

 

0vVVeuWiwAVQVdd4Bc2SdueHC2SnMFtklO3eIDU7.jpg

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AHVA美术馆馆长Barrie Jones(左2)

 

YDH1CjsXzw5lkFn5Ierux5Pwc6WwqXJvIKuZUi0H.jpg

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系顾雄教授和参展艺术家

 

urPPqiE7pLaEqzxaRlunKCm9iMQuNxe3hdbsXSZn.jpg

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系顾雄教授和三位加拿大参展艺术家

“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中山公园举办一个加拿大与中国的青年艺术家交流的展览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场地,温哥华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处,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隔阂需要一些新的思想和文化进行调和,而当代艺术就是一种很好的介入方式。”本次展览的另一位策展人王艺林先生说道,王艺林是移民加拿大近40年,活跃于温哥华艺术圈,是本年度中山公园的驻地艺术家,是他把这个展览带进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开展当代艺术驻地项目正是希望利用中山公园这个传统的园林作为背景,希望引发艺术家对园区的兴趣,发掘其艺术潜力。其实,长久以来,温哥华许多艺术家都利用中山公园作为他们创作艺术、拍摄影片的地点。公园把它整合成为驻地项目更是强化这种概念。”王艺林补充道。

中加青年艺术家提名展,是由广州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十三届中国批评家年会主席,中国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杨小彦教授所发起,杨小彦教授移民温哥华20年,虽长期工作与中国,但对温哥华有深厚的感情。杨教授说:“我发起这个提名展,希望通过邀请中加两国学术界有重要影响力的批评家、学者、大学教授、美术馆馆长作为推荐人,推举年轻人的作品,增加他们的曝光度和思想文化层面上的交流。”

XygTl0R0Zq4dT0etHgZ0eObjgdKux1uEP4dNRTyk.jpg

策展人王艺林(左1)、UBC艺术系顾雄教授(左2)、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总监郑胜天教授(左3)、本次展览学术主持杨小彦教授(右2)、策展人龙邃洋(右1)

 

rdVA0dcSL8Lz8LkpylYB4qTCTglchIbvR4d5enV0.jpg

温哥华美术馆馆长(左2)与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总监郑胜天(左1)

 

3Qh4jMZW1QML2uwtDaNKzTD2lizeYcAISSV6Qi8c.jpg

温哥华美术馆总策展人Diana Freundl(左2)、本展览策展人王艺林(右2)、策展人龙邃洋(右1)、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助理Lynn Chen(左1)

首届展览由5位专家组成的提名委员会,他们是温哥华美术馆的总策展人Diana Freundl,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系的顾雄教授,中国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杨卫先生,广州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兼广州美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教授,以及杨小彦教授本人。他们共同推荐6位中国艺术家和4位加拿大艺术家参加展览。

LSf26wb2CgotKBgRmLxS727oXBbyGEI5aWljj0MM.jpg

 

gj0brHGrXo0Ljv8lXqNqUKCBeumt0VbRqjivFNTS.jpg

UaHuw3a235dwaOOACZLVVNX1rJClXz8FSre8UOYQ.jpg

qnIzHU9man44eNxVA2mPGpr4CtNhuGeE2ie3lisH.jpg

GC6HEkzfJOYxQxYgYlF724FPZNbU8mtRfpmTgacX.jpg

VbCoRu0Jb8HyTj6AMJtTYbW25lOcKGvNf1qZuBet.jpg

36ltVBCVXc0AtrTnAS46lvUbp5aWOTVfksHKObSA.jpg

l4Oh26mhkhGltU8443cC92fCfJdJS6jehTzPxSoi.jpg

CDzx2vjS1rUZARKRENtypGHN1upgyYbXAzWR2nwJ.jpg

YRI4CpWnsN5eJKiDbkiEntpEDjUA2bW0SbwqixBP.jpg

vbUqY9VFa3jl3NBTAmlkQk1wIFgMPRPJINhMShAI.jpg

ORp8nc2uwelT51NEKXuEtBcilSlYbXleW4NDxQzd.jpg

展览现场

而展览的主题“格物”,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格物致知”最早出自于《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到宋代,理学家们如二程、朱熹等人,进一步阐发这个意理,视“格物致知”为求学做人的重要功夫。程颐讲:“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朱熹讲“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明代罗钦顺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展览通过中国和加拿大艺术家各自的眼光和思考去重新演绎这一命题,因此,把展览放在中山公园这一特殊的环境中——一个从中国‘飞来’的园林在西方城市温哥华‘落地’,更凸显了这一话题在全球化多元文化的语境下无法一下子能说清楚的既冲突也互相调和的当代性。”龙邃洋说“格物,其实就是古代文人对世界的看法,而我们生在被互联网拉平的世界,当代的格物本身就是多元化思想的体现”。

参展艺术家陈根,湖南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专业,他用油画表达传统文化中的景观,如竹、石等传统园林和中国文人绘画中常见的事物。竹、石是一种传统人文情怀的象征,是文人通过诗歌绘画对情操、气节的表达,而陈根对这种传统情怀在当代社会的体现却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当他的作品放置在中山公园时,景与画的离异能令观众别有一番思考。

a5qnj81UwoL5oKPNkq2Ci1YglIJgztjZUjkZur0p.jpg

Qet6o3BNK1cljlYywcWJbFNkNJNgUd5m54b4SGr7.jpg

0VCCAf0pdsJzx5vOTiHUJJDe9ZuhJa4AePBLwuQn.jpg

kGGR4yOcmlKA1M3a9A8kZGf9BkYKuAlxszdfJOoI.jpg

D7vR7xMqdLhOFRIDxFmC9KUtg9Uie8q3CAfIaFaz.jpg

程子华,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任教于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作品《自然花鸟》暗示了传统中国社会把园林看作是一个微缩的自然世界的观念。画中故意被褪掉的背景,以及似乎是被特意安排在“同框”的禽鸟与植物,看起来“自然”,却也不那么自然,仿佛都是“被安排”的。画面元素的互相纠缠形成了一种抽离的批判和反思。

Nazanin Oghanian 来自伊朗,目前在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视觉艺术系攻读硕士,也是2020 温哥华Lind莲达新晋艺术家奖的提名人,备受本地艺术圈的关注。作为一位来自伊朗的女性艺术家,性别、身份都是她表达的概念与手段,行为影像《静力》她通过自身的表演使头发与“画着地球图案”的气球的摩擦产生静电,然后把气球悬置在墙壁上。在伊朗,女性出外露出头发是一种罪行,作者反其道用头发作为创作的对象,其批判性跃然纸上。

Jay Pahre 是一位跨性别艺术家,活跃于LGBTQ+社群的权益运动上,Ta的艺术创作也围绕这一主体而产生的。作品《Space Blanket 太空毯》是用铝薄膜包装拼接编织而成。这种铝膜主要用于救生的保暖,但这种材料本身却是冰冷和坚硬的,而艺术家利用材料与用途的差异来表达表象与真实之间巨大的鸿沟,进而反映社会对LGBTQ+群体的歧视与不公平对待的现象问题。

YldjUkZwKcvxqIbUn8RVDZiFx3jt0cERu1Yb58r9.jpg

9IwA4yHA4taNVpooKJzVpsYvFHUowqOQmNArFD4d.jpg

1eU01p3GlKbtHA5EGZGVDrDknQIYUok5j76wINma.jpg

VgssvKcy4V4HEfbFH9Xu3pK5ldWeIQIdT5KZhK4R.jpg

V2LNdrFmJy2DAZTIZsUr6w2sDR3AjAsSnN1JfkKn.jpg

展览现场

Evann Siebens 原来是一位出色的芭蕾舞蹈家,后来到纽约大学攻读电影,她把影像与当代舞蹈结合,重新形成她个人新的创作模式。她运用她对肢体语言的敏感度去表达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对个体冷感的批判。她的作品经常在世界各地展映,如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美国纽约Moma等世界一流美术馆均有邀请的参与行为艺术的表演项目,是一位广受关注的新晋艺术家。

Dion Smith-Dokkie 是一位有着原住民血统的艺术家,殖民主义对于北美原住民的伤痛是巨大的,重视与保护原住民文化是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的重要一环。Dion是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视觉艺术系在读研究生,他的油画作品用抽象的手法表现原住民世界的元素,如蝴蝶、深林、空气、水等,是对生命的重构与现代社会问题的反思。

吴徳灏,是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讲师。自2009年起开始运用玻璃进行创作,到目前已有十年。他利用玻璃材料本身的语言和工艺进行创作,更注重表现作品的观念性,目前的作品使用了现成品和多种材料的结合进行表现。他的作品源自于生命的感悟,题材都与身边的事物有关。《搁浅的时光》系列塑造的是自己某个时间段的状态,觉得人生总有某段时光是被搁浅的。搁浅在自己的理想中、搁浅在别人的“注视”下,但“搁浅”也是一种沉淀,所以用日常一些状态去表现。

许群波,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他的作品《有路无路》运用视觉语言植入传统佛家和儒家的思想价值观。对“路”的思考,也是一种对人生的思考。许群波的雕塑作品继承了现代主义雕塑的叙事风格,有着强烈的个人造型特点和风格。他虽然长期专注於大型公共雕塑创作,但其架上小雕塑作品既精致也不失大气。

衣国庆,山东人,现任教于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他的油画作品结合东西方元素——东方的诗意糅合在西方的抽象绘画之中,是诸如赵无极、朱德群等在西方取得极大成功的华人画家所最求的现代主义意象油画风格的追随者。潇洒的笔触与大胆豪放的色彩运用让其诗意的视觉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境界。这种表达也是对“格物”这一主题中如何“格”无形之“物”的一种个人体会在视觉艺术中的表达。

张海鹏,是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讲师,曾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他的雕塑作品大多是对社会“动”与“静”之间的关系的反思。而最近,他开始了一些列的影像行为艺术的创作,如参展的作品《盲游》运用双频录像记录他个人被蒙上双眼在中国一个古镇中游历的过程。他通过独特的个人视角对社会熟视无睹的现象进行批判,有重重地拿起,却轻轻地放下的个人态度。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剪纸戴上了大口罩——“战疫”的文化力量
下一篇:泥塑、剪纸、楹联……这个春节“民间艺术”鼓舞人心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