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唯一一个改变了悲剧走向,而以"喜剧"结尾的故事。人世间难以完满的爱恋,以化蝶的唯美方式得到了成全,不仅充满了传奇色彩,更为他们的故事留下了充分的遐想空间。也许正因为此,它值得被反反复复细细品咂,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说中,逐渐演变出各种艺术形式。到如今,其中流传最广的,便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你也许无法确切地知道某段音乐是哪一节哪一章,但只要那段熟悉的音乐响起,你就会知道,那是《梁祝》。
我们在流动的乐曲中辨认爱的模样,也在真实的故事中体味爱的真谛。音乐剧场《真爱•梁祝》所做的,正是为爱赋形。以《梁祝》小提琴曲贯穿始终,以蝴蝶蹁跹的舞步点缀其间,每个部分以不同的舞台形式呈现,讲述不同的爱情故事。一剧一格,让人在整场演出中享受不同的艺术体验,形式与故事之间的完美契合,更是令人欣喜。
樊锦诗与彭金章在燕园的湖光塔影中相恋,却经历了长久的分居时光。樊锦诗倾心敦煌研究,在荒沙大漠中一待就是数十年,在武汉工作的彭金章只说了一句话:我等她。唯美的舞蹈如同两人的爱情,缠绵悱恻又充满力量。敦煌飞天舞如同从壁画中走出,在彰显艺术瑰宝魅力的同时,又显示出樊彭爱情之于文化的独特意义。
巴金与萧珊的故事以话剧形式表现,得以充分利用文学家巴金所留文字的优势。巴金为萧珊放弃了"不婚主义"的立场,萧珊在时代的风雨中始终站在巴金的身边,无论分隔还是相聚,始终相互信任支持。他们是彼此心底里最柔软的部分,又在面对苦难时成为对方最坚实的倚靠。当萧珊离世,我们在巴金声声泣血的一字一句中,感受真情的隽永与可贵。
文成公主为国家利益出塞远嫁,原本充满了凄凉无奈,但她与松赞干布同心同德,缔结了流芳后世的婚姻,让后人看到因为"爱"而生出的无限可能。因为家国之爱,柔弱的女子可以孤身离乡,远赴冰山,因为人间之爱,可以融化冰冷、陌生、隔阂甚至是敌意。那极具穿透力的歌声,激情昂扬,让人不由自主为他们的大爱感染折服。
而这些个体的故事,因为《梁祝》,而有了完美的收束。当小提琴协奏曲的音符一个一个从舞台上传来,我们被旋律牵着走,沿着古往今来所有动人爱情的脉络,一丝一缕,深浅高低,去感受那些遥远的毗邻的,悲伤的喜悦的,哀默的激昂的,婉转的慷慨的,个人的天下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那是历史留下来的,是时光带不走的,是长长久久氤氲在我们眼底心田的。
1959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首演,此后在世界各地盛演不衰,成为音乐界的经典。当年首演时的第一小提琴手俞丽拿从那时起,几十年来演绎了无数次《梁祝》,她与《梁祝》也成为了相知相伴的亲密爱人。择一行,爱一事,终一生,俞丽拿的故事也正像梁祝的美好爱情一样,一念一生。
12月24日,平安夜,演出的最后,俞丽拿穿着深蓝色演出服,拿着小提琴款款出现在台上,又一次演绎起那熟悉的旋律,全场掌声雷动。这掌声,是献给卓越的艺术,是献给执着于艺的小提琴家,也是献给那无数的无尽的将永世流传的爱——生生不息,亘古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