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一个罕见出土文书展勾勒的南宋仕宦与官制

2020-05-17 09:49  澎湃新闻   - 

澎湃新闻获悉,“徐谓礼文书——南宋官制百科全书”展5月15日起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开幕,展览首次全面展出全套国家一级文物南宋《徐谓礼文书》,展现文书主人三十余年的任官履历,详解文书的价值和意义,透视文书背后南宋时期的仕宦与官制。为配合该件文书的展示,展览同时首次大幅展出浙博馆藏一级品南宋《忠义堂帖》。
 
展览现场
 
南宋《徐谓礼文书》与商周甲骨、秦汉简牍、敦煌文书一样,是重要的出土文献,它是前所未有的系统丰富、真实可信的宋代纸质文书,是推动中国宋史研究的新史料。二万三千余字的徐谓礼文书,不仅生动勾勒出一名南宋普通文官从低层到中级的仕宦生涯,而且具体展现了南宋中后期文书制度、官员管理、政务运行等政治面貌,犹如一部南宋官制百科全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录白告身(局部)
 
《忠义堂帖》(局部)
 
《忠义堂帖》收录的颜真卿告身,作为唐代告身的典型,与徐谓礼告身所代表的南宋中晚期告身形成对比,反映出唐宋告身在文书制度上的变化。
 
展览分为“ 惊世国宝——徐谓礼文书的发现与证实”、“官制宝库——徐谓礼文书的解读”、“文治时代——南宋仕宦与官制”三个单元呈现,展期持续至6月30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徐谓礼文书的发现与证实
 
徐谓礼文书,是一批被盗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南宋墓中的纸质文书,后经考古发掘出土墓志证实。由于墓主为南宋人徐谓礼,故定名为“徐谓礼文书”,为国家一级文物。
 
文书有着堪称传奇的经历。十数长卷,纸墨如新,宋人真迹?听起来不可置信。纸张保存本就不易,躲过了一墙之隔的盗掘,在地下安放了750年后,被盗墓者盗发,几经倒卖、退货,被公安机关收缴,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经考古发掘证实后,徐谓礼文书的身份才尘埃落定。
 
那么徐谓礼墓为何随葬文书?原来古代官员为存底的需要,将“告身”“敕黄”和“印纸”等代表个人身份的官文书,依照原文格式抄录副本,称为“录白”。宋代规定“录白”由合法的书铺抄录,加盖签章后,经有关部门核对原件,可视为官文书的有效副本。徐谓礼文书是用于随葬的“录白”副本。用于随葬可以确保死者在冥界的身份,而子孙则保留原件以维护家族作为士人后裔的权益。在墓中随葬抄录的官文书,徐谓礼文书并非孤例,与武义县同属婺州的兰溪县密山南宋潘慈明妻高氏墓即出土相似的录白告身文书。
 
徐谓礼墓所出银水盆
 
徐谓礼墓所出银唾盂
 
徐谓礼墓所出银钵盂
 
徐谓礼墓所出厮锣(水盆)、唾盂、钵盂3件银器被追回。这是一组盥洗用器:水盆洁面净手,钵盂漱口,唾盂承接漱口水,组合使用,外出便携。《春游晚归图》《骷髅幻戏图》所绘即是,宋墓亦多有出土。
 
《春游晚归图》(局部)
 
《骷髅幻戏图》(局部)
 
徐谓礼墓室被盗于2005年,据盗墓者称,除文书外,还有毛笔、砚台、水晶镇纸、镇尺、印章及少量器皿等,惜已盗卖。考古人员仅发掘得红漆木棺、被人为砸毁后丢弃的墓志、尚未朽尽的织物及骨殖。徐谓礼妻林处端墓室在历史上早已被盗,仅存墓志。
 
徐谓礼圹志拓本
 
借助出土墓志和文书,我们可以勾勒出文书主人徐谓礼的人生轨迹和生平履历。
 
徐谓礼(1202—1254),字敬之,婺州武义人。徐谓礼生于“名儒之家”,父亲徐邦宪为一代名臣。出身名门的徐谓礼在“及冠”之年,因父荫入仕,以京官起步。三十多年宦海生涯,官阶从第三十阶“承务郎”(从九品)升迁至第十八阶的“朝散大夫”(从六品)。
 
徐谓礼非进士出身,但仕途顺遂,宝祐二年(1254)病卒于“朝散大夫、提举福建市舶兼知泉州”的待阙期间,走完了一个南宋中下层官僚的典型人生。徐谓礼妻林处端(1201—1247)为南宋名臣林大中的曾孙女,两人合葬于“武义县长安乡祖陇之侧龙檀原”。
 
徐谓礼夫妇合葬墓
 
官制宝库——徐谓礼文书的解读
 
现存徐谓礼文书包括有字文书十五卷、封纸二张、空白纸二卷。文书分三种类型:告身、敕黄、印纸。其中,“录白告身”二卷、“录白敕黄”一卷,“录白印纸”十二卷。徐谓礼文书完整记录了徐谓礼从嘉定十四年(1221)初入仕,至淳祐十二年(1252)三十多年间的仕宦履历。尤其是占总文字量八成以上的“录白印纸”,记录了徐谓礼自任官后各方面的档案内容。如此全面记录一个官员任官经历的印纸文书,为现存宋代文献所仅见,对宋代职官、文书,乃至政治、经济等多方面领域的研究,均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
 
徐谓礼告身
 
徐谓礼告身是其一生转官文书之汇编。徐谓礼一生共转官12次,现存11道告身。其中,敕授告身5道,奏授告身6道,作为中下层官员,他没有资格使用制授告身。告身格式严谨,敕授告身与奏授告身有不同的公文格式和文书程序,但两者都体现出文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流转,由此可见徐谓礼文书是研究南宋政务运行的重要资料。
 
徐谓礼敕黄
 
徐谓礼敕黄文书是其一生担任职事的委任状之汇编。徐谓礼被任命过13个差遣(职事),现存录白敕黄有10道,其中9道是具体差遣的任命,1道为提举宫观的“祠禄官”任命。每道敕黄以“尚书省牒”开头,以官员签署结尾。
 
徐谓礼印纸
 
徐谓礼印纸批书,类型众多,有拟注差遣、转官、委保、到任、交割、解任、帮放请给、考课、服阕等各种内容的印纸,合计81则,共12卷,另有封纸1张,记录一名南宋官员任职中的考课、委保、档案之全貌,是研究南宋政务实际运作的绝佳材料。
 
文治时代——南宋仕宦与官制
 
徐谓礼文书指引着我们去回望那个“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文治时代。南宋地方官学遍布各州县,书院私塾层出不穷,科举考试之风盛行。良好的人才教育、选拔措施和官员管理制度是形成精英文官阶层的基础。南宋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高度思想教养和士大夫精神的朝代,与教育、科举的繁荣以及文官制度的良性运作有着密切关系。
 
浙学激荡下的婺地文风
 
浙东学派提倡事功之学,强调经世致用,主要代表人物有吕祖谦、薛季宣、陈傅良、陈亮、叶适等。从地域上分,吕祖谦为金华学派,陈亮为永康学派,薛季宣、陈傅良、叶适则为永嘉学派。徐邦宪师从陈傅良,与吕祖谦为同乡,与林大中为姻亲,家学传承、地方文化、家族联姻层迭相促,徐氏父子当受浙东学派诸般思想学说交织浸润。
 
徐谓礼的人生轨迹是大量南宋仕宦的缩影。他们出生于官宦门第,衣食优裕,进入地方官学或私家书院接受过良好教育,享受恩荫庇护入仕,被培养成基层文官。他们有的通过自身努力科举中第以施展抱负,有的按部就班走完中下层官吏的平稳仕途。他们构成了南宋官僚政治良性运作的基本面貌。
 
徐邦宪圹志拓本
 
理学影响下的地方官学
 
与父亲徐邦宪生活的时代不同,徐谓礼出生的那年理学弛禁,到他去世前十余年理学已成为国家正统。随着理学地位的上升,各地方官学常与文庙结合,祭祀孔子,行释奠礼。
 
武义县学、文庙遗址附近出土一批青铜器,其中一件铜爵铸有“州学宝器”铭文,表明该批器物是与南宋婺州州学、武义县学相关的释奠祭器。
 
“州学宝器”铭铜爵
 
“州学宝器”铭文
 
武义地处浙中,唐代天授二年(691)置县。从民风质朴被唐代诗人孟浩然叹为“风物是秦余”,到南宋时期巩丰、刘邦翰、徐邦宪、马光祖等人才辈出,这归功于吕祖谦、陈亮、叶适等大儒讲学论道于明招山,造就武义南宋时期的鼎盛文风。尤其是吕祖谦因武义明招山为家族墓地所在,为父母守孝期间于此设堂讲学,著书立说,开一代风气。
 
湖州安定书院遗址 出土铜牺尊
 
武义县学、文庙遗址附近出土“父作尊子子孙孙永宝用”铭铜卣
 
南宋官制及文官政治
 
宋代是士大夫的黄金时代,形成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文官政治。文官政治,以科举制为基石,徐谓礼文书中就有许多关于漕试、省试等人才选拔的内容; 文官政治,以权力制衡为理念,文书展现的人事任免程序,完整体现了南宋官制运作的基本面貌。相对公正、开明的政治气氛, 是南宋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的制度基础。
 
《忠义堂帖》唐建中元年(780)颜真卿告身
 
展览还展出了南宋留元刚编集颜真卿墨迹付工摹勒上石的法帖——《忠义堂帖》,收录了唐代颜元孙、颜昭甫、颜真卿、颜允南父颜惟贞、母殷氏等的告身,其中建中元年(780)颜真卿告身在书法史上声名卓著,大历十二年(777)颜真卿告身则真实地保持了唐代告身的原样。
 
《忠义堂帖》中唐大历十二年(777)颜真卿告身
 
南宋政务运作制度
 
宋代官制变迁主要分为北宋前期和北宋神宗元丰改制后两大阶段,南宋官制属元丰官制新阶段。皇帝处于权力核心,宰辅与枢密院是皇权的分工,中央机构以“三省六部”为职能运转部门,中央权力通过路、州(府、军、监)、县各层级地方机构贯彻到民间。
 
南宋的“三省合一”制度,在告身文书流转中得以体现。一道告身反映出一时的行政运作流程与职官信息,而整个告身文种的形态变化,正是唐宋国家政治结构与官员体系变迁的反映。
 
(本文图文资料由浙江省博物馆提供)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国际博物馆日|天津博物馆:辽金时期的“交融肇兴”
下一篇:没有了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