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展厅布置得曲径通幽,观众仿若置身于一座精致的江南园林,亭台楼阁、白墙黛瓦、连廊漏窗,甚至还原景布置了文人书斋,尽显典雅精致的江南韵味。位于序厅最显著位置的是一个四米多长的展柜,展柜内展出的是《康熙南巡图》(第7卷)粉本。
据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副研究馆员谷娴子介绍,之所以将《康熙南巡图》放在序厅位置,是为了开门见山告诉大家江南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此次展出的《康熙南巡图》第7卷粉本全长30多米,可说是一幅巨卷,这次上博也是专门为其定制展柜,展出4米多长,竭力呈现当时盛景。历史上康熙皇帝曾经6次南巡,他在第二次南巡结束之后,召集了很多江南的画家来共同绘制当时的康熙南巡的盛典。
据谷娴子介绍,《康熙南巡图》的定本一共有12卷,分散于世界各地 ,上博此次展出的是第7卷的粉本,表现的是从无锡到姑苏的这一段的繁华盛景。
“因为粉本是一个比较概括式的稿本,所以上面的人物画的比较粗略,尤其是康熙南巡图一定要有康熙,可是在这一卷的粉本里面却没有康熙,只是用一个华盖来示意它的位置。”“遗憾的是康熙南巡图第7卷定本现已经流散到海外,因而这一卷也显得格外珍贵。”谷娴子说。
绕过序厅,展览将分为“悬古垂文——我欲因之梦吴越”、“安礼达生——何妨吟啸且徐行”、“铸业铭志——文采风流今尚存”、“雅意闲趣——南国古来风物好”、“怀器鸣棹——直挂云帆济沧海”五大板块,190余件器物讲述江南故事。
“悬古垂文——我欲因之梦吴越”,意在溯本寻踪,以河姆渡文化骨耜、良渚文化玉项饰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吴王夫差鉴、越王者旨於睗剑、王羲之《秋月贴》、唐代虞世南《大运帖页》等展现江南社会民风由尚勇至崇文的转变;“安礼达生——何妨吟啸且徐行”,由“五礼”入手,以良渚文化鸟纹玉璧、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地出土原始瓷仿青铜器、三国•吴朱然墓出土宫闱宴乐图漆案等,表现江南“仓禀实而知礼节”;“铸业铭志——文采风流今尚存”以五代十国•吴越钱镠银简、明代唐顺之《草书杜诗卷》,明代蔡世新《王阳明肖像图轴》、清代恽寿平《花卉册》、清代龚贤《江村图卷》等文物展现江南人物,讲述江南“诗性”之外的责任、思想与气节;“雅意闲趣——南国古来风物好”以清代任薰《愙斋集古图卷》、五代董源《夏山图卷》、元代倪瓒《汀树遥岑图轴》、明代文徵明《江南春词意图卷》等,再现古代江南文人的诗书画印创作;“怀器鸣棹——直挂云帆济沧海”以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和上海文物、艺术品为主,阐述海派文化与古典江南之间的关联。
据谷娴子介绍,展览中与江南相关的书画作品也是非常出彩的,其中尤为值得一提如王羲之宋拓本《行草书秋月帖页》、清代任薰《愙斋集古图卷》、五代董源《夏山图卷》、明代文徵明《江南春词意图卷》等。
《秋月帖》是王羲之信笔回复友人盛夏问候的一缄书札,行草书,因起首的第一句为“七月一日羲之白”,又称《七月帖》。“七月一日”在古代历法中是立秋后第一天,古代墨客骚人于这天多有感时悲秋之作问世,王羲之自也不例外,“忽然秋月,但有感叹”之语可证。
“东晋的衣冠南渡对于江南文化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王羲之祖籍在琅琊,如今的山东临沂市区,在南迁中,他从山东去到了江南,即现在的浙江绍兴地区。巧合的是这封《七月帖》就是王羲之移居绍兴后所写。”
“东晋以后,江南也变得与前不同,人文荟萃,雅士代出。以书法为例,至东晋,“四大家族”王、谢、郗、庾书法著称于世;以绘画为例,以顾恺之为首的“南朝三大家”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诞生,为后世画坛树立了不朽的丰碑。”谷娴子说。
清任薰的《愙斋集古图卷》分为上下两卷,此次展出的是上卷。画幅中央盘腿坐于榻上的主角是吴大澂,吴湖帆祖父,他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和收藏家,可以看到他和客人对坐交谈,周边环绕的全是他的珍藏。“吴大澂早年在西安以百金购得一件周代的青铜鼎,释出该鼎铭文中有一个‘愙’字,所以他把这个鼎叫做‘愙鼎’,自号‘愙斋’。”
“在古代的文人生活当中,文士时常在书斋里面做一些很高雅的事情,比如写字画画、鉴古藏珍都是重要的日常消遣。吴大澂过眼的文物珍品大概有上万件,其中是以青铜和古玉为主,《愙斋集古图卷》上面部分珍品他都做过题辞考释,图后附部分青铜器及铭文的墨拓。” 通过这幅画卷,也反映了古代江南文士闲适雅逸的生活状态。
作为吴中文人描绘江南的典范,文徵明的《江南春词意图卷》是与江南主题最契合的一件作品。该卷是文徵明以倪瓒《江南春》词意所作,描写出江南春景木叶初碧,草长莺飞,一片旖旎景象。描绘此卷时作者时年六十一岁,正值画风醇熟之时。
“景物描绘极为精致细腻,树木造型简单而优雅,用笔虽细却蕴含着郁勃的生机。赋色承袭了赵孟頫小青绿方法,尤为淡雅秀润,结合细致的笔墨,使画面仿佛笼罩在淡碧色的轻岚薄霭之中,充满了迷离又欢欣的盎然春意。”
卷后还有吴中文人沈周、祝允明、杨循吉、徐祯卿、唐寅、蔡羽、王宠、袁褧、文嘉、文彭、莫是龙、杨文聪等十数家题跋。
五代董源《夏山图卷》在此前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上曾短暂露面,极为珍贵。董源是南唐画院的画家,在《宣和画谱》中将其称为江南人,画幅所绘亦是夏天江南的景致。据悉,由于年代久远,文物脆弱,出于文物保护需要,《夏山图卷》仅展一个月。
除了“阳春白雪”的书画、篆刻等,江南也有“烟火气”。茶、酒、香、花等“四般闲事”滋养了江南生活里的精致典雅,犀角、竹刻、砚、墨、刺绣等雅玩体现了江南造物里的匠心文意,皮影、说唱本、首饰、红陶、紫砂等构成了江南日常里的闲情偶寄。
古琴是中国文人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表征之一,展览也展出了一把明代古琴——计元儒琴,为晚明斫琴名手张振修造。它是仲尼式的琴,所谓仲尼式传说是孔子所创的,琴身通体没有什么装饰,整体的风格是含蓄大方。古琴从周代就已经有了,明代非常兴盛,上至皇家下到民间都非常热衷于去习琴造琴,文人士大夫即使不善琴操,亦家蓄一床以示风雅。
本展中展出的骨角器和竹雕文玩也可说是非常江南。因为江南盛产竹子,文人士大夫很喜欢竹子。竹子中空,一节一节,寓意虚怀、高洁,成为君子的象征。如展柜中一件朱稚征“竹雕高士图笔筒”,主体部分雕了一位高士,右手拿笔在蘸砚台的墨汁,在松树间回头向后方望,不远处有两只蝙蝠,寓指“福在眼前”。
“福在眼前的题材在明清时期的很多工艺美术品里面都能看得到,我们把它称为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个竹雕作品的作者朱稚征是嘉定地区非常重要的竹雕艺人,他和父亲朱缨,祖父朱鹤都是当时的竹刻名家,并称嘉定‘三朱’。”
此外还有戏曲专柜,表现的都是江南地区的戏曲。如展柜下方陈列的是上海明代墓葬出土的成化说唱本,上方是馆藏的浙江海宁的皮影人,旁边配以景德镇窑的青花花觚,花觚上描绘的是《西厢记》崔莺莺送张生赶考的桥段。
“成化说唱本也非常值得一提,从南朝民歌《采莲曲》开始,江南地区对戏曲已经很重视了,到南宋的温州又发展出南戏。当时纸质的剧本我们很难得看到,这是为数不多的出土的一套。”
展区的最后一部分展出的《《姑苏繁华图》长卷跟序厅的《康熙南巡图》可谓遥相呼应。
江南的历史有几段非常重要,即以南京为中心的六朝时期,以杭州为中心的宋元时期,那以苏州为中心的明清时期。展品《姑苏繁华图》称为研究苏州的百科全书。“它表现的就是明清时期苏州的城镇风貌,有人细细的数过这上面的人、建筑、桥梁,画了1万多个人,400多座桥。”
“这幅画上有200多块商家招牌,反映的是苏州当时商品经济的繁盛。”谷娴子说,“值得一提的是,画上的商铺不仅售卖江南本地的土产,还卖外地的一些名产,甚至还有海外的物品。”所谓“经济繁荣之地必为文化繁荣之所”,通过这幅图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当时江南人的生活一定是相当富庶的。
“展览最后部分着重讲述上海,回顾唐宋时期吴淞江南岸的著名贸易港青龙镇、明代以后新开黄浦江入海口并兴建的上海城,最后以吴湖帆《层岩积翠图轴》、刘海粟的《青绿山水图轴》、颜文樑的油画《黄浦江夜航图》为结尾,仿佛海派文化继承了古典江南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最终中西合璧、走向多元。”谷娴子说。
江南文化研究、上海史研究专家熊月之曾谈及“江南文化与上海文化两者间的关系”,他认为:“上海是江南的一部分,上海和江南的关系就是一个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所以江南文化当中,有各种各样的,就是浸润着江南文化的特点,但是上海文化它又有自己地区的特殊性,有自己的地方特点,这就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