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6月7日电 (张婧 高莹)选木、凿眼、拉卯、做榫楔、架辐条……78岁老兰州人段怡村手工制作黄河水车已有30多年,从小在黄河边听水车轰鸣声长大的他说,“顺着上游河水的冲击,木制车轮徐徐转动,水斗依次舀满水,随轴转动至最顶端时,桶口向下倾斜,水倒入掌盘,再流入木槽,自高泻下引入水渠灌溉农田。”
黄河水车是一种农田提灌设施,其外形挺拔壮美,结构疏密有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在兰州,虽说黄河穿城而过,但由于河岸距河面落差较大,早在明朝时期,两岸民众吃水靠肩挑驴驮,更没办法用河水灌溉农田。
兰州水车的创制人段续深感当地农民屡遭干旱之苦,于是自备木料、聘请工匠、绘制图样,创建出后人俗称“祖宗车”的第一轮兰州水车。此后,兰州黄河两岸农民均依式仿造,用水车浇灌农田,收效显著。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兰州就有水车252轮,提灌面积达10万余亩,如巨龙之阵,十分壮观。
段怡村是段续的第20代孙,他说,水车浇灌节省人力、畜力,不仅成本低,还好管理。比如,直径18米的水车,定期在轴承间上点机油,一昼夜就能灌溉土地300亩。然而,自电力灌溉技术普遍应用后,水车逐年减少,制作者后继乏人,面临濒危状况,对黄河水车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祖辈流传的老手艺,丢了可惜。”段怡村家族世代制作水车,除了生计需要,做水车更成为他们的家族文化代代相传,但在其父亲辈,由于受电力灌溉技术的冲击,手工技法面临断代危机。
为了不让这份技艺永久消失,在上世纪80年代末,段怡村开始走街串巷,请教当地老工匠,通过搜集文史资料的方式,遵循祖辈工艺制作工序,整理出一整套古老水车制作技法和诀窍。
随后,他在家翻箱倒柜,找出锤子、锉刀、尺子等一整套制作工具,从分析水情岸势、选用木料、设计图稿开始,研究古老水车的构造原理,并对其了如指掌,虽不乏失败经历,但几经修改图纸和返工,最终由小到大、从易到难,运用古法制作出一架架外观精美、榫卯构造的兰州水车工艺品。
随着水车古法工艺的保留,段怡村的手工技法也愈加精良,“无论是从匀称实用的结构美学,还是结实灵活的几何力学考虑,光一架水车的轮子就需要500多个木料配件,完全使用榫卯构架,制作楔子的角度和切面也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他还说,选料要根据水车不同规模而定,大水车采用俄罗斯樟子松、红松木,而小型水车则使用枣木、核桃木、香椿木等,如此才能避免水车因受热胀冷缩而导致榫楔散架不牢固的问题。
对于黄河水车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段怡村来说,将这份祖辈流传下来的手艺继续传承下去,是他近20多年来所专注的事。后来,在当地官方的支持下,段怡村还设立了黄河水车制作技艺传习所。
目前,传习所共有学徒10多人,其中,包括他的儿子段祖宏。当中新网记者走访该传习所时看到,他们父子2人正在工作台制作楔子。
“如今,对于走向商品市场的黄河水车来说,其观赏功能已经逐渐取代原有的灌溉功能,为了让这门老手艺流传下去,秘诀就是古法技艺。”段祖宏表示,自己向父亲学习制作黄河水车已有10年时间,相对于一度迎合市场而批量制作的生产商来说,他们的工艺更加追求品质。
段祖宏说,即使不使用一个螺丝、一颗钉子,也要让水车严丝合缝。同时,古法制作废工、废料,又耗时,但只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和风沙打磨的水车,才是蕴含手艺背后文化的古法传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