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场馆要生存,房租、物业费一样得交,怎么办?压力之下,Blue Note的老板想转型餐饮,开放麦克风,让来吃饭的顾客登台开麦,享受最棒的现场设备和职业乐手live伴奏。做决定之前,他打电话给李宗盛,问这样合适吗,会不会太掉价?老李是当时牵头Blue Note开进中国的人,他答:“完全没问题,就这么做。先活下去,情怀放在后面。”
上海Blue Note复工至今,苦乐参半。员工裁了不少,剩下的一人顶好几份工,但总算再努力一把就快能收支相抵。
以下是Blue Note上海市场部负责人小计的自述。疫情发生后,她成了光杆司令,还兼任艺人管理(就是找人来演出)、现场接待(向夜店学习怎么招待来唱歌的客人)、视音频素材整理(帮唱歌的客人拍视频然后Airdrop发给他们),等等。忙成狗,工资还打了折扣,但小计挺开心,“都是以后可以讲、可以写出来的故事”:Blue Note上海店5月22日开门。老板说,开业是为了抵扣人员运营成本。
现在国内演出不能做,海外的什么时候能做吃不准,只能改变定位,不再是爵士演出场所,以餐饮出发。
我们现在主打上海绝无仅有的现场K歌体验。最近一直在找乐队,找到两组可以当晚上6-9点的驻场乐队。一支是本土的RJ爵士大乐队,目前每天会安排三重、四重和五重奏现场演出。疫情后他们在育音堂也演过了,我们正在策划Big Band之夜。还有一批乐手是国外音乐专业的留学生,大部分是伯克利的大二、大三学生,现在因为疫情无法返校,只能在家里上网课,就喊他们来登台演出。
一开始,我们几个心里很难受。Blue Note的忠粉在微信后台表示不满,可能是爱之深责之切,说我们现在没有门槛了。有些爵士音乐人也有意见,他们普遍把爵士看得很高雅,觉得以前这里有大师表演,那么神圣的舞台,想来演都演不了,现在怎么变成谁都能上去唱歌了。这批爵士音乐人就不太来了。这里本来是看大师演出的舞台,并没有切磋较量的社交氛围,加上上海其它几家爵士Live House都开了,有场子让他们去表演,去jam玩。
6月19日晚,RJ爵士乐队现场演出
老板一开始心里也纠结,就给李宗盛打电话,因为当初是李宗盛牵线把这个品牌引入国内的。老李就跟他说,完全没问题,就这么做,要先活下去,情怀放在后面。以前我们是爵士演出为主,餐饮为辅。现在主打餐饮,但是没费用推广。我也问过大号的推广费,比疫情前还贵。就算是2.5万的打包价我们现在也拿不出手。怎么办?只能靠人际传播。
反正人际传播到现在,真的会有效果,吸引到爱唱歌的人。同样是聚会,撤掉很多桌之后这里更宽敞了,人与人之间分得开,比较安全和舒适。
疫情之后,房租和物业的压力很大,只能大幅裁员,用餐饮赚来的钱养活剩下的员工。前台、保安都去考了健康证,然后转型做服务员。
比如我,现在Blue Note上海市场部只有我一个人,要做市场,还要做艺人管理,现场接待,视音频等素材的整理。我真的去向夜店学习怎么给来唱歌的客人拍视频,拍完Airdrop给他们。闲了就去其他夜店、酒吧看看,学学别人的文宣是怎么做的,疫情之后反而很多类型的新店开起来了,夜生活市场也细分了。
虽然员工工资比疫情前打了折扣,但是现在人流慢慢起来了,再努力一把就能收支相抵。Live House,最容易发生故事的场所。看完一场演出,谁都会装回家几个故事或故事的端倪。即使暂时没有正常的演出,由观众上当充当舞台的主角,Live House的本质也不会改变。
Blue Note记录了复工后的9个观众登台的瞬间。他们来自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职业,甚至不同的国家,却在同一个舞台唱了一支心仪的歌。
以下9个瞬间来自“BlueNote爵士乐俱乐部”微信公众号。
1、她们是:热爱音乐的新萌@ Blue Note Shanghai
5月23日,上海店复工的第2天,两个瘦小的姑娘带着一个大行李来到店里。等到九点,答案揭晓——原来她们是音乐搭档,趁此次舞台开放,特地带来了自己的键盘,开始了“近期最勇敢的尝试”,她们是迎新和小伙伴丹妮,“希望Blue Note越来越好,坚信好的东西一定会用自己的生命力以各种新的方式焕发生机与活力,自己也会把爵士钢琴和人声继续学习下去。也真心希望有更多热爱音乐的人能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里,用音乐带来更多开心的愉快的甜美的力量。”2、他们是:开香槟带吉他的日本人@ Blue Note Shanghai
上海店复工第二周,上本先生携夫人来店,“Blue Note能够重新开业,这让我很感动。一起加油!”他请全店的客人喝了香槟,气泡升腾,满堂举杯,庆祝这一次重逢!来BN的日本友人很多,之前旅居北京的X先生,一直是Blue Note Beijing的常客。去年底也搬来了上海,一知道上海店重新开业,也带上了自己的吉他,为现场观众献上了自己的歌声和祝福:“中国加油!日本加油!人类加油!”
3、他是:预知明天的神秘客@ Blue Note Beijing
北京店复工的第一天,我们怀着兴奋又忐忑的心情迎来一百多天以来的第一批客人。在观众可以自由登台献唱的Open Mic环节,一位客人拿起麦克风说:“这个舞台曾经至少有五次让我震撼。今天是这里重新打开大门的第一天,我一定要来,并且献上一首歌,送给这里和这里的你们——《明天会更好》!Blue Note 加油呀!”
4、她是:不孤单的“养鸽人”@ Blue Note Beijing
这个女孩上台之后说:“本来我此时此刻应该在约会的,但是被放了鸽子,所以临时决定来到这里。我知道,这里会有很多朋友,嗯,我不孤单。”5、她们是:年龄最小的“歌手”@ Blue Note Beijing
这对小姐妹赢得满堂喝彩!弹琴的是姐姐,叫饭团,唱歌的是妹妹,叫雪糕。Blue Note历史上登台表演年纪最小的演员!6、他是:冲出厨房的猛男@ Blue Note Beijing
复工第一天,北京店的总厨老韩激动地从厨房跑出来,挥舞着荧光棒,大喊“119天后我终于看到客人啦!”7、他们是:热爱爵士的Vocal赤子@ Blue Note Shanghai
近两周,在OpenMic总能遇到高手!5月30日,Arvin在台上的一曲经典爵士情歌惊艳全场,一问之下原来他是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已经拿到了伯克利的Offer,之前困在家里上网课,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毕业季。而他的爵士人生刚刚起步,这次也是在父母的鼓励下,来到家里附近的Blue Note 。在蓝色舞台表演是他的第一步,也是他一辈子值得回忆的故事。伯克利的学子很多,学姐Jade在本周三再次来到Blue Note,这一次有朋友和家人的陪伴下,在OpenMic即兴了一曲《Fly Me to the Moon》,声音甜美却富力量,这些赤子们是音乐后浪,未来可期。
8、他们是:能歌善画的好基友@ Blue Note Shanghai
恢复营业的Blue Note真的是老朋友相聚的不二选择。但昨天有桌客人不一样,除了美食美酒,桌上还铺满了画笔!原来他们来自上海速写,一群志同道合多才多艺的朋友们。阿达当天画下了许飞宇的速写,其实他们之前就来过,画笔震撼了BN团队,OpenMic时,同行的Rolando有备而来,带了自己的口琴吹奏,又是一曲不一样的《Fly Me to the Moon》。9、他们是:市集上的蓝朋友们@ 上海黑石公寓·幸福集荟
“我看到你们在这里,我特地过来的!”这是旅居上海的Richard,家住徐汇,特地骑车赶来支持BN“摆地摊”。“我要买些黑胶,但不能多!太太要骂的。”他之前住过仙台、东京,也是个资深爵士迷,“开幕那天我来了!Kamasi太炸了!”话音刚落,BN摊主就送了他Kamasi的演出海报,他受宠若惊,“带太太来,店里见!”那天还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还有台湾、香港同胞。他们都在Blue Note摊位前驻足停留,享受片刻爵士午后时光。得知BN复工也很开心,这段时间闷在家里,好久没听音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