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谷川祐子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其次,未来的城市是全球化和当地化、后殖民与后现代主义的混合体;许多艺术家把艺术与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这样的特点占据了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后现代时期。然后我们聚焦了一些艺术的具体特质,比如轻盈、速度、震荡、透明,还有视觉、声音与观点的多样性、集体。我们认为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特质,也都与后现代和新千年相关。而且我们觉得这些特质不局限于视觉艺术,同样适用于建筑设计。我们还要思考这些特质的发展趋势怎么样?在其背后驱动这些趋势的理念有哪些?这些都是我们思考博物馆如何发展的出发点。博物馆构想应该基于这些问题与理念,而非重复纪念碑的形式或某种象征性的想法。金泽21世纪美术馆
相比千禧年之初,我们当下正处于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这是后互联网的时代,分崩离析、分裂主义,还有生态意识是它的特点。所谓的人类世,意指人类主宰大自然,导致不剩下多少纯粹的自然了,因此又有了“云图景”(cloudscape)这一概念,人们虽然住在家里,却在根源上与森林有亲近的联系,出现了一种新的微关系,新的互动状态。此外,作为材料的信息也是一种重要的现象,即新物质主义。谈到信息,现在的年轻人也经常会思考信息,甚至把信息当作一种新的材料。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此外还有新的感知能力与超级对象。许多事物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比如大数据、环境污染,这些事物就是所谓的超级对象。因为我们要创办美术馆,应该考虑我们需要怎样的设备、怎样的空间、怎样的文化项目置于其中。有了一切必要的元素之后,我们需要具体地分析。金泽21世纪美术馆即将落成时
这张图很壮观。这座城市比较古老和保守,不过有着很丰富的文化,金泽有五十万人口,也有很多这样漂亮的场馆作为城市的特色,图中显示的就是这座美术馆快落成时的样子。整个场馆是高度开放的,每个房间的应用方式都很灵活,有时候展厅A和展厅B是组合在一起的。这是一种有机的方式。而且我们没有设置固定的参观动线,观众可以自由走动,在自己的需求和好奇心之下,选择自己的参观路线。这也是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有灵活性,每个观众可以自己决定想要怎么参观。可以看到入口的设计非常简洁,因为我们想让观众感觉就像是去别人家里做客一样,目前大多数场馆都做得让观众感觉像是巨大的纪念碑,而我们这里没有上下层级之分,完全是用一种平等的横向架构来欢迎观众。金泽21世纪美术馆
金泽21世纪美术馆的馆藏主要是后现代的艺术作品,但是有些也来自1960年代以及战后时期,重点还是1980年代之后,也就是后现代时期,覆盖范围包括设计、雕塑、时尚,以及建筑模型。安尼施·卡普尔作品,金泽21世纪美术馆
因为我们当下处于疫情期间,许多艺术活动都转到了线上。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许多人都在讨论从多屏影像获得灵感,然而当这类作品在美术馆展出的时候,美术馆的展厅就像黑箱子或是影院一样,美术馆变得不再可见。但现在这种观点应该终结了,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创造一种非常灵活的网络环境,让艺术能够随处可见,这才是重点。妹岛和世
詹姆斯·特瑞尔作品,金泽21世纪美术馆
我们还考虑了美术馆的灯光,许多艺术家喜欢采用自然日光,这也是最美的光源,与此同时,也有许多艺术作品采用投射光源,也就是人造光源。我们需要准备一间暗室,有的时候还需要利用人造光源制造出一些颜色。艺术家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色彩效果,有时候房间还可以全黑。徐道获作品,金泽21世纪美术馆
这是艺术家徐道获的作品,很漂亮,这是最大的一个展厅,艺术家运用纱网以及空置的空间本身,就实现了一种无限的感觉,在这有限的空间中营造了一种无穷无尽的感觉,好像与天空和宇宙联通在一起。艺术家让我们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感受空间。日比野克彦作品,金泽21世纪美术馆
这是日比野克彦的作品,让我感觉非常惊艳,因为这是一部为儿童设计的以花为主题的作品。整个美术馆完全被花覆盖,如果只是覆盖外部的样子我还可以想像,不过我完全没想到美术馆内部也能这样实现。整个美术馆的外墙都是透明玻璃,虽然是透明的,但依然能体现出自己的存在感,但这面绿幕却让透明玻璃消失了,屋顶就像兀自漂浮着。在展馆外部也有同样的体验,这种体验让我感到很赞叹。因为日比野克彦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空间,虽然空间实体并没有改变。这个例子也是想说明,美术馆本身并不会移动,不过通过许多不同的合作,美术馆通过艺术能表现出许多她的建筑特质,我也希望展馆可以很好地承载、表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