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凝视日常之美的这些画家与策展人

2020-11-30 11:31  澎湃新闻   - 

92岁的英国艺术家、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院士菲利普·萨顿尽管一只眼失明,却在疫情中格外高产,只有画画,才能让他回到记忆中的童年,新的职业身份也让他仍旧保持创作活力。
 
在美国,艺术家野口勇近日成为首位进入白宫收藏的亚裔美国艺术家;在上海,女画家张平迎来个展,她在安静无声的日常中,磨练出物品的“微光”与个性;策展人林叶则邀请14组艺术家凝视日常生活,发现平凡里的美,汇集成一场展览。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人物及热点事件。
 
英国布里德波特 | 艺术家菲利普·萨顿
 
92岁开启新的画廊事业菲利普·萨顿

菲利普·萨顿

近日,92岁的英国艺术家、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院士菲利普·萨顿(Philip Sutton)在布里德波特开启了他职业生涯的新阶段,成为了一名画廊主。
 
萨顿大约于50年前进入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其作品收藏于泰特美术馆以及英国政府艺术收藏中心等机构。从2020年2月起,由于疫情,他没有机会在展览中展出自己的作品,于是决定自己开设一家画廊。
 
“这是有意义的,”萨顿说道,“疫情隔离期间,我有两个展览被取消,它们也不可能重新开放,因此,我决定在自己的空间以及网上展出我的作品。”
 
在女儿与孙女的帮助下,萨顿的画廊将于12月3日在布里德波特的圣米歇尔艺术与工艺中心(St. Michael’s Art and Craft Quarter)开放。菲利普·萨顿的画作

菲利普·萨顿的画作

在隔离期间,萨顿连自己的家人都很难见到。“这有点像是囚禁在狱中,而绘画成为了一种解放的体验。”他说道。天气好的时候,他可以利用自己的花园,把那里当作一处户外美术馆,将自己的绘画摆在那里,让路人参观。
 
萨顿有一只眼睛失明,但是在过去的八个月里,他非常高产,越来越多的油画出现在他的家中。“现在我所拥有的只有我的小花园了,但是那里到处是小鸟,鸟儿也因此成为我近来绘画的对象——这将我带回了我的童年,大约八九岁的时候,我居住在伦敦东区,我的母亲每年圣诞都会给我画知更鸟。我感觉又回到了原点。”(文/钱雪儿)
 
美国 | 艺术家野口勇
 
成为首位进入白宫收藏的亚裔美国艺术家野口勇

野口勇

据《艺术论坛》报道,近日,野口勇(Isamu Noguchi)的作品《地面框架》(Floor Frame)进入白宫玫瑰园展示,他也因此成为第一位被白宫收藏的亚裔美国艺术家。野口勇《地面框架》雕塑

野口勇《地面框架》雕塑

这件由两部分组成的雕塑是他极简、抽象、生物形态作品中的典型代表,曾在1968年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回顾展中展出。作品由黑色铜锈和青铜制成,金属横条似乎逐渐陷入地面,但又有一小段在不远处重新浮出。
 
白宫历史协会今年3月以12.5万美元从拍卖行购得该作品,随后将其赠送给白宫,作品陈列于花园东侧露台,意在与花园西侧的椭圆形办公室所象征的权威相平衡。
 
出生于洛杉矶的野口深受日军袭击珍珠港以及随后美国对日裔美国人进行拘留的影响,这些事件促使他与种族主义抗争,努力提升人们对日裔美国人所作出的贡献的认识。虽然由于当时居住在纽约而免于拘留,但野口勇仍自愿在亚利桑那州的拘留中心呆了一段时间,以示抗议,并希望利用艺术和设计为被拘留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虽然他认为自己的努力失败了,但这段经历影响了他后来的创作,从雕塑到家具,再到花园和桥梁,他最终成为美国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
 
总部位于纽约长岛市的野口勇基金会和花园博物馆馆长布莱特·利特曼(Brett Littman)承认,雕塑的购藏充满了政治气氛,他对《纽约时报》说:“对我们来说,关键是这件雕塑将在白宫永久展出。政府来来去去,但艺术作品依然存在。我们确实感到自豪,我们认为野口也会感到自豪。”(整理/畹町)
 
上海 | 画家张平
 
在安静无声的日常中,画出物品的“微光”与个性张平

张平

近日,“微光——张平个展”在上海临港当代美术馆举办。张平自小在新疆长大,对诸多事物有天然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她还自学了18至20世纪的近现代哲学和禅宗思想,对于空间、时间、生命、事物的特质及其相互关联有着愈发敏锐的觉知和独立的思考。
 
微光系列的作品,大都是张平工作室里的某张老沙发,一盏烛台灯罩,或者是一把粘满颜料的旧椅子……都是点点滴滴,稀松平常,作品最大的优点是安静,无声,又似乎有什么隐隐略去的话语。张平《打盹的小女孩》

张平《打盹的小女孩》

在策展人项苙苹看来,张平的新作让人看到,物品有自己的个性。自古中国文人偏爱奇石、砚台、印章等器玩,只因物品皆有其性格和德行。这些器物虽不能言语,却比任何人都长久地相伴左右,与主人气息相通,潜移默化着身边的人。大到建筑物,是一个城市的品格,小到案头摆件,是一个家庭的品味。周作人甚至说:“自己的书斋不可给人家看见,因为这是危险的事,怕被看去了自己的心思。”虽不免极端,但实在是因为物品的个性即是主人的个性,会暴露主人的秘密。
 
“张平给自己的物品作画,其实是在给自己画像。在今天,人们和物品之间多是不断买买买、扔扔扔、换换换的关系,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已成往事。人们拥有了大量物品,却很少和物品之间有亲密的关系,仍然无法拥有快乐,亦从未见出品味,甚至人变成了物的奴役,比如那些‘阔少名媛。’”策展人说。
 
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1月20日。(文/畹町)
 
上海 | 策展人林叶
 
邀请14组艺术家凝视日常生活林叶

林叶

近日,展览“你会相信你的眼睛”在上海榕异美术馆举行,展览由林叶、施瀚涛策展,14位(组)来自中国与日本的艺术家特邀14位(组)艺术家参展,他们以摄影与艺术创作为媒介,来反思和凝视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平凡的方式重构平凡的日常生活。他们有的以自己的生活空间作为触媒,通过摄影来触发生活中的偶然性与戏剧性;有的以自己的身体为中介,去确立自我与生活的关系;有的将视线投向自己的至亲好友,通过反复的凝视把握亲密关系中的某种模糊状态。“你会看见自己的眼睛”展出现场

“你会看见自己的眼睛”展出现场

“本次展览希望通过摄影和艺术的方式来重新回望并审视现实生活,进而具体而实在地理解深深地扎根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形象,实现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林叶解释道。在他看来,日常生活是一种“不存在的存在”。我们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时空,妄图从中获取些许的刺激与快感,然而最终却又不得不再次回到平庸的、无聊的、仿佛什么都没有似的生活中去。“不过,当我们转换一种心态,接受日常生活的根本状态,不被消费主义、奇观意识所误导,就会在平凡中发现不可见的、难以言说却实际可感可知的美好。”而摄影与艺术恰恰是能够让这些隐秘而不可见的灵动奇迹可视化的媒介与可能。
 
林叶,艺评人、译者,现居于上海与东京。主要从事视觉文化的研究与摄影理论翻译工作,译作有杉本博司文集《艺术的起源》、《现象》、《日本摄影50年》、《私摄影论》等。(文/钱雪儿)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影像中的不屈意志,“阿尔勒摄影季”26场展览集美集结
下一篇:没有了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