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15日电(记者 张曦) 黄奕走上舞台,开始“自黑”与吐槽。她提到了自己失败的婚姻,也精准吐槽了台下嘉宾事业上的各个槽点,引发全场爆笑。
这是《吐槽大会》第五季的场面。这个节目输出了一大批脱口秀人才,包括李诞、王建国、池子、程璐、思文等。但也一度因太多明星故意“自黑”而遭到网友吐槽,获别名“明星洗白大会”。
制片人白洪羽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吐槽大会》是一个嘉宾之间相互调侃、用幽默的表达传达正能量观点的节目。
这个节目走到了第五年,会有什么改变吗?
《吐槽大会》的走红
时间回到2017年,《吐槽大会》正式诞生。
这档节目脱胎于《美国喜剧中心吐槽大会》,采取的形式是先由一群吐槽嘉宾对主咖进行吐槽,最后主咖上台反击。
彼时脱口秀在国内还未发展壮大,网友第一次发现,原来明星的这些“黑料”不仅可以摆到桌面上来说,还可以当成笑话说。
也有人觉得,这档节目有一点点的冒犯,但脱口秀的核心就是“冒犯的艺术”。在很多网友看来,说得精妙才是吐槽,否则就是人身攻击。
目前,《吐槽大会》前四季的总播放量超过了85亿,白洪羽觉得节目带动了线下实体演出产业和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然而,走红的背后,这档节目的槽点也在不断增加。不少明星把“黑红也是红”当作目标,登上《吐槽大会》舞台,希望通过自黑让观众“黑转粉”。
比如黄圣依在节目里回应了《我就是演员》中那段“海娃死了”的表演,她说这是自己的喜剧代表作;又比如杨超越,直言看到锦鲤图就会点举报,举报原因就是封建迷信。
这些“自黑”,在一定程度上博得了一定的好感,同时也引发争议。有评论认为节目成为了宣传的工具,而明星们在吐槽上也避重就轻,最关键的是,喜剧效果在减弱,节目好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
吐槽的界限在哪里?
《吐槽大会》的关键点在于吐槽。作为脱口秀节目,关键的一点是:冒犯的界限在哪里?
这档节目吃过界限的亏,因低俗下架整治,也尝过套路的苦,嘉宾在台上叭叭叭地说,弹幕里却一致认为“很无聊”“太洗白”。
《吐槽大会》总导演曾表示,“我们不是无底线地人身攻击,而是通过智慧和幽默的方式消解公众人物和观众之间的误会。”
这确实是个不好把握的点,过激会带节奏,温婉又会缺少“爆点”。
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看来,吐槽的边界要做到“笑而无害”,“找出社会的差异和矛盾,主动言说它,主动通过玩笑通过喜剧的方式去化解它,用更轻松的方式去看待它。”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也认为,“吐槽是通过谈话,把一个人内在不愿意敞开给人看的东西揭开来,最后发现这东西没什么大不了,才可以更好地轻装前进。”
脱口节目应该怎么做?
但是,作为一档节目,除了一笑了之还有其他吗?多位专家都指出,节目应该在明星吐槽“自黑”背后,增加更多社会类话题。
尹鸿提到,吐槽要从演员的个体事件上升到社会的普遍性,“让更多人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女性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面对婚姻爱情失败怎么办。”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政策所负责人于秀娟也指出,脱口秀节目的落脚点不能太小,如果太多集中于个人的问题,比如身材、婚姻状态,就会显得琐碎,节目可以从明星入手,但不能是全部的内容,需要带出社会话题。
于秀娟用《脱口秀大会》里的李雪琴举例,“她慢慢悠悠讲那些东西很接地气,有城市打工人的挣扎、卑微,也有成长和喜悦,很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白洪羽透露,《吐槽大会》的第五季也在积极转型,嘉宾的选择上并非全是明星,也会鼓励嘉宾自发说出自己存在的“槽点”来争夺主咖。
他希望节目能让原本看起来无意义的缺点和槽点变得有意义,给予更多人治愈,“这是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把它做优化的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