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有福之州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华人 > 社会 > 正文

疫境中居港少数族裔的守望相助

2020-05-23 11:00  中国新闻网   - 

  (抗击新冠肺炎)疫境中居港少数族裔的守望相助

  中新社香港5月22日电 题:疫境中居港少数族裔的守望相助

  中新社记者韩星童

  3月18日,居港印度人Joyce与丈夫携四个孩子从偏远乡下匆忙前往新德里的机场,试图赶在香港实施防疫新措施前回到香港家中。他们在前一日的新闻中读到,香港特区政府宣布,从19日零时起所有由外国入境香港的人士都必须接受14天强制检疫或医学监察。

资料图:香港。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洪帆 摄
资料图:香港。 中新社记者 洪帆 摄

  临登机,丈夫因身体不适未能同行。谁知疫情瞬息万变,一个星期后印度当局决定全国范围内实施封锁,丈夫的归期变成未知数。

  祸不单行,夫妇二人在香港工作的餐厅早于1月末捱不住社会动荡和疫情的影响宣告结业。Joyce说,每月水电煤气费,加之公屋租金等各类零零散散的生活支出,直逼8000港元,收入却维持零,“积蓄最多撑到下个月。”

  Joyce的情况并非个案,疫情之中人人都在咬牙捱过。她说:“我们(居港印度人)圈子很小,但几乎人人都在问,最近有没有什么工作介绍?part-time(兼职)也行啊。我还算好,会用一些求职网站,也有一些本地朋友推荐,但很多印度人什么都不懂。”

  同为居港印度人的同理心慈善基金共同创办人白俊达,疫情期间接触了许多陷入困难的少数族裔,向他们派发超过5万只口罩、罐头、大米。

  在亲历者与旁观者的双重角色下,白俊达对少數族裔的困难作了更为具象的解释:“经济持续低迷,很多老板炒人第一批先炒少数族裔。他们找工作又难上加难,语言是最大障碍,很多人在香港长大,会讲粤语却看不懂中文,那么餐厅侍应你就做不了,因为看不懂餐牌,最后可以选择的只有送外卖,做清洁,或者去工地。”

  早前,特区政府先后推出两轮合共1505亿元(港元,下同)的防疫抗疫基金,向年满18岁香港永久性居民发放1万元一次性津贴、公共交通费用补贴及保就业计划等,都能够覆盖部分少数族裔。

  在同理心慈善基金创办人黄映红看来,这仅是解燃眉之急。更深远来看,少数族裔群体中文教育资源的缺失,令他们不免继续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难以突破固有阶层。“近年也逐渐有少数族裔成为知识分子,当公务员、医生,但毕竟还是极少数,更多人还是在做体力劳动。”因此,“中期特区政府应该透过多渠道加深社会对少数族裔的认识。长远而言,需要从小学开始设置中文课程。”

  “最好粤语和普通话一半一半,毕竟未来两地融合是大趋势,方便我们北上大湾区经商或交流。”白俊达在一旁补充道。

  黄映红点头认同,又指向白俊达,对记者玩笑道:“我们要买便宜电子产品只懂去深水埗,他已经会去深圳找朋友批发,还自学了几句普通话。”

  白俊达人脉广,不遗余力地为少数族裔和香港社会尽力。他见Joyce失业在家,便问,要一起去做义工吗?Joyce立马答,去,为什么不去。

  他们到湾仔向街坊派发口罩,到老人院表演节目,到检疫中心送玩具给巴基斯坦返港隔离中的小朋友。

  回望疫情初期,Joyce有一次未戴口罩坐在地铁上,有阿婆主动上前询问原因,塞给她一包口罩,叮嘱道:“要戴口罩啊,很危险的。”

  “我们要守望相助”,Joyce用字正腔圆的粤语说出经典的狮子山精神,“无论香港发生什么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这里都是我的家。”(完)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美国侨报:亚裔消费者市场将为美国疫后经济复苏带来契机
下一篇:拉美多国病例激增 印度遭遇飓风和疫情“双重攻击”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