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留学 > 正文

中国学子寒窗苦读十年,也不配进外国留学生专用浴室吗?

2020-12-26 22:08  北美留学生日报   - 

天讨论度最大的一件事儿就是——

 

中国政法大学学生进留学生浴室拿眼镜,被港澳台留学生强行扣押眼镜。

 

老师不仅没有帮忙,还严厉质问:

 

“你有什么资格?”

 

老师质问的理由很简单。

 

作为港澳台留学生专用浴室,没有任何身份的你不得入内。

 

图片
图片

 

外国留学生>港澳台留学生 >大陆学生。

 

这条“鄙视链”讨论得让人有些麻木。

 

声讨之后,只有无关痛痒的道歉和回复。

 

这些质疑和声讨,依旧无法改变中国多数高校对外留学生的“逆向民族主义”。

 

图片
图片
图片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事儿上了好几天热搜。

 

《令人心动的offer》中“逆袭者”丁辉被淘汰。

 

与其他8位素人选手相比,丁辉的背景平平无奇。

 

图片

 

二本非法学本科,华东政法法硕,逆袭到一家顶级律师事务所。

 

他的实习伙伴——

 

北师大本硕,斯坦福硕士王骁。

 

图片

 

美国南加州硕士瞿泽林。

 

图片

 

美国乔治城的詹秋怡。

 

图片

 

两件事儿,其实都有同样的逻辑。

 

其实,大家都非常介意普通人的“失败”。

 

但必须承认,这种“失败”在一天之内发生无数次。

 

“逆袭”的几率会有,但很少。

 

图片
图片

 

同样,大家都非常厌恶“特权阶级”的存在。

 

但我们无时无刻不活在被锚定的“鄙视链”中。

 

有没有想过——

 

如果“特权”叠加“阶层”成为一种常态,这个世界留给普通人的大门将永远关闭。

 

图片

 

63岁的张桂梅老师,刚刚被中宣部评为了“时代楷模”。

 

在这个“楷模”备受争议的时代,张桂梅获奖并没有一声质疑。

 

拿命教书的张老师,堪称这个时代的良心。

 

图片

 

每天凌晨5点,她就像半夜鸡叫的周扒皮一样,督促姑娘们起床跑步晨读。

 

从教室到餐厅,女生们都是跑步前行,3分钟到达,吃饭时间每顿只有10分钟。

 

复制“衡中模式”的理由就是为了“升学率”。

 

“拼了,不停地刷题。

 

人家说刷题对孩子们不好,但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啊。

 

不这样,我们的孩子就去不了浙大、厦大、武大和川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校创建12年。

 

张桂梅走过12万公里山路,走进1300名学生家中进行家访。

 

途中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迷过路。

 

一次旧疾突发、入院抢救。

 

她拉着县长的手问,能不能将自己的丧葬费预支。

 

她想亲眼看着这些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图片

 

张老师永远也想不到,在大山之外的另一个世界,资源多到需要被“浪费”。

 

2012年纪录片《中国门》有一个镜头:

 

北京,阴冷的初冬时节。

 

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面临一次重大的抉择——

 

是留下还是离开?

 

公车站前满是拥挤的年轻人,地铁里一张张疲倦的面容诉说着真实的差距。

 

年轻人和游客一起在天还未亮的时刻涌进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

 

这里是这个国家强壮有力的心脏,然而却给不出任何答案。

 

图片

(繁体字的斗与门十分相近)

 

这是阶层。

 

你能相信,一个家庭一个月务农的收入是300?

 

考上大学,能够在城市有立足之地。

 

鲤鱼跃龙门,是这个家的唯一希望。

 

图片

 

这部纪录片,当时被许多高中当成励志影片,反复播放。

 

他们中有人凭借自身的努力打破困住自己的命运;

 

有一些人,在这座独木桥中被挤下河;

 

有人选择像父辈一样外出打工;

 

有人则选择再熬上一年。

 

图片

(纪录片《高三》)

 

你以为过了高考就跨越了阶层吗?

 

远远没有。


科大表白墙曾经有学生出国后,劝像自己一样的学弟学妹不要出国读phd。

 

从小县城出来的科大学生,一路过关斩将随大流出国读了博士。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

 

严重的不适应和后悔。

 

图片

 

这是铜墙铁壁一般的阶层。

 

出国申请就几乎花费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以后也只能靠“奖学金”度日。

 

没钱买车,也交不到女朋友。

 

眼看从前越来越宽的路,被自己走得越来越窄。

 

所谓的“奖学金”也被他认为是靠着廉价劳动力挣来的微薄薪水。

 

图片

 

2019年,关于这篇帖子的评论甚嚣尘上。

 

图片

 

有人认为:

 

“聪明人反而更可怜,因为大部分时候命运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这种无力感反而更折磨人。“

 

也有人认为:

 

“关键问题不在于‘寒门’,而在于随大流的选择,出国读书这条路真的适合自己吗?”

 

图片

 

此时,豆瓣“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刚开始建组只有几百人。

 

不到两周人数疯涨至两万。

 

很多人疯狂吐槽自己考入985后的遭遇,种种不适应和焦虑。

 

图片

(图源:豆瓣小组)

 

“内卷”成了“小镇做题家”们永恒的话题。

 

社会会不会给一个会考试和做题的人更多的优待?

 

跨越阶层。

 

足够能让一个普通人失去信心,气喘吁吁。

 

如果再加上“特权”呢?

 

图片

 

特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是一个社会针对某一群体的态度。

 

外国留学生也好,中国人也罢,特权在普通人的头顶,再压上一座大山。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到:

 

“我可以被杀死,但不会被击败”。

 

“小镇做题家”中不少人并没有停在哀叹命运不幸的阶段,他们也积极地梳理和分析自己的过往历史并寻找出路。

 

 

尽管无数次失败和碰壁,他们中也还有人坚信“理想未来”的存在。

 

但是特权呢?

 

将最后一盏灯燃尽。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重磅!中国18所高校上榜美国“实体制裁清单”或将影响赴美读研
下一篇:00后斩获斯坦福本科Offer,自认不是鸡娃如何圆梦顶级名校?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