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发生了什么?
房地产
我们这里还在犹犹豫豫,要不要救市?
这不,川普已经确定,要出手救美国的楼市了!
近期,财长贝森特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家报》时提到,川普考虑在今年秋季:
宣布全国住房紧急状态,以应对日益严峻的住房可负担性危机。
这什么情况?
美国楼市从2020年已经张到现在了!
就在我们这里的专家学者智库都说中国楼市不行的时候,甚至动不动举例子说经济周期、人口结构等理由的时候,早就完成城市化的美国楼市,不断创价格新高,跟我们形同“平行世界”。
这次,川普和贝森特提到了一句很关键的词“住房可负担性”。
美联储为了配合拜登金融战狙击我们,迟迟没有大幅降低基准利率,直接的结果是,融资成本过高。
而我们都知道,房地产是最吃资金的,对于融资成本高低极为敏感。
此外,川普家族就是靠房地产起家的,绝对是门清。
过高的融资成本,让很多开发商已经不愿意继续造房子了,大家都摆烂。
其直接的结果是,普通美国家庭渐渐发现,连房租都有点扛不住了,更不要说买房了。
无论我们如何妖魔化房地产,毕竟,工商业文明时代,绝大部分人是住在城市中的。
因此,在任何一个经济体内,房子永远是居民家庭最大的开支,且没有“之一”。
美国更绝,我们的CPI中最大权重是猪肉,美国的CPI中最大权重是“房租”(也可以是月供)。
也就是说,美国整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实则是与房地产深度捆绑,而不是与美股捆绑。
所以,川普这次是下了决心。
既要想办法放缓CPI,为美联储长期低利率布局;又要想办法,真实解决很多MAGA选民的现实住房需求。
这真的“人民总统爱人民”!
此前,川普还一直传出,要逼药企大幅调低药价。
看来,川普抄作业,就真的独缺打击违规课外补习了。
不过,这一点美国也不需要。
因为,美国的穷人早就放弃了往上升的想法,就天天快乐教育,天天觉得自己很自由。
这件事,其实很诡异!
这里,A森必须给大家盘一下更大的背景。
现如今,宏观角度,即将进入“关税战+美联储降息+中国反内卷”的超级组合。
请注意,这个组合,是后续【A视野】很多分析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这个组合,每一个,都在是在刺激全球“再通胀”。
然而,这次,直接三重再通胀压力一起来,这后面美国的第二浪滞胀得多夸张,大家细品。
所以,现在川普要对房地产进行动手,确实是很有前瞻性的。
可以看得出,现在的这个川普班底,能力普遍远超川普1.0时期,极富筹谋能力。
融资成本太高,也会打爆房地产。
这个我们自己经历过,几根信贷红线,开发商集体吐血,后面的情况就是惨不忍睹。
基于此,眼下川普的房地产新政,也暗含了双重底线。
一方面,要加大供给,让更多人可以住上“可负担”的房子,甭管是买还是租赁。
一方面,让房地产重新良性循环,不能崩,因为,房地产至今还是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是不是很熟悉?
川普也在玩“箱体结构”的救市,学名“既要又要还要”。
“可负担”是名义,CPI放缓是里子,用地产投资刺激增长是战略目标。
结合此前的文章分析,大家如今应该也知道,美国不可能这么大的一个盘子,全靠AI投资驱动。
这就像我们,全靠工业投资,也撑不起整个盘子的。
必须要有其它的马车一起帮忙驱动!
美股已经涨成这样,美国楼市的投资能不能做部分替代,这个问题,已经正式摆在川普的桌子上,作为可选项。
况且,这个事业,很符合川普家族的利益,绝对可以让整个家族受益匪浅。
真正研究过美国产业史的人,应该都清楚:
美国从来不会去妖魔化自己的房地产,美国至今还是将房地产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各州政府更是如此。
反观我们自己,正在复制80年代日本的舆情,单边放任全面妖魔化房地产。
日本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因为,投鼠忌器,各种妖魔化房子,日本经济史已经给全人类上了一课。
请注意,下面的逻辑很重要:
你的成本 = 别人的收入
这是由于,经济是一个供需匹配的循环体系。
某些领域的成本很高,也意味着,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可以赚到钱。
城市化时代,每个成功的经济体,住房都是当地居民最大的一块成本,自然也就成了很多人赚钱的重要场域。
我们用猪肉作为CPI最大权重,背后的逻辑是,我们以劳动力生产为导向,这个已经不符合未来中国经济的运行模式了。
当我们把一个个重要的领域抽耳光,看上去短期很多人的生活成本被强势压下去,可是,实际上,也带来了更多人的失业、破产和无奈啃老。
关键是,我们这次更绝。
研究日本90年代的经济史,人家建筑业的增加值,即使是到90年代后半程,都是占据国民经济比重极高。
这是由于,很多地是90年代初期拿的高价地,通过几年的建设,90年代后期逐步进入市场交付。
也就是说,哪怕泡沫经济破裂的日本,也没有出现,像我们的房地产那样,一刀切式断崖。
回过头来,我们从川普2.0施政的不少内容可以看得出:
其实,很多经济问题,具有全球的普世性。
无论是药价、养老保障、财政压力、地产问题、实体不赚钱等,都是差不多的。
这也解释了,为何中美在不少施政思路上,有一些相似之处。
从经济学角度,没有不付出代价的完美政策。
况且,全球创新周期已经完全进入尾部,实体经济就是来不了多少钱,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那么,这个时候,不断的将传统产业轮动式的拿出来,稳一下增长,也就是标配。
居民加不动杠杆,就财政加杠杆;先进产业暂时拉不动增长,那就回归传统工业、制造业和房地产。
这就像打地鼠,哪个领域发不上功,就切换到另一个领域。
本质上,大家都是在拖时间,努力去穿越本轮创新周期最痛苦的阶段。
我们的思维需要切换。
不再能够用动不动10年、20年、30年的跨度去看很多问题了。
在创新周期尾部,就是各种工具,轮动式高速切换。
当然,川普这把梭哈下去,也是赌明年中期选举能否获胜。
如果这么多苦心经营却还不能获得共和党的胜利,那2027~2028年,美国政坛就有好戏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