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闽东之光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财经 > 房产 > 正文

聊一聊美国地产:买不起的美国梦!路在何方?

2025-11-12 09:29 美国房地产  -  224526

最近看到一组数据,让我隐隐感到一些不安。花了一些时间,找了一些资料,然后把内容串起来,进行了一些思考,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

1,买不起的美国梦

如下图所示,短短10多年,美国首次购房者的年龄从30岁飙升到40岁。最近5年,再次加速,从35岁上升到40岁

 

另外,过去1年,首次购房者仅占购房总数的21%,创历史新低。

与此同时,回头客的平均年龄达到了历史性的62岁,他们的首付中位数达到了23%,这是200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为什么呢?年轻人变了?现在就喜欢流浪?

我们再来看一下一组数据,或许就能得到答案,美国房价中位数收入比率,即房价收入比,目前已经达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附近的水平,房价租金比,也处在历史高位。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个房价收入比,相比较中国,还差一点。

其实,完全不一样,美国的房价相当于首付,然后每年支付1-3%的房地产税,持有成本更高。所以,两个国家的房价不能简单对比。

更重要的是,不仅仅是房价达到了08年的水平,贷款利率也是如此,30年期房贷利率超过6%。

 

这个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说明美国的财富越来越向头部的老人开始集中,年轻人遇到的机会越来越少,承担消费的能力正变得越来越弱,一句话,贫富差距正在拉大

有人可能会用下面的数据来反驳,即1981-2025年,美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从30上升到40岁,似乎对应着购房年龄的上升。

 

但,问题在于,首次购房人年龄,是在最近几年加速增长的,和美国年龄中位数上涨的节奏是不太一样的,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

下面这张图,或许更能说明问题,它显示了过去几年美国的现状。蓝色的线是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而红色的线是标普500。一边是富人财富持续增长,一边是普通人越来越难熬。最近,特朗普上台,“民主社会主义者”当选纽约市长,都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过去几年的好日子,似乎让很多人忘了,美国人头上除了迭创新高的股市之外,还有另一个潜在的地产危机。

 

2020年以后,美国地产价格飙升超过50%,如今,也一直没有下来,而且考虑到比2019年更高的房贷利率,美国人的实际购房成本比预料中的高得多。

数据显示,如今美国购房者需要将家庭收入的38.6%用于支付抵押贷款费用。这个比值也仅次于1980年大滞胀时期,处于历史高位。

 

另外,美国和中国不一样,房地产税非常普遍,当房价上升50%以后,每年的房产税也会因此增长,美国人的地产持有成本也在上升。

 
疫情之前,全美的房产税收入在1500亿美元左右,现在已经上升到2000亿美元以上。
全美住宅建筑商协会(NAHB)给出一个很扎心的数据:有74.9%的美国家庭(差不多1亿户)买不起一套中位价新房
那么,为什么美国房地产价格还这么坚挺呢?我在这里说一个扎心的事情。
2020-2021年买房子的人,贷款利率很低,而现在的贷款利率高达6%以上,几乎是之前的两倍。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想要换房的人,就得接受更高的房贷利率,因此,二手房交易冷淡,交易量创下30年新低。楼市被低利率3%给锁死了。
 
因此,大量的供给被锁定在二手房中,少量的新房供给,反而维持了美国地产价格的高企。

不过,相比较住房,美国的商业地产更加危险。因为疫情之后,居家办公的情况越来越多,需求开始减少。

根据资产分析公司Trepp的数据,今年10月份,美国办公楼CMBS的违约率已飙升至11.8%。这一数字不仅是历史最高水平,且已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10.7%的峰值。

 

我们不得不认真的去思考一个问题:美国的地产真的没有问题吗?会不会成为另一个潜在的雷区呢?

2,地产的核心不是需求,而是收入

关于美国地产的问题,并没有一致性预期,双方的争议还不少。

悲观者,的确找到一系列信号,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些,基本上都可以看作是美国地产危机的信号。

然而,乐观者认为,现在美国的情况和2008年截然不同,2008年那次出问题,是因为银行乱放贷,谁都能借钱买房。2006年的时候,全美有三分之一贷款是“无收入证明贷款”。

现在的情况截然不同,目前次级贷款比例只有1.2%,贷款人的平均信用评分715,中位数甚至达到772,也就是说购房者的支付能力很好,不会出现坏账。

但,更重要的是,很多人认为美国目前的人口比较少,相对于美国的居住环境和空间,人口远远没有满足,因而地产需求远远没有释放。

Zillow°分析显示美国住房短缺仍达470万套的历史峰值,当前的库存量还不够,这种刚性缺口成为房价长期上涨的根本动力。

 

这个数据的问题在于,房地产的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不是一回事儿。潜在需求来看,印度的地产需求远高于美国,这能说印度的地产就很安全吗?

关于房地产,最核心的事情,永远都不是需求,而是收入。更高的收入,才能支撑起更高的房价,这与供需没有直接关系。

因为需求永远是满足不了的,满足了小房子,有大房子的需求,满足了有房的需求,还有豪华房产的需求,便利房产的需求等等,需求永远是没有底的。

地产的本质不是地产,而是背后所包含的收入。房子的建筑成本,其实没那么高,更多的是金融附加值

比如,中国的地产,背后所包含的是基建以及基建所带来的收入。因为地产价格50%以上都被政府收走了,用于开发对应的基础设施,表现为城投债。一旦经济不行,无法满足对应的投资回报,城投债务危机就爆发了。

那么,美国地产的根基,在于美国民众的收入,根植于美元与科技霸权带来的资产回报率。美国也有大规模的资产与科技投资,如果这些技术投入未达到预期成果,或者是原有的技术壁垒被竞争对手攻破,收入骤降,就会表现为收入锐减,到时候地产作为资产载体的地产就是债务危机的外显。

3,一切都要回到中美科技战这一原点

资产价格与经济的关系很奇妙,资产价格的确可以短期脱离经济而存在,形成一定的泡沫,但从长期来看,一定是回归于经济的。双方的关系,有点类似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短期波动,长期回归

短期资产价格取决于资本的预期,与流动性的偏好。流动性越好,资产价格越高,对未来越乐观,估值越高,资产价格也就越高。

可是,到最后如果无法带来足够的收入,居民就会因为现金流短缺的缘故,开始抛售资产。比如,老百姓无法负担高价房,就会选择卖掉,选择租房住,或者是选择一个更小面积的房子。

一旦抛售开始,很容易形成通缩循环,越卖价格越低,价格越低,需要的抵押越多,人们越不愿意购买。

如今的美国房价,很大程度是由美国政府支撑的。如下图所示,2008年之后,美国家庭部门的杠杆率大幅下滑,企业杠杆率略有提升,而政府的杠杆率则大幅提升。相当于,美国社会的债务从居民转移到了政府。

 

美国政府通过减税等方式,提高了美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支撑了美国居民的开支。代价就是美国财政赤字的扩张,以及随之而来美国政府债务的迅速膨胀。

只要美国政府维持这样的开支,美国老百姓的收入保持住,再加上最近这些年美国住房贷款审批较为严格,居民承担的杠杆率相对较低,出现2007年那种次贷危机的可能性比较小。

现在债务的压力主要在美国政府,政府债务更多会以汇率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美国政府债务持续上升,财政赤字持续增长,债务风险上升,美债需求就会减少,美元就会贬值。想要不贬值,就得提供更高的风险溢价,也就是支付更高的利率。

但,这种方法短期可以保证美元的相对稳定,可更高的利息负担会进一步增加美国的财政赤字问题。而美国政府本身只是一个服务机构,无法产生现金流,最后只能印钞解决债务问题,利滚利,债务雪球越滚越大,最后还是免不了贬值,通胀就会席卷而来。这也是为什么黄金大涨的原因,因为黄金是通胀最灵敏的指标

怎么才能够不贬值呢?自然是维持住高利润,或者是抢占下一个科技高潮。在科技大战的胜负没有出现之前,杠杆是不会停的。

最近几年,美国用行政的手法,限制了中国获得一些高科技产品的能力,比如光刻机,因此放缓了中国进攻美国芯片产业的速度,这部分利润得以保留。但,凡事有利有弊,突破不过是时间问题,一旦突破了,将会是更大规模和范围的替代。

所以,不管是股市还是楼市,一切问题的根源,最终都要回归到中美科技大战的胜负上来。胜了,一切都好说,败了,现在积累的这些潜在的问题,都会爆掉。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美国房地产危机升级!巨头遭集体降级!08年金融风暴将再度上演?
下一篇:亚当斯扩大廉租房抽签优先范围 退伍军人和市府雇员获10%优先权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