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有福之州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财经 > 商贸 > 正文

欧委会发布《经济安全战略》:欧盟峰会对华战略调整风向标?

2023-06-28 09:48 澎湃新闻  -  542157

上周,欧盟委员会发布《经济安全战略》文件,建议实行更加严格的投资监管和出口限制,建立对核心技术研究及开发的审核机制,打造“更具韧性的”供应链。尽管欧盟称《经济安全战略》文件“与国家无关”,但文中多次提及“去风险”,因此被外界视为减少对中国经济依赖的暗示。据悉,欧盟将在6月底举行的布鲁塞尔峰会上进一步讨论对华战略调整问题。

6月27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与上海欧洲学会联合举办“欧盟对华战略新态势”研讨会暨“美欧关系2023年度智库报告写作”启动会。与会专家认为,受包括俄乌冲突在内的多重因素影响,美国正加紧拉拢欧洲,美欧互动愈加频繁。在此背景下,欧洲政治精英对中国的战略认知和决策意向正在经历新一轮深刻调整。

美欧对华经济安全策略趋同,但差异仍存

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忻华在27日的会议上指出,美国对欧盟的对华战略认知形成了全方位的持久影响,二者对国际经济安全形势的研判存在极大相似性,贸易保护、出口管制、网络安全、投资审查等对华遏制政策趋同,且已出现机制化趋势,未来战略协作或将进一步加强。

去年10月,美国白宫发布《2022年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明确定义为“首要竞争对手”及“最大地缘政治挑战”。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需要重新平衡中欧关系,首次提出对华“去风险”(de-risk),以代替备受争议的“脱钩”(de-couple)一词。5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出席“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理事会”部长级会议后对记者称,美欧对华策略已日益趋同,不寻求对抗、冷战或“脱钩”,而是聚焦“去风险”。到了6月,欧盟出台的《经济安全战略》文件中,“去风险”一词再度成为焦点,令国际社会愈发关注其对华政策的新动向。

但忻华认为,与美国相比,欧盟并未明确将中国视为威胁,而美欧间的内部竞争及矛盾也将对其在对华战略上的合作形成阻碍。其他与会专家也认为,相较于美国激进、对抗性的对华政策,欧盟显得更加灵活,希望在经济安全的基础上寻求开放、融合及对话。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表示,不应高估美欧“对华经贸脱钩”的影响,在其对华策略中,遏制与合作并存将成为基本面,双向的经济依赖决定了美欧无法彻底与中国“脱钩”。与此同时,为应对“脱钩”为中美欧经贸关系带来的持久性挑战,中国应追求对外经贸多元化,充分发挥“一带一路”作用,积极参与地区价值链重构,并建立多元、完善、可靠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中欧关系内生动力需有更多强调及重视

在中美博弈加强、俄乌冲突持续发酵、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修复跨大西洋盟友关系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欧洲主要大国及次区域加强与美互动,但在如何看待中美欧关系及欧洲战略自主的问题上,各国之间存在一定分歧。

作为欧盟的“领头羊”,德国、法国对华姿态颇受外界关注。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访华期间签署多项中法合作协议,曾多次呼吁欧洲应该有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臧术美研究员表示,法国是支持欧洲战略自主的“第一梯队”,与美国存在一定分歧。不过,法国的“特立独行”范围有限,并不影响法美关系的平稳发展。

在欧盟推出《经济安全战略》、调整对华策略之际,德国总理朔尔茨也于6月19日表示,德国政府不应将所有对华出口都置于监管之下。不过,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伍慧萍指出,未来德国或将在关键原材料及能源供应等领域加强对中国的防范。

与法、德相对模糊的对华态度不同,已经“脱欧”的英国于6月8日与美国签署《大西洋宣言》,宣布巩固两国的安全联盟关系以应对所谓的“中俄威胁”。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叶江研究员认为,英美双方的“特殊关系”从安全、政治角度延伸至经济领域,而英美双边经济关系的“意识形态化”、“政治化”和“安全化”情况愈发凸显,此种经济同盟关系未来或将对整个美欧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除主要大国外,在次区域层面,上海外国语大学瑞典语专业负责人沈赟璐、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宋黎磊、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吉磊研究员分别对北欧、中东欧及南欧与美国互动态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她们认为,俄乌冲突后,瑞典、芬兰积极申请加入北约,北欧国家距离全体“入约”仅有一步之遥;中东欧国家与美国的安全及意识形态联盟更加稳固;南欧国家对华务实态度总体未变,但在外部压力渐强的背景下,调整的趋势愈发明显。总体来看,上述国家对欧洲战略自主的积极性不高,俄乌冲突后多选择加强与美合作,在它们与中国的合作一定程度上将受影响。

面对变化中的中美欧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上海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刘军表示,中国应区别对待美欧,中欧关系的内生动力需得到更多强调及重视。应该看到,俄乌冲突的影响是短期的,俄欧难以彻底切割,中欧存在双向依赖,因此俄欧关系的正常化、中欧关系的提升只是时间问题。而长期来看,随着美欧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全球南方的兴起,美欧关系、跨大西洋关系最终会走向弱化。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互惠互利,中非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下一篇:没有了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