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三(10月18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3年8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
报告显示,就在这个惠誉下调美国AAA主权信用评级的月份,中国连续第五个月减持了美国国债,持仓规模降至了2009年以来的最低,而作为美国最大海外债主的日本,则连续三个月选择了增持。
其中,中国8月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减少了164亿美元,为连续第五个月减仓,总持仓规模从上月的8218亿美元降至了8054亿美元,为2009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如果中国继续保持眼下的减持美债势头,那么接下来中国的美债持仓料将迅速跌破8000亿美元大关。从去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就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
截至今年2月,中国曾连续七个月减持美债,总持仓连续创下2010年5月以来新低。尽管在3月,中国曾一度增持美债,但事后看来这显然只是整体减持过程中的一段“小插曲”,因为自那以后中国又很快再度拉开了新一轮减持美债的浪潮。
值得一提的是,8月也是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宣布剥夺美国最高AAA主权信用评级的月份。
今年8月1日,惠誉评级宣布将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最高的AAA评级下调至AA+,理由是财政状况和治理不断恶化。就在今年6月,美国两党的债务上限僵局一度将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推到了主权债务违约的边缘。
在其他美国主要海外“债主”方面,日本在8月仍是最大的美国国债海外持有国。当月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为11162亿美元,较7月持仓环比增加了37亿美元。
不过,尽管日本的美债持仓已连续三个月(6月-8月)出现增持,但迄今仍未能抵消掉5月的大幅减持。5月日本减持的美债规模高达304亿美元,创去年10月以来最大月度减持规模。
整体而言,在美国前八大海外债主中,在8月有6个国家和地区选择了增持。与中国一样在当月减持的国家是比利时,而英国、卢森堡、开曼群岛、加拿大和爱尔兰的美债持仓均有所增加。
对此,道明证券驻纽约的美国利率策略主管Gennadiy Goldberg表示,“外国投资者仍在买入(美债)。虽然市场担心外国投资者会撤离,但实际上他们(在8月)并没有撤离。”
然而,Goldberg也提到的,“更大的担忧是,他们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撤离,尤其是随着美国赤字的增加,这让很多投资者感到紧张。”
而事实也证明,在8月减持美债未必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美债的“抛售风暴”在进入今秋后迅速加剧——2年期、3年期和30年期美债收益率目前均已升破了5%关口,有着“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距离该整数关口也已仅有一步之遥。
在本周,最大的美国长期国债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hares安硕20年期以上美国国债ETF(代码TLT),已正式宣告从历史高位“腰斩”。该ETF目前较2020年创造的的历史高点下跌了51%,最新交易价格已来到了2011年以来的最低。
TIC报告的其他亮点
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内容还显示,8月份所有外国对美国长期、短期证券和银行流水的净流入1344亿美元,为连续三个月录得净流入。其中,外国私人资金净流入为1409亿美元,外国官方资金净流出为65亿美元。
8月份,外国居民增加了对美国长期证券的持有量——净买入额为613亿美元。其中外国私人投资者的净买入额为563亿美元,而外国官方机构的净卖出额为50亿美元。美国居民减少了他们对长期外国证券的持有量,净卖出额22亿美元。
若将国际长期证券和美国长期证券均考虑在内,海外8月对美国长期证券的净买入额为635亿,远超7月的88亿美元。
外国居民8月增加了350亿美元的美国国库券的持有量,外国居民持有的以美元计价的短期美国证券和其他托管负债增加了395亿美元。美国银行系统自身对外国居民的美元计价的净负债增加了31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