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欧洲多国关键基础设施接连遭破坏,这导致各国惊惧不已,甚至影响到了欧洲的能源转型战略;
②若类似的事件频繁上演,那么谁应该为这些后果买单?
一年多以前,当北溪天然气管道遭到爆破之后,谁也没想到,潘多拉的魔盒就此被打开了。自那以来,欧洲多国关键基础设施接连遭破坏,这导致各国惊惧不已,甚至影响到了欧洲的能源转型战略。
在距离丹麦海岸不到10公里(6英里)的海面上,161台风力涡轮机缓慢旋转。它们提供了丹麦全国约4%的电力,通过两条电缆连接到岸上。
丹麦最大的海上风电开发商Orsted的高管Thomas Almegaard表示:“我们风电场的技术人员只在这里工作到下午5点就回家了,如果有人想破坏,很容易就能做到。”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欧国家不得不加强警戒和巡逻,以保护他们的风电场。像Orsted这样的开发商认为,政府应该带头,帮助提供保护基础设施所需的数十亿美元资金。欧洲多国计划在2030年之前安装足够的风力发电设施,现在各国政府不得不考虑他们需要花多少钱来保护这些海上资产。
此前欧盟已经立法,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由32%提高至42.5%,这就需要迅速扩大海上风电部署。
但时隔一年之久,北溪事件的真相仍旧扑朔迷离,欧洲各国讳莫如深。就在本月,芬兰至爱沙尼亚海底天然气管道又遭到损坏。
谁来出钱?
若类似的事件频繁上演,那么谁应该为这些后果买单?大多数政府表示责任止于开发商。只有英国和波兰表示,他们已经为改善海上基础设施安全的措施进行了投资。
英国已经花费6500万英镑(7900万美元)改装了两艘用于水下监视和海底作战的船只。英国表示,政府负责安全政策,并与工业界合作实施保护措施。
两家大型风能公司和两家国防公司的官员表示,只有少数风力发电场安装了雷达来监控现场,因为没有这样做的要求,也因为成本。Orsted首席执行官Mads Nipper声称:"我认为,保护领海内的资产是国家事务,而不是开发商的事情,这一点非常重要。"
今年3月份,北约成立了一个部门来解决海底基础设施的脆弱性问题。北约表示,已经增加了在波罗的海和北海巡逻的船只和飞机数量。
业内人士表示,解决方案包括用于监控海底基础设施的水下无人机,用于观察船舶的小型雷达和摄像机,以及用于检测异常运动的电缆内传感器。
欧盟委员会内政事务发言人Anitta Hipper表示,根据欧盟2021年至2027年的内部安全基金,成员国可获得13.5亿欧元用于加强其国家的安全。她说,这些资金可能用于关键的基础设施建设,但这取决于各个国家。
欧洲风能协会海上风电高级顾问Mattia Cecchinato表示:“保护水下基础设施,包括电缆、管道和风力涡轮机,至关重要,但也很有挑战性。这需要政府方面的大量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