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有福之州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关注 > 健康 > 正文

注意,洪灾后这些疾病多发!专家提醒:十招预防!

2023-08-04 11:16 中国新闻网  -  136061

  注意,洪灾后这些疾病多发!专家提醒:十招预防!

  近日,超强台风“杜苏芮”造成我国多地受灾,北京、天津、河北、福建等地部分区域灾情严重,北京更是遭遇自有仪器测量记录以来140年最大的强降雨,部分地区造成涝灾。抢险救灾工作迅速有序展开,洪水也正在退去。洪涝灾害过后,哪些疾病多发?如何预防?

  洪灾后这几种疾病多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洪灾过后,这几种疾病多发:

  1. 消化道类疾病。如腹泻、痢疾等,以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便次频等为主要特征。

  2. 霍乱。以剧烈无痛性泻吐,米泔样大便,严重脱水,肌肉痛性痉挛及周围循环衰竭等为主要特征。

  3. 因为转移、临时安置过程中加大增加人畜、人与宠物接触的机会,一些人畜共患的疾病容易传播,如布鲁菌病、戊型肝炎等。

  4. 蚊虫传播类疾病,如登革热、乙型脑炎等。乙型脑炎:一般起病急,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热,恶心、呕吐、嗜睡,头痛。2~3天后出现昏迷、抽搐,颈项发硬,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

  5. 因人群聚集而带来的呼吸道疾病。在一些人员密集、空间相对较小的环境中,流行感冒、新冠感染等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同时,甲型肝炎也容易在人员密集的环境中传播。

  6. 洪水中,老鼠和一些野生动物等生存空间可能会被改变,从而转移到和人类生活空间比较接近的地方,会带来一些疾病的传播。此类疾病包括:

  疟疾:俗名“打摆子”“冷热病”,多在夏秋季发病,病人大都突然发冷、发抖,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紫。发冷停止后继发高热、头痛,接着就是全身大汗,体温又恢复正常。如此症状可间隔一到两天反复周期性发作。

  流行性出血热:起病较急,发热是本病的首发和必有的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之间,热程多数为3~7天,有的可长达10天以上。一般体温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热退的同时出现血压下降,持续约1~3天后,患者可出现肾脏损伤症状。

  在南方地区,因为洪水泛滥还可能导致感染血吸虫病的风险增加。血吸虫病特点是起病较急,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和肝脾轻度肿大。反复感染血吸虫,大多表现为慢性血吸虫病。

  7. 皮肤类疾病。因为生活居住空间潮湿,通风性差,尤其是临时转移地点清洁用水等不便,如果再加上身体长时间在水中浸泡或皮肤有破损,很容易带来感染及一系列皮肤类疾病。

  十招教你如何预防

  水灾到来时,转移过程中或临时安置点人员比较密集、空气潮湿,卫生条件很难与正常时相比。李侗曾表示,在此过程中更应该注意疾病预防:

  1. 不要饮用、食用被污染的水源的水、食物,即便是加热也不能排除致病可能,尽量不要食用生冷食物;

  2. 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避免着凉因素诱发的腹泻;

  3. 注意集体密集的居住环境尽量勤通风,有条件的要定期消杀;

  4. 注意勤洗手等个人身体卫生,保持餐具等物品干净,注意清洁;

  5. 尽量及时科学处理产生的排泄物、垃圾,尤其是随行牲畜粪便;

  6. 离开洪水后要及时检查皮肤,尤其是破损位置,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7. 回到被大水浸泡过的环境中后,污染的食品尽量当作垃圾处理掉,不要食用;

  8. 家中的家具、器皿等可用75%酒精擦拭,也可以用含氯消毒液如84消毒液等进行喷雾消杀;

  9. 被污染衣物等在清洁干净后,可用84消毒液或专用的含氯消毒液进行释放浸泡,并且要通过晾晒保持衣物干爽;

  10. 汽车等交通工具泡水后,很容易隐藏各种致病病菌或病毒,但因其结构材质具有复杂性和易损性,建议咨询针对汽车等专业的消杀机构进行处理。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原主任张晔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也专门提示,遭受水害的群众尤其是女性同胞要尤其注意内衣的干爽卫生。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保证内衣及时更换清洗,并通过晾晒保持内衣干爽。实在没条件的尽量借用吹风机等设备进行烘干。对女同胞而言,尿路感染及一些相关妇科炎症也是水灾中易引发的疾病。

  物资匮乏时如何健康饮食?

  在恶劣天气和交通不便情况下,临时转移和安置点往往难以保证食物营养搭配均衡,更多是提供瓶装水、方便面、饼干、火腿肠等,供受灾群众短时间内应急充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尽量做到健康饮食?

  张晔表示,除了保障食物干净卫生之外,一定注意领取的方便面等食品不要留存,要及时食用,因为保存过程中很容易霉变或污染。其次,方便面以及火腿等肉类食品尽量在上午食用,而饼干、蔬菜等好消化的食物可以在下午食用,尽量避免因消化不良给身体带来的一系列风险。

  洪水退去,回到家中之后应该如何注意健康饮食?

  张晔认为,第一是要把有污染、霉变风险的食材扔掉,千万不可食用。包括瓶装水、食用油以及调料等瓶装食材,即便拧紧盖子甚至是没开封的,在洪水浸泡过后也有被污染的可能,强烈建议扔掉而不要食用。

  第二,灾后切忌大鱼大肉甚至酗酒庆祝。灾害期间,很有可能经历了食品单调、营养缺乏以及颠沛流离之后导致的免疫力下降,肠胃功能、内分泌等都可能受到影响。此时暴饮暴食、大鱼大肉甚至酗酒等,高度存在严重损害身体的风险。所以建议清淡饮食,力求食材多样化,从而弥补受灾期间的营养不均衡。对食材尤其是肉类,建议通过蒸煮等方式达到软烂效果后再行食用,忌生冷、少用煎炒烹炸;

  第三,适当食用一些祛湿、利尿的食材。如赤小豆、薏米、丝瓜等,适当调节身体处于潮湿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另外,张晔还认为,健康的身体是经过长期科学生活饮食积累起来的。水灾过后,应该更注意保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糖与人类的“爱恨情仇”
下一篇:最新研究:每天至少走4000步可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