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有福之州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要闻 > 国际 > 正文

俄乌冲突周年记:欧美新制裁欲对俄“钝刀割肉”

2023-03-02 11:45 央视新闻  -  399281

2月23日,联合国大会第十一届紧急特别会议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再次要求俄罗斯联邦立即、彻底、无条件地将其所有军事力量从乌克兰国际公认边界内的领土撤出,并呼吁停止敌对行动。随后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欧盟国家就对俄罗斯实施进一步制裁达成一致,批准第十轮对俄制裁措施。当日,美国财政部也公布了最新制裁措施。总的来说,此次制裁措施是对去年“一揽子”制裁政策的延续,扩大和细化了制裁的对象和范围,进一步限制了俄罗斯规避现有制裁的渠道。

制裁范围扩大,对俄“精准打击”

此次美欧对俄制裁的具体措施,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加强对俄军事装备行业的进一步封锁,该领域的二级制裁范围进一步扩大。欧盟声称,本轮制裁将限制出口俄罗斯武器中使用的50余种关键部件,包括导弹、无人机和直升机等在内,并禁止一些稀土矿物、电子电路和热像仪出口。

近八年以来,与俄罗斯关系友好的周边国家(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国)对欧军民两用产品进口幅度连年递增,同时,对俄出口额也出现大幅增长,俄通过“平行进口”的方式获得大量美欧国家生产的元器件。本轮制裁中,欧盟明确提出了二级制裁的措施,欲彻底切断俄罗斯从第三国获取无人机等军民两用设备的渠道。参与出口俄罗斯无人机的七家伊朗企业就上了制裁名单,遭到了“封锁制裁”。包括意大利、德国、瑞士的一些个人和实体由于协助俄罗斯“秘密收购西方敏感技术及设备”,也被列入制裁名单之中。

目前,俄罗斯大量军工技术产品严重依赖西方零部件的供给。例如,俄罗斯的T-90M、T-14阿玛塔等最先进的地面装备和俄白联合生产的Sosna-U型坦克等都装备有法国生产的热成像仪系统;MLRS Tornado-S导弹等完全依赖美国生产的光纤陀螺仪;3M-54“口径”巡航导弹、伊斯坎德尔-M导弹等装备了英国生产的电子组件,更不必说俄航空航天工业大量使用美西方企业供应的发动机和航电设备。面对西方相关产品的断供和第三方国家企业对俄出口的忌惮,短时间内,俄罗斯相关产品的生产必然陷入困境。

第二,加强了对银行和金融行业的制裁。包括“莫斯科信贷银行”、“冶金投资银行”、“滨海边疆区银行”、“乌拉尔复兴开发银行”等7所金融机构被添加至制裁名单中,并停止对其提供SWIFT(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服务。目前,俄罗斯本土绝大多数银行都上了制裁清单,其进出口支付渠道进一步收窄,美西方国家对俄的金融制裁正有向“伊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第三,对俄科技企业和科技产业基金进行“精准打击”。此次美国商务部的制裁清单中添加了大约80个俄罗斯科技企业及研发、投资实体。包括著名的泽列诺戈尔德纳米技术中心、俄罗斯科学院凯尔迪什应用数学研究所、斯科尔科沃基金会等,甚至连俄罗斯通讯巨头“MegaFon”也遭受“无妄之灾”。相关机构技术交流渠道进一步收窄、融资困难问题加剧,这对举步维艰的俄罗斯科技领域“进口替代”政策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欧美也有软肋,制裁无法“见血封喉”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对俄制裁具体措施的讨论中,西方盟友内部也存在部分分歧。波兰、立陶宛等国家态度最为强硬,意大利和匈牙利等国则相对“仁慈”。在进口俄罗斯合成橡胶问题上,波兰建议全面禁止,而意大利则倾向延长过渡期,以缓解其国内制造商的转单压力,最终欧盟委员会进行了折衷处理,设定了56万吨的限额。在匈牙利的反对之下,此次制裁暂不涉及俄核工业领域。美国尽管将俄境内一些涉及军事产品供应链的金属和矿产企业列入制裁名单中,比如有能力设计火炮系统的“海燕”设计局、生产军工合金部件的“姆岑斯克锻造厂”等,但对于镍、钯、铑、钛等战略性金属矿物和产品,由于俄罗斯企业掌握全球绝大部分的矿源和生产能力,美西方国家企业依赖俄方供给,因此相关企业得以绕过此次的制裁。

足以见得,美欧国家的联合制裁措施需要以保障国内相关企业正常业务开展及综合考虑各方利益为前提制定的,注定其措施不可能“一步到位”、“见血封喉”,而必然采取“步步为营”、“钝刀子割肉”的策略,也给了俄国内和第三方企业喘息调整的机会。

总体而言,此次美欧对俄联合制裁政策尽管没有其宣称的“有史以来最有力、影响最深远”那么夸张,但确实堵上了去年一揽子制裁措施的诸多漏洞,尤其是将去年的全面一级制裁措施拓展到实质的二级制裁,对俄罗斯和与俄方直接合作的国外企业来说,或都将蒙受巨大损失。

与去年年初“你来我往,攻守相当”的局面不同,今年俄罗斯面对美西方新的制裁措施,能用的“反制工具”可谓捉襟见肘了。2月26日,俄罗斯已停止通过“友谊”输油管道向波兰供应石油。这条输油管道自建成以来,就成为了俄欧陆上能源输送最重要的渠道。欧盟在2022年对俄能源实施了一系列的制裁,但这条能源大动脉均得以豁免。尽管去年欧洲能源“去俄化”效果显著,但目前波兰仍有近10%的石油仰赖该管道的供给。俄罗斯的突然“断供”,或许会导致波兰甚至整个欧盟地区能源价格再次上涨,刚有缓解的欧洲通胀问题也有死灰复燃的风险。

(袁勋,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西索观欧亚”是教育部、上海市和上海外国语大学(SISU,即“西索”)共建,并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负责运营的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俄罗斯-欧亚研究团队的集体专栏,坚持以多语种为前提、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方法,提供有关俄罗斯、东欧和中亚的可信可靠的在地知识。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世界最长地铁环线在莫斯科全线通车
下一篇:马克龙开启非洲四国访问行程,首站加蓬关注热带雨林保护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