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3月10日援引乌克兰新闻网“RBC.UA”的报道称,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回应了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不排除向乌克兰派遣西方军队可能”的言论,称乌方对这番言论并不意外。与此同时,据《环球时报》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当地时间10日报道,波兰外交部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日前在华沙大学举行的纪念波兰加入北约25周年的一场活动上声称,一些北约国家已经向乌克兰派遣了部队。但同一天,波兰国防部长瓦迪斯瓦夫·科西尼亚克-卡梅什表示,波兰不会出兵乌克兰。
自今年2月下旬以来,马克龙一直在公开场合提及“不应当排除向乌克兰派遣西方军队可能”。3月5日,马克龙访问捷克时再次提到他发表的这番争议性言论,即不排除向乌克兰派遣西方部队。马克龙这一言论遭大多数欧洲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领导人反对及否认,德国等为此在表态上与法国唱起了反调。
对此,专家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指出,马克龙的言论是在表明欧洲在俄乌冲突中“反俄援乌”的立场和底线,也是暗中在向即将迎来大选的美国施压、与德国竞争。而德国与法国在表态上的分歧,更像是两国从自身战略出发,在援乌路径上选择不同的结果。
德法分歧,亦真亦假?
报道称,库列巴认为,“马克龙说出了其他人不敢说的”,法方的言论能让欧洲更快地了解到,为了乌克兰和欧洲还有更多要做的。2月26日马克龙召集西方盟友在巴黎会谈,讨论如何重振对乌克兰的支持。在这次会议上,马克龙展现出极大的决心,甚至表示,不应当排除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派兵的可能性。此后马克龙多次发表“不排除向乌克兰派遣北约军队”的言论,但称最大的问题在于各方未就此达成一致。
当地时间2024年2月26日,巴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爱丽舍宫举行的加强西方对乌克兰支持的国际会议上发表讲话。视觉中国 资料图
在马克龙呼吁西方盟国“不要表现得像胆小鬼一样”后,德国防长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直接回怼,称所谓的勇气论“不能帮助解决问题”。皮斯托里乌斯5日在访问瑞典时回应,马克龙这番宣示勇气的言论对解决当前的俄乌冲突没有帮助。皮斯托里乌斯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至少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们真的不需要讨论派出地面部队的问题,也不需要讨论有多少勇气的问题。”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表示,德国和法国在表态上的分歧,并不意味着两国存在根本性分歧,而是各自从国家利益考量,包括国防实力在内的综合实力差异,国内政治的制约,对战争走向判断等出发做出的决定。
德法之间在援乌表态上的分歧由来已久,最近两国之间甚至上演起了“口水战”。德国媒体《明镜周刊》称,马克龙2月26日在批评那些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夕称“我们将提供睡袋和头盔”的伙伴时,似乎有意贬损德国。马克龙继续嘲笑柏林,“今天,他们说,我们必须更快、更努力地拥有导弹和坦克”,他接着说,德国认识到这一点“迟了6到12个月”。该刊认为,法德领导人本可以“表明他们决心支持战壕中的乌克兰人,可朔尔茨总理和马克龙总统却公开针锋相对”。
对此,丁纯分析认为,从个性的角度来看,马克龙比较敢讲,包括当年说北约“脑死亡”;朔尔茨相对更纳言慎行。从国内的角度来说,朔尔茨还会受到内部的制约,因为德国政府目前是“红绿灯”联盟联合执政。况且,德国在国际事务上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不说狠话,不做怂事”。
与此同时,马克龙一再重申的“派兵论”,更像是在避免直接面对法国援乌较少的客观事实。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认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强调需要的是武器,“其余的事就交给乌克兰”。德国媒体有评论说,法国希望通过派兵论转移视线,因为相较于德国,法国爱讲、向乌克兰提供的援助较少,德国提供的支持更多。
塑造人设,还是战略思考?
德法两国在表态上的分歧,根本在于两国在各自的战略目标上有所不同。姜锋分析称,在援助乌克兰的问题上,德国和法国的战略利益总体上一致,即挫败俄罗斯,但具体战略目标上,德法两国有差异,这导致两国在援乌抗俄的具体方式上有分歧。
对于德法两国近期在援乌问题上的表态,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刊文评论称,“马克龙希望把自己塑造成德拉吉那样的政治家,朔尔茨意在建立一个‘和平总理’的形象。”2012年,时任欧洲央行行长的德拉吉曾发表“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欧元”的演讲,成为欧元区命运的转折点。德国前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让他有了“和平总理”的外号。
当地时间2024年2月26日,巴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爱丽舍宫举行的加强西方对乌克兰支持的国际会议结束后,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不过,马克龙和朔尔茨的表态,不只在于对于个人形象的塑造,还在于德法两国各自的政治考量,甚至是两国暗中竞争。丁纯认为,作为欧盟核心大国的法国和德国,相较于其它成员国,还是有其较全面的欧盟层面的战略性思考,不仅要考虑各自的国家利益和底线,还要兼顾欧盟层面的影响,暗地较劲在欧盟内部的领导力。“两国从冲突爆发伊始就坚持‘不能让乌克兰输、不能让普京赢’的立场和底线。”
从德国和法国来看,在乌克兰问题上,如果面对“俄赢乌输”局面发生而无所作为,毫无疑问会使法德失去在欧盟中的核心地位,欧洲地缘政治经济状况会持续恶化,欧盟与一体化的凝聚力将遭受空前打击,中东欧新成员国与法德分歧无疑会增大。但对俄直接开战不符合两国利益。如何保证泽连斯基不输,体面停火更符其战略利益。
从历史和俄乌冲突爆发前的时间线看,法国、德国和俄罗斯在认同感和欧洲安全问题上互有牵扯,且德国在地缘政治方面与俄罗斯捆绑相对较深。但冲突爆发后,德法与俄罗斯之间,甚至是德法之间的裂痕加深。姜锋认为,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法国认为俄罗斯是欧洲的一部分,俄罗斯与欧洲有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德国也认为,需要与俄罗斯共建欧洲安全大厦。俄罗斯被认为是欧洲的一部分,欧洲和平与发展离不开俄罗斯。
“但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安全格局被改变,德国法国放弃了与俄罗斯共建欧洲安全的理念,转而认为,要实现欧洲持久安全就需要遏制俄罗斯,要加强欧洲和北约的军事威慑和打击力量,使俄罗斯不敢威胁欧洲。”姜锋表示,但在如何制服俄罗斯的问题上,德国和法国有分歧,德国主张要依靠美国和北约的力量,而法国强调欧洲的战略自主。“如何实现欧洲的战略自主,法德本来就有不同主张,俄乌冲突更使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和公开化。”
从德国的利益出发,姜锋认为,朔尔茨希望在抗俄和德国对俄罗斯的战略关系中保持平衡,这符合德国一贯的战略,包括前总理施罗德、默克尔都寻求这种平衡。这与德国在欧洲的地位相关。“首先,北约供给供需中心在德国,德国又是目前仅次于美国的、军事援助乌克兰第二多的国家。其次,从与俄罗斯的地缘关系看,德俄历史关系、地理位置和整体互动都比法俄关系密切,尤其是在能源等经济领域更是紧密,因此,德国认为应该对俄罗斯从长谋划。至今仍有德国政党认为,应该与俄罗斯保持联系,不应只顾向乌克兰提供军援。”
相比之下,法国与俄罗斯没有类似的经济利益,特别是能源领域,法国高度自主,地理位置上法俄之间隔着德国,在对俄方向上战略空间远大于德国,战争危险也小得多。
互相试探底线、传递信号
2月1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到访的泽连斯基在巴黎签署《法乌安全合作协议》。当天早些时候,泽连斯基在柏林与德国总理朔尔茨也签署了一份双边安全协议。据法国总统府公布的《法乌安全合作协议》文本,法国今年将向乌克兰提供价值30亿欧元(1欧元约合1.07美元)的军事援助。朔尔茨16日在社交平台上说,他同来访的泽连斯基签署了一份长期安全承诺协议,内容包括德国今年再向乌克兰提供70亿欧元的支持,协议还包含武器交付、紧急磋商机制等。
丁纯认为,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分别与乌克兰签署安全合作协议,这是在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今年大选中获胜的可能做准备,表明即使美退出,欧盟自己也会坚持“反俄援乌”,也算体现和坚持欧洲“战略自主”。
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初选竞争开启两个月来,民主、共和两党党内竞选者已多数退选。目前,拜登和特朗普已经在各自党内几无挑战。美国媒体纷纷预测,11月总统选举很可能是拜登和特朗普的再度对决。根据路透社/益普索民调,70%受访者不希望拜登寻求连任,其中一半是民主党人;56%受访者不支持特朗普参选,其中包括约三分之一的共和党人。
随着俄乌冲突进入两周年,乌克兰军队明显后续乏力。2月17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宣布,乌军将从东部防御重镇阿夫杰耶夫卡撤离。日前又宣布撤离阿夫杰耶夫卡附近的另一地点。
当地时间3月10日,刚刚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会面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接受媒体的采访。欧尔班提到,特朗普不会在俄乌冲突中出一分钱。“特朗普现在不是美国总统,但当民主党希望拨款资助俄乌冲突,他的政党就会阻止。”
对此,丁纯认为,马克龙发表的出兵言论,是希望表明如果美国停止对乌克兰提供援助,欧洲还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向俄罗斯发出警告。“就像近期马克龙曾说对乌援助没底线,不能自缚手脚,而让俄罗斯无所顾忌,反映了欧洲对俄赢得阿夫杰耶夫卡之战后对于不强化对乌援助和阻止俄军事上全面取胜的后果的焦虑担忧。”
从法国的角度来看,马克龙的言论除了应对美国大选,还能提升法国的地位,同时保持与德国的竞争关系、互相试探各方底线。丁纯认为,马克龙的派兵论表现出法国渴望在俄乌冲突解决和欧洲事务中起到领头作用,一定程度也许有与德较劲争雄的想法。“马克龙希望借有关北约出兵的言论向俄表态,提升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此外,如果特朗普重新执掌白宫,会减少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由此将产生欧洲安全战略上相对真空的情形。“马克龙主张出兵,有彰显填补真空、引领欧洲的‘责任心’,如此一来,法国在欧洲的地位自然提升。”姜锋分析道。
对于德法两国之间对出兵的不同表态,姜锋表示,“马克龙的出兵论当然不符合德国的利益,因为欧洲或北约一旦出兵就可能激化俄乌冲突,爆发俄欧大战,德国作为北约东翼的战略中心将成为俄罗斯的战略攻击目标受到打击。”因此,德国竭力反对北约出兵,认为乌克兰需要的是武器和援助,不是北约出兵。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评论马克龙的言论时强调,如果北约派兵乌克兰,俄罗斯与北约的直接冲突将不可避免。他补充说,北约国家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问问自己,这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最重要的是,是否符合自己国家公民的利益”。
马克龙的出兵论虽然有其鼓动性,但这是各方在互相试探底线。姜锋分析称,马克龙的派兵论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必要时动用核武器的讲话,被认为是围绕陷入胶着状态的俄乌冲突出现的极限威慑,是各方试探底线,意味着战争进入了“打不下去”的阶段。“也正如此,结束战争开展谈判的机会出现了。各方劝和促谈的努力多了,比如中国政府特使已经启动了第二轮斡旋之旅。”
如果看战争的走势,乌克兰可能会选择在美国大选前进行大规模反击。姜锋表示,这符合泽连斯基的利益。从乌克兰的角度看,如果能成功反击,美国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欧洲也会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和军队。但这将导致俄罗斯的反击,俄乌之间可能爆发一次决战,对两国而言,也包括对欧洲而言,这不是好消息。近日,国际上要求交战双方停战谈判的呼声多了起来,希望和平的努力能够尽快收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