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华人 > 侨领 > 正文

捷克华商汪万明 搭好中捷交流合作桥梁

2019-07-19 10:26  湖南政协新闻网  刘敏婕 刘雨涵

  图为汪万明(左)作为湖南发展海外顾问团成员回湘考察。

  1993年,30岁的汪万明从天津到捷克首都布拉格发展旅游业务,当时每年从捷克到中国旅游的只有几十人。如今,他创立的自有品牌成为捷克知名卫浴企业,将卫浴行业的“中国制造”带入捷克。

  “大部分华侨在海外经商、工作,其实依托的还是国内。我们的家乡和生产基地都在国内,所以时刻关注国内发展。”担任捷克新丝绸之路商会会长、捷克华商联合会荣誉会长的汪万明,经商之外,越来越多地参与两国之间的民间交流,“希望能为两国的交流贡献一点力量”。

  “不安分”的年轻人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最早被公派出国的人员之一,汪万明抵达的第一站是科威特。1984年,中国港湾工程公司在科威特承接了一个电站项目,21岁的汪万明因为有英语特长,被选中参与这个中国企业最早在外承包的项目之一。

  当时天津年轻人流行上夜校,汪万明白天工作后,晚上在夜校学习英语,他没想到这个纯粹的兴趣课程,成为他涉外交流的开端。

  汪万明先后在科威特、沙特、阿联酋工作了3年,管理过许多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家的工人。听惯了不同口音的英语,汪万明现在多了一项特长——一听人说英语,就知道对方来自哪个国家或地区。

  1987年回国后,汪万明进入中青旅天津分社。但是,年轻的汪万明渴望多看看、多闯闯、多学习。1990年到1993年,汪万明在旅游业发达的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学习旅游管理。此后,他回到中青旅天津分社,申请担任刚成立的中青旅驻布拉格办事处负责人。

  对此,汪万明坦言:“这项旅游业务开办得有点超前,因为那时旅游的人很少,每年就组织二三十个人从捷克到中国来,没有个人旅游,公派代表团也很少。”

  闯荡海外市场

  1995年,汪万明从旅行社辞职,开始在捷克创业。

  当时,许多浙江籍和福建籍华侨在捷克做传统贸易,如服装百货、小五金等小商品,贸易量非常大。因为捷克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是短板,中国的服装鞋帽刚好符合当地市场的需求。

  汪万明看到了商机,做起了牛仔服装贸易。创业初期,压力非常大,在对市场不够了解的情况下,一旦下了订单,货物能否全卖出去并不确定,如果颜色和款式不受欢迎,很可能造成货物积压。

  2004年,汪万明停止了进口服装贸易。随后,他花了6个月时间做市场调研,在朋友介绍下开始从事建材生意,并注册了自有品牌besteco,从广东佛山定制产品到捷克销售。第一年没有客户,亏损很大,这让投入全部身家的汪万明感受到巨大压力。

  转机出现在企业连续参加了几年捷克建筑展后。因产品款式新颖,汪万明的企业渐渐吸引了一批本地客户,并获得了欧洲著名建材超市Bauhous的青睐。

  从最开始生产各种颜色的玻璃洗手盆,到全线50余个卫浴品种,汪万明企业的经营逐渐好转,不仅在2005年开始线上销售,还在捷克开了多家专卖店和加盟店。

  促进中外交流

  汪万明刚到捷克时,那里大约有2万名华侨。2004年后,在捷克的华侨数量逐渐减少。据官方统计,2015年长期居留捷克的华侨人数为5000余人。

  在汪万明的印象中,以前在捷克的侨商,基本从事传统贸易、劳动密集型贸易等,附加值低。而自2015年起,投资酒店、收购公司、从事房地产和旅游业等行业的新侨商越来越多。

  2014年和2015年,捷克总统泽曼两次访华。汪万明是当时捷克访华代表团成员之一。他发现捷克企业家想与中国合作的需求非常强烈,开始把捷克企业介绍到中国。近年来,汪万明每年都要组织三四个不同的考察团,到中国各省市进行访问交流,寻找合作机会。

  2017年11月,汪万明接过湖南省政协湖南发展海外顾问的聘书。他一直在思考,如何促进湖南与捷克交流。

  2个月后,他带领9人的捷克教育代表团来到长沙,前往湖南师范大学进行访问交流。4个月后,他再次带领11人的捷克高校代表团访湘,进一步推进落实高校交流合作,并与湘江新区在通用航空、智能汽车制造方面探讨合作。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华人演奏家用二胡传播传统音乐文化 促进中日友好交流
下一篇:陈燕妮:逐梦路上不忘初心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