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华人 > 侨团 > 正文

加拿大华人护士的战疫故事:毕竟有一份信念

2021-03-12 15:30  中国新闻网   - 

  (抗击新冠肺炎)全球战疫:加拿大华人护士的战疫故事:毕竟有一份信念

  中新社多伦多3月10日电 题:加拿大华人护士的战疫故事:毕竟有一份信念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大家都等不及那天了,”新冠肺炎被世卫组织定性为大流行病将满一周年之际,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内外科重症监护室(ICU)华人注册护士廖宛军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加拿大在去年1月25日报告该国首例新冠病例,3月8日出现首例相关死亡病例。世卫组织在去年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为大流行病。

  疫情出现后,医院ICU开始收治新冠危重症患者。廖宛军说,当时除了一些曾经历SARS的老同事心里比较有底之外,自己和大部分同事面对陌生病毒,心理负担确实很重。

  “那时没人能告诉你答案,”已在这座加拿大最大、最领先的医院工作13年的他说,“只能按过去的经验和方法来做。”

  患者进入ICU就像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新冠疫情期间,被送入ICU的患者更多,让廖宛军与同事们压力更大。很多患者静悄悄地来,却未能苏醒,又静悄悄地离世;有的全家感染,其中有人最终不治;有时被送来抢救的是医护同行。见惯生离死别的廖宛军说,看到这些,心情仍不免低落。

  疫情初期,医护前线的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非常缺乏,甚至一个班次每人仅有一两个N95口罩,更无全身密闭的防护服。廖宛军说,更多的恐惧其实是害怕把病毒带回家里,“如果一家人都因我而染上病毒,这是我不能承受的。”

  在第一波疫情期间,他和不少同事一样,都搬出去租住,以降低家人染疫的风险。

  他们也感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比如,包括华人社团在内的各方积极捐赠物资;租房时华人房东甚至说不收租金,但过意不去的廖宛军坚持支付了费用。

  随着对病毒防控有所掌握,防护物资和措施逐步到位,前线医护人员已没有初期的恐慌。廖宛军和同事也已率先接种新冠疫苗,这让他们与家人更放心了一些。但现在他们仍需面对持续疲劳工作的挑战。

  疫情令ICU床位不得不增加,去年底最高峰时这里的危重症患者约是现在的两倍。但人手实在不够,加班成了常事。

  虽然加拿大各地医卫系统在疫情暴发后就抓紧征聘人手,但ICU护士须经特别培训并具备一定资历,并非新人招来便可上手。廖宛军和同事们只能继续“硬顶”。疫情出现后就没休过假的他笑说:“现在也没地方可去。”

  他说,尽管压力日增,大部分同事仍很坚强。有人打完疫苗后反应较大,却放弃休息;有怀孕的同事也坚守在高风险岗位。“压力大归压力大,但毕竟对工作有一份信念和责任感。”

  加拿大政府已决定将今年3月11日设为新冠疫情全国纪念日,以缅怀因这场疫情逝去的人们,并记住疫情带来的巨大影响。如今该国累计报告病例逾89万例,死亡病例超过2.2万例。

  对加官方的防疫抗疫措施,廖宛军坦言,虽从实际国情可以部分理解加拿大难以采取极严格的防疫措施,但在初期物资准备、疫情严重性预判、隔离措施执行等方面,都本应可以做得更好、更及时。

  他说,疫情暴露了加拿大医疗等方面的短板,譬如设备、人手的缺乏,养老机构的管理缺失等。加各级政府应更多地拿出实际行动,加大对医疗的投入,弥补漏洞、修正不足。

  廖宛军说,疫情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科学问题。他有信心,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疫情会很快得到控制。“纵观历史,每次传染病大流行,最后都是人类战胜疾病,”他说,“从长远看,最终我们会跨过这个坎。”(完)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广西柳州市侨联一行赴成都市调研 冀加强交流合作
下一篇:成都市双流区组织海归新侨代表开展沙龙活动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