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华人人文社科教授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Professors of Social Scie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下称ACPSS)主办的“21世纪博弈中崛起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美国华人人文社科教授协会第26届国际年会,日前在美国太平洋路得大学(Pacific Lutheran University,PLU)顺利召开。因国际旅行尚未恢复,国内会员学者无法与会,本届研讨会的现场只有来自美国各州的华洋教授们。

ACPSS现任会长、纽约州立大学西莓分校历史系教授宋京一博士发表开幕讲话,她感谢主办方的盛情。她指出,过去一年半的全球疫情肆虐,阻断了正常的学术交流,也使得原计划于去年10月底召开的此次会议延宕至今。宋会长进一步指出,中国不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古老的文明。五千年来,儒家思想以其崇尚个体社会责任的道德规范,与“和为贵”的基本精神,为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国”增添了光彩。生命与自由、公民权利与民主,不仅是西方意识形态与实践的话语,也是中国人的愿望。作为国际社会的一份子,中国人视领土完整为不可侵犯的主权原则,也充分尊重在民主背景下处理国际事务的相互尊重,相互平等诉求。眼前的后疫情时代,做好疫情防控和科学溯源的工作,有效遏制病毒传播,是中国和世界必须共同承当的一项艰巨任务。美中之间日益加剧的紧张态势和不信任感,已影响到世界经济、贸易等多方面的正常活动。她希望与会学者们能够在会议期间就上述问题进一步深入研讨和交流。

PLU副教务长兼华盛顿州孔子学院理事长Geoff Foy博士在研讨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在世界体系中之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正值美中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中美关系是当前世界上最重要又极端复杂的议题,不仅牵涉到两国各个层面的重要事务,也影响到全球国际事务各方面的未来发展。ACPSS年会在该校的召开,不仅有助于来自不同专业的各地学者们交流研究成果,探讨共同关心的学术话题,也为该校研究中美关系、关心中国现状的学者们和学习汉语言文化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借鉴砥砺、拓展学术视野的机会。

围绕“21世纪博弈中崛起的中国”这一主题,在“旅美华人华侨与疫情”“中国文化与宗教”“汉语诗歌、标语、媒体与文字”“新中国与今日中国”“社会主义与公民权利”“大国博弈之中美关系”等分议题下交流成果。一些学者着重探讨了当前美国国内导致种族冲突的原因,提出了被严重损害的社会环境如何修复的问题;也有学者扩展了他们对社交媒体和信息操作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的研究,或从不同角度总结中美关系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教训,以便于更充分、全面地了解中美双边关系的现状。两个主会场由主办方设置同步直播,以便无法到现场的学者通过网络参与。

在人文社科的总体框架下,美国学者们的研究呈现出明显跨学科交叉互惠的倾向。研讨会之后,ACPSS循旧例召开“与学术期刊、学术著述丛书主编见面会”及“协会工作年度报告会”,现场的参会学者们都希望疫情过后,国际旅行回复,国内的学者们能如常参加下一届年会,为年会带来更多中国本土的研究立场和视角,持续增强学术研讨的多元、双向交流性质。

此次国际研讨会的东道主美国太平洋路得大学(简称PLU)座落于美国西部华盛顿州的塔科马市郊区,距离西雅图仅约40分钟车程。该大学于1890年创立,名列华盛顿州西部顶尖院校前15名。美国华人人文社科教授协会由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两大研究领域内的北美华人教授组成的独立非盈利学术组织。目前拥有500多名注册会员。(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