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规模接近200亿美元——
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成果丰硕(锐财经)
本报记者 汪文正
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中东欧博览会”)是深化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第三届中东欧博览会将于5月16日—20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5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有关情况。
双方经贸合作持续深化
商务部副部长李飞在会上介绍,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于2012年建立以来,双方经贸合作取得诸多积极进展。
双方贸易规模持续增长。2012年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1%,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年均增长9.2%。今年一季度,双方贸易额达333亿美元,增长1.6%,开局总体平稳向好。
双方投资合作日趋紧密。李飞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规模已接近200亿美元,“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中东欧国家全行业直接投资同比大幅增长148%,中国企业赴中东欧地区投资意愿强烈,投资领域涉及汽车零部件、家电、医药、物流、能源、矿产等。”
在基础设施领域,黑山南北高速公路优先段、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先后通车,匈塞铁路稳步推进……2022年,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签署工程承包合同达93.6亿美元,基础设施项目稳步实施。“双方在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亮点。”李飞说。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互联互通发展迅速。一方面,中欧班列蓬勃发展,2022年全年开行1.6万列,同比增长9%,南向通道成功开通,提供了对欧运输新方案;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成为中欧班列重要通道和目的地。另一方面,中欧陆海快线建设积极推进,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吞吐量居地中海港口前列,中国与波兰、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国港口物流合作日益密切。
积极推动自中东欧国家的进口
在2021年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中国提出了未来5年自中东欧国家进口超1700亿美元商品的目标。李飞表示,这一目标展示了中国推动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愿。
“当前,全球贸易增速明显放缓,但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长期增长的趋势并没有改变,我们有信心实现上述目标。”李飞说。
围绕这一目标,中国将积极推动自中东欧国家的进口,进一步强化中东欧博览会和进博会、消博会等展会的平台作用。
据介绍,本届中东欧博览会参展商约3000家,比第二届增长30%,目前已吸引中东欧国家参展企业约380家,参展商品涉及智能制造、日用时尚、农食产品、旅游物流等多个品类。展会设中东欧展、国际消费品展和中东欧商品常年展三个展区,展览面积达22万平方米。中东欧展采购商已注册2030家,预计参会总人数将突破10万人。
“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作为中东欧产品的集中展示平台,将向中国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直观了解和体验中东欧产品的机会。此外,我们还将鼓励和支持中东欧国家和企业参加进博会、消博会等中国举办的各类展会,扩大中东欧产品在中国的知名度。”李飞说。
同时,中国将继续用好经贸合作机制,加快推进召开与中东欧国家的双边政府间经贸联委会和混委会,加强双方贸易政策协调和磋商,促进行业交流沟通,推动解决中东欧国家对华出口的诉求;发挥跨境电商优势,继续推动和完善与中东欧国家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助力中东欧企业更便捷、更高效对华出口。
继续办好中东欧博览会
作为中东欧博览会举办地、国内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宁波是中国—中东欧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宁波市市长汤飞帆介绍,宁波将继续办好中东欧博览会,推动中东欧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办好常年展,让中东欧博览会“永不落幕”。据介绍,今年中东欧博览会常年馆总规模将达到3.2万平方米,设置中东欧特色商品馆30余个,常年展示单品达4000个,未来将提供更多品类入驻展示,将常年馆打造成国内覆盖最全、辐射最广、模式最新的中东欧商品的集散地。
继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中国—中东欧交流合作持续深化。“我们要发挥好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的制度创新优势,释放中东欧农食产品进口先行先试等国家给予的政策红利,进一步扩大进口的品类和规模,升级中东欧商品采购联盟,为中东欧企业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汤飞帆说。
“商务部将继续支持浙江宁波等地高标准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产业合作园区,在海关贸易安全、通关便利化合作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吸引更多中东欧企业来华投资,深化双方在汽车、数字、绿色、健康等领域的产业融合。”李飞说。(人民日报海外版)